分享

[黄石文坛]程时斌的散文《高考记忆》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程时斌,湖北大冶人,1966年8月生,大学文化,在黄石公安系统工作,喜欢思考,发表过多篇公安法制调研文章,知天命之后,转向文学,希望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高考记忆 

高考,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是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特别是对于那些只有依托高考才能跳出农门的农村学生,更是刻骨铭心!我的高考经历虽已过去30多年,但记忆仍然清晰如昨。

美味萝卜干

1985年春季,头年冬天腌好的萝卜干就是我高考前伙食的主菜了。母亲做的腌萝卜干就是好吃,又香又脆又甜,同学们都爱吃,每次回家带来的两罐头瓶腌萝卜干,大家一餐就给我抢光了!回头我没有菜吃,只好到各个同学瓶里捞一点,吃百家菜,或者就用黄豆汤一淘做泡饭吃。有时确实没得菜吃了,星期三晚上就偷偷跑回家再带一瓶腌菜迅速赶回学校,有时也带口信叫家里人送过来。

母亲做腌萝卜干,单是形状,就跟别人的不一样,别人是切成丝条状,母亲是切成块片状!瞧见母亲是这样做腌萝卜干的:白萝卜洗净,切成片,放在簸箕上拿去晒一晒,大约八成干,就均匀地撒点细盐,揉一揉让盐渗入,然后就将揉好的萝卜干放进腌菜坛子里,用拳头使劲筑,夯实,盖上坛盖,坛沿凹处注入水,压上一块木板或石板,一坛萝卜干就大功告成,过半个月就可以开坛享用了!母亲说,萝卜干晒的时候不能太晒干了,太晒干了没有一点水分,腌出来的萝卜干不脆;没有晒干,水分太多,腌出来的萝卜干容易变酸,影响口感和味道,也容易腐坏。高中毕业三十多年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对我母亲做的萝卜干仍然是津津乐道,说此生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腌萝卜干了。

滋补黄豆汤

1985年的春天,高考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面对同学们长期吃腌菜营养跟不上的实际情况,生物老师卫才贵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说黄豆蛋白质丰富,鼓励同学们多吃黄豆来补充营养提高身体素质。于是,在原来一个铝饭盒的基础上,我们又多了一个蒸黄豆用的搪瓷缸。每周回家带菜时,除了两瓶腌菜罐头,母亲还会把家里最好的黄豆仔细地挑去沙砾,用一个小布袋装好,外加一罐头瓶猪油、半瓶食盐、一个抹布,给我带到学校来。洗米蒸饭时,除了洗米,还要将黄豆洗好放入搪瓷缸,和盛米的铝饭盒一起放入学校食堂的大饭甑里去蒸。开饭时,先将抹布在水龙头上用水打湿,在众多的铝饭盒中找到自己做有记号的滚烫饭盒和搪瓷缸,用抹布包着端到寝室,然后开吃。黄豆汤里放点盐和猪油,伴着饭一起吃,黄豆的香味混合着猪油的香味,很特别,非常合口、下饭!饥饿的我们吃饭非常快,几口就扒完了,然后去洗碗,下一餐的饭准备好拿去蒸。

无法吞咽的痛楚

虽然有黄豆补充营养,但腌菜吃多了,青菜、荤菜吃得少,营养还是跟不上,4月份的时候,我上火了,舌头起泡,吃饭都无法咀嚼下咽。当时是复习高考最紧张的时候,我熬了两天,实在撑不住了,就请了假回家看病。母亲带我到本湾郎中良升先生的诊所里,良升先生先纳脉,然后看了看我的舌头,就说我脾胃失调,虚火上升,开了三天的吊针和一袋牛黄解毒丸。第二天,看着吃了药、打了一天针还不见效,母亲急不过,听说鸭子是温补去火的,就跑到下咀湾一养鸭养殖户那里买了一只鸭子,拿回来炖烂给我吃,但我还是只能闻香,不能吞咽,每餐只能喝点米汤。直到吃药打针后的第三天,我的舌头才恢复正常功能,饥饿难耐的我一口气将整只炖烂的鸭子连肉带汤一餐就吃完了!

