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詹红玲的散文《川西行漫记》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川西行漫记 
图、文/詹红玲

昨天,心心念念的稻城亚丁之旅终于在8月初成行。从成都沿川藏公路经观音桥镇、色达、新都桥、香格里拉镇,最终到达稻城亚丁风景区。  

观音庙是闻名西藏的藏传佛教圣地之一,因寺内主供观音菩萨而得名。矗立于山顶的观音庙雨后显得分外肃穆。通往大殿又高又徒的台阶尤如天梯,高海拔和陡峭的台阶不得不让我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慢慢欣赏寺庙的金顶红墙、神秘的白塔、悠悠的转经筒和彩色的玛尼石,感受西藏的寺庙文化。  

雨后的东嘎寺金碧辉煌,色达因五明佛学院名扬四海,也以红色海洋而闻名,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到达目的地,我被闯入眼帘的壮丽景色所震撼,站在山谷放眼望去,群山环绕,山蛮起伏跌宕,山坡上的红色小房子鳞次栉比,连绵不绝,蔚为壮观。一扇窗一个僧,虽然条件艰苦,但不影响他们虔心学习佛法,深切体会在此学习的不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因为高反,我没到山顶去腑瞰整个色达,终究留下了遗憾,我还会来吗?  

随处可见身披红色僧袍的僧人。  
随手拍下塔公寺内的藏民。他们简单地衣着与华丽的庙宇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藏民没有积蓄的习惯,他们挣的钱除去家用,余下的全部供养寺庙。藏民的天葬习俗,认为将自己的肉体献给秃鹫是他们最后的布施。感动藏民为信仰倾尽所有。  
满脸笑意的老扎西边走边转经筒。  

二个年轻漂亮的卓玛吸引了我的眼球,任大家长枪短炮围着拍,她们旁若无人地看着自己的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海子拉山上的放牛娃小扎西主动用汉语说:“你好!”问我准备去哪儿?我们简单地聊了一下,听说要给他们照相,俩人开心地笑起来了,小卓玛还故意搞怪卖萌。原来开心快乐是如此简单。  

随处可见的经幡是西藏独特的风景,然而屋顶上的经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从新都桥到香格里拉镇,经天路十八弯,翻越海尔寺山、剪子弯山、卡子达山、尼玛贡神山、海子山等六座4000多米的高山,随着车子在山路上上下下的行驶,小伙伴们的高反越发严重,我也不例外,拿照相机的劲也没有了。车窗外不断出现徒歩的、骑单车和摩托车去拉萨的游人,形成川藏线上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线,想想我坐在车上都难受,越发佩服他们挑战自我的勇气。  
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稻城亚丁景区。  

清晨向景区进发,几番风回路转,突然看见湛蓝的天空中有一座雪山在洁白的云彩中若隐若现,雪山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静穆安祥,薄如轻纱的云彩环绕山顶,如梦如画,这一刻来得那么突然,这一刻驱走了我连日的疲惫,这一刻忘却了被高反折磨得七晕八素的痛苦。  
稻城亚丁,我来了!  

络戎牛场被仙乃日、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三座神山环绕,一条小河从草场穿过,绿草如茵的草场开满了黄色的高山花蕊,湛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巍峨的雪山、淡绿的湖泊、潺潺的河流,构成了一幅原始而又迷人的景色,不愧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景区内游人如织,尽情体会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感觉  
“江流宛转绕芳甸”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云是山霓裳,山是云故乡。  
感谢我的朋友陪伴和关心,我才能看到这片净土,来年还会再聚吗?

[黄石摄影]易发生对詹红玲摄影作品“田子坊”组照的赏析《大上海的小里弄 》

[黄石诗坛]雷白平的诗《荷》 摄影/詹红玲

[黄石摄影]易发生对詹红玲摄影作品的赏析《照片是拍出来的》


詹红玲,1968年7月出生于黄石,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黄石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中国金融书协会员,工作之余爱好书法和摄影,作品多次参加市内、行内书法摄影作品展。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 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