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李如林的散文《鄂东明珠一白莲河》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空军部队服役十多年。转业后在《冶钢报》社任记者编辑。《湖北劳动就业报》总编辑。《大众科技报》河南记者站副站长等。在国家、省、市等各级报刊电台发表报告文学、散文、小说等作品,并获不同层次的奖励。


李如林


鄂东明珠一白莲河

年的冬季似乎来得比往年早。昨天还是秋衣秋裤,转眼便棉袄加身了。我这位被称为半个东北人的南方汉子,因在东北练就了抗拒严寒的能力,冬天几乎从未畏冷过。今冬的天气,却让我瑟瑟发抖了。  

       2019年12月3日。好不容易盼来连绵阴雨后难得的朗朗晴日。我和我的战友们相约驱车前往白莲河。陪伴我的浠水县法院执行庭庭长熊晓南、部队复员分配到白莲河水库工作的程时志二位战友,顶着呼号的北风,踏着"吱吱"作响的冰路,朝着白莲河进发。  

      白莲河——少小便想去的鄂东明珠,因诸多缘由成为奢望,也成了我心中抹不掉的牵绊。弹指几十年过去,无论身处何地,游历多么美妙的风景名胜,都取代不了我对白莲河的眷恋与神往。  

      白莲河一一座傲然于黄冈市东北部,浠水县中游,大别山南麓的人造水库,建成近六十年,她用母亲般殷殷之爱,奔腾鄂东大地,用甘甜哺育浠水,罗田,英山万千子民。随着时代变迁与民间美丽传说,白莲河似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惊涛拍岸般叩击我的心…  

      冬日暖阳高悬天际,我们乘坐的城际中巴蜿蜒乡村公路。阳光暖暖地射在我们身上!路两旁,高山耸立,树木青葱,马路洁净。我好奇地将脑袋伸出窗外。但见,排排屋前,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与穿着俏丽的农家媳妇,或坐于小木凳,或蹲在裸露的水泥桩上,或怀抱摇头晃脑