返回学校前,良升先生告诉我,要适当吃点青菜补充点维生素,否则还是很容易上火!母亲很着急,嘱咐在湖山公社红砖厂工作的父亲每周要送一次青菜给我吃。同窗好友肖龙岗的哥哥肖强在湖山粮管所工作,他经常去哥家吃饭,有时也带我去打打牙祭。那伙食比学校里的罐头菜、蒸黄豆强多了,不说有没有鱼肉,青菜起码是稳的,这对于我来说,足矣!一直记得在肖强大哥家吃的几餐饭,一直记得清炒莴苣叶特有的香味,一直记得父亲从家里带来的放得已经发黄的青菜叶!

疥疮之痒

除了营养跟不上、容易上火,疥疮也是我们高中生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当时我们都是睡木质的架子床,上下两层,每层睡两个人,跟你同铺的同学如果得了疥疮,那你就很难摆脱疥疮的困扰。班上许多同学先后都得了疥疮,有的人甚至都传染到手上了。1985年春节开学不久,随着同铺同学得了疥疮,我也就难逃疥疮的魔爪,大腿部出现红点子,一到晚上就痒得难受,晚自习时一边看书,一边挠痒,越挠越痒,越痒越挠,痒得烦心,挠得出血!回家告诉了母亲,找良升先生开了几盒硫磺染膏,拿回学校搽。为了确保药效,我在疥疮部位搽上一层厚厚的硫磺软膏,隔一周换一次内裤,也特别注意个人卫生,与同铺同学完全的隔离开,防止交叉传染。那段时间,闻着自己都是一身的硫磺味,被窝上也是浓浓的硫磺味道,晚上都是呼吸着硫磺味道入眠。不过,不止是我一个人搽了硫磺软膏,课堂上、寝室里到处都弥漫着难闻的硫磺味道,大家见怪不怪。由于措施得当,大约半个月,我的疥疮就诊好了,也没有留下疤痕。疥疮很顽固,许多同学反复几次都好不了,有的蔓延到全身,连阴部都有,不少同学是带着满身的疥疮疤痕毕业的,也算是在身上留下了高中生涯永久的印记。

考场上的从容

1985年5月,我在高考预考中以全校理科第一名的成绩入围高考。预考过后,学生刷了一半,理科原来两个班合为一个班,大约40多人,我仍然是班长兼语文课代表,班主任是徐维富老师。当年7月6日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提前一天来到大冶县城,参加次日在大冶一中举行的、连续三天的高考。记得当时住在大冶宾馆,高考前一夜,许多同学特别紧张,晚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此前因此而导致高考发挥失常的例子很多。我虽然内心有点兴奋,但很冷静,情绪很好,谈笑风生,考试期间不再看书,吃好、睡好、散散步,不像某些同学考试前还在抱着书看!考试时从容不迫,从易到难,先审题后答题,考试开始铃响起开始做题,考试结束响铃响起才交卷。考过了一门就忘掉一门,不再去懊恼和后悔,影响后面的发挥。我从容不迫的表现,受到各位老师的表扬,号召同学们向我学习。高考三天,是决定前途命运的三天,是永生难忘的三天!那三天,我很愉快地度过了,静等命运对我的安排。

