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尹金辉的散文《故乡的年味》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尹金辉,1956年2出生于大冶茗山,初中毕业在家务农,其间进城做过外包工,当过生产队长。1978年3月入读黄石财贸学校,毕业供职于黄石市房产局。从小热爱阅读,然沦贱艰虞,无甚建树。退休后聊以阅读、抒写丰富和拓宽徂生。

故乡的年味

新年临近,人们自然多了谈论过年的事,话题中普遍认为,现在过年完全没有以前过年那种味道了。多数人都很回味、眷念过去那种年味。现在过年,人虽在一起,不是打麻将就是玩手机,少了过去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家常的那种亲和味。年饭好多人家都懒得自已做了,提前半年到餐馆预订,类似过去大家“打皮伙”,约好了时间去餐馆,人到齐了开饭,吃完就各自回家。我老家过年原来那可复杂多了,从腊月二十起家家户户就开始忙起来,正如民谚说道:“二十三打扬尘,二十四贡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剁年肉,二十七年办毕,二十八杀鸡杀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日拿肉吃,年初一狗作揖”。

            一

“过了冬至就是年”。这是故乡的俗话。冬至过后,村民们就开始打糍粑,做高粱的、糯米的、粳稻米的并印有各种动物图案的印子粑,腌制腊鱼腊肉、腊鸡腊鸭等,也有部分人家灌香肠。每逢晴天,各家门口摆放着大小簸箕晒的各式各样的印子粑,竹杆上挂着腌制的鱼肉鸡鸭、香肠等特别引人注目,是一道靓丽的年味风景。腊月二十三这天各家都须打扬尘,将整个房屋都打扫一遍,要忙一整天。说是二十五打豆腐,由于会做豆腐和千张的师傅全村只有一人,烧开豆浆专用大锅也只有一口,为了有序进行,全村从浸泡黄豆起就得作好次序安排,实际上从二十就开始了。每打一个豆腐是用十五六斤黄豆,从(人推)石磨磨黄豆,将磨好的糊浆装入布包袱摇摆抖动过滤,再把豆浆倒入大锅烧开,师傅点好石膏水后把豆浆弄成豆花,最后把豆花用不同的工艺压榨出千张和豆腐须经过六道程序,全程要花五六个小时。如果按一家做完再做第二家,十天都做不完,只有在每个环节中一家接一家才能提高效率。从第一家一大早磨黄豆起,到最后一家豆腐做完时至晚上七八点。全村也要到二十六七才能做完。故从浸泡黄豆时就作好次序安排,各环节有序跟进,这期间有的磨豆子,有的烧豆浆,有的榨豆腐,你做完我跟上,忙得不亦乐乎。

            二

在筹办年货的过程中,“蒸”、“炸”、“炒”几项大家一般都是安排在一天做完,这一天的事可以说是最多最杂最忙的。“蒸”是蒸珍珠圆、米泡圆、芋头圆、藕圆、萝卜圆等;“炸”是炸豆腐果、肉圆子、鱼块等。“炒”是炒花生、红苕片、翻身果(条件好的用油炸)等,总之,做的花样繁多,一般从清早开始要忙到半夜。大人忙着做,小孩都在旁边看着,只要是第一锅熟了,就用手抢一个塞到嘴上。有时候把手烫得连哈带甩的。有一家炸肉圆子,兄弟俩都在旁边等着,肉圆炸好刚出锅,弟弟用手去抓,哥哥将其手按不放,结果弟弟的手烫出了大泡,后来大人经常用这事笑话他俩兄弟。             

            三

打鱼(撒网捕捞水塘里鱼)是件热闹而好玩的事情,全村的大人几乎都要参入,首先要扎个木排。木排要用三个大木脚盆,两乘长木梯子,两扇门板绑扎而成。制作方法是先将两乘梯上部绑扎在一起,底部分开一米五左右,成等腰三角形状,在三角形的底部上面铺放两扇门板,再将脚盆口朝下旋转(便于木盆肉吸空气增浮力)放入水塘面,底朝上,木梯扎成的三角尖底部浮一个,底边两角底部各浮一个,木排便告扎成。打鱼的师傅有两人,一人站在木排上划到塘中间撒网打,一人绕塘四周撒网打,大人小孩都站在周围看热闹。由于两张网轮番抛撒搅动,塘里的鲢子受到鱼惊扰后忽然跳跃起来,引起大家也跟着哄腾,欢呼雀跃。差不多两个小时,打的鱼数量够了。根据各家的人口数和工分总值进行分配,全村人为此忙碌整整一个下午。

            四

除夕我们老家习惯说“三十日”,年饭一般是中午吃。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一到腊月都是倒数着日子盼着吃年饭,因为一年到头只有这一餐才能美美的、好好的饱饱口福。年饭菜肴,不论人多人少都要做上一满桌,有凑数十荤、十二荤、十四荤的习惯,特殊人家还做出十六荤。吃的时候还有一些讲究:第一碗饭不吃、先敬祖宗;多放一套筷子碗意味着来年添人进口;听话鱼扎着红绳子不能吃存放着寓意年年有鱼(余)等等。除夕夜每家每户都要烧火,“三十夜的火,月半夜的灯”,是个大家都很自觉遵守的遗风旧俗。三十夜的火烧得旺,意味着明年事事兴旺。为此,人们都在七八月就着手备足晒干三十夜烧火用松树蔸子和硬柴(其它大蔸子、粗木头、棍子等),得保证三十夜晚上够烧六七个小时。尤其是在那个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媒体的年代,天一黑千家万户鞭炮齐鸣,响彻云霄,前后门的大红灯笼与屋内各间灯相继发出光亮,户与户村与村之间交相辉映,把朦胧的夜色装点成灯的海洋,增添了乡村的迷人色彩,好似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三十夜的火各家都在堂屋中间烧,一家人围火而坐,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旁边摆着麻圆、京果、花生等糕点。泡一开水瓶红糖水,边吃边喝,村里村外,天南地北的唠,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融融的和乐。小孩一般玩到十二点左右,大人还睡得晚些。

初一早上,开门必须放鞭炮,经济条件再差也得放上两三千响,经济条件好的人家都要放它一两万响,意欲盖过别人。抢个好兆头。

[黄石文坛]尹金辉的散文《”做副业“》

[重阳节特刊]尹金辉的随笔《闲话钓鱼》

[黄石诗坛]尹金辉的诗《歌唱秋天》

[黄石文坛]尹金辉的散文《双抢》

[黄石文坛]尹金辉八年前给女儿的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