高考之痛

高考结束后等成绩的那段时间,真是令人难熬!回到学校后,各位同学给自己的成绩估分,我给自己估了506分。20多天后,决定命运的高考成绩终于出来了,我的分数和估的分数只是各科的分数有点小差异,总分竟然一分不差—506分!湖山高中理科生最高分是515分,有7个人上了大专以上线,中专线则大部分过了,理科班40来人中只有10来人落选,文科生则全部都是中专生。成绩出来的那一瞬间,我是既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够线了,终于可以跳出农门了;失落的是,未达到本科分数线,最心仪的高校填报不了,特别是后来有一件事让我郁闷和愤懑!我是当年黄石市三好学生,据说依据黄石地方政策可以加10分,但学校没有去联络和争取,我当时也并不知道有这个政策。如果这个分数加进来,我可以报考我心仪的军校或医学院。当年8月,我收到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录取通知书,被该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录取。我当时感觉很茫然,填志愿时这个学校我根本没填,怎么就被它录取了呢?后来从在湖山文教组工作的良旺叔爷处得知,我当时掉档了,填报的学校都没有录取,为确保不至于掉到中专,良旺叔爷跑了好多路,通过市招生办将我的档案直接送到武汉工学院黄石分院,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成了该院机械系85级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的一名学生。

高考未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但毕竟因此跳出农门,欣喜多于痛楚,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慢慢淡忘了。后来考上警察步入警营,警察算半个兵,也算是成全了我的夙愿。

老师众生相

2014年,湖山高中被撤销并入黄石一中,建校41年的母校从此成为历史。昔日的湖山高中校址,现在是汪仁中学,是个初中学校。虽然被撤销,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母校,永远不会忘记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校长、教化学的福双老师讲课抑扬顿挫,语言生动,表情丰富,爱憎分明,一句“像个赖抱鸡婆!”,硬生生将一位女同学羞得辍学回家!而且李福双老师是个全才,不仅课教得好,而且对于书法、楹联颇有造诣。同为教化学的方开生老师,待人和善,语言朴实,夹带蕲春口音的大冶话,听起来别有风味。英语老师柯国生、徐维富,一个讲课幽默风趣,笑话不断,一个老成持重,语言朴实,讲课风格截然不同。语文老师罗馥中、毛汉滨更是个性鲜明。罗馥中老师讲课讲到妙处,用语言无以表达时,就用“啧啧”咂嘴的动作来表达,记得讲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时,每讲一自然段就“啧啧”咂嘴数次,引起学生效仿,弄得罗老师很生气。毛汉滨老师是黄冈人,身材瘦小,他讲课的特点,则是在黑板上写字时,喜欢将剩下的一点粉笔头用力一掷,这一掷,使得身高不足1米6的他变得气势非凡!数学老师谭家仁,沙市人,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通,对我也特别好,后来调到黄石十五中任教,直至退休,我结婚就是请谭老师主持的。物理老师是柯尊普、袁若彬,讲课各有特色。柯老师是四连山村柯家湾人,很威严,声音极富磁性;袁老师则是黄石市城里人,长得高大帅,讲的是黄石话,置身于大冶话的环境中让人感觉很新鲜。还有教政治的周国平、陈敬平老师,也令人印象深刻。周老师的嗓门有点沙哑,人称“破喉咙”,讲课都是照书念的;陈敬平老师乒乓球打得好,由于长期打乒乓球的缘故,陈老师右手臂特别发达,夏天穿背心的时候看得很分明,左右手臂发育程度不对称。教生物的卫才贵老师,说话轻言细语,粉笔字很漂亮;教体育的陈世平老师,比我大不了多少,是运动健将,身体素质出众。在湖山高中教过我的老师还有徐国香、余庆先、徐瑞卿等几个年轻老师,后来都陆续调走了。

高中时的老师现在大多已经退休安度晚年,几个年轻老师也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龄,也有罗馥中、谭家仁、周国平几个老师已经仙逝,他们都随同高考一起,永远烙印在我们每一个湖山学子心里。

[黄石文坛]程时斌的散文《那塘那港那堰》

[黄石文坛]程时斌的散文《故乡的楠竹林》

[黄石文坛]程时斌的散文《忆长兄》

[黄石文坛]程时斌的散文《少时年味》

[黄石文坛]程时斌的散文《追忆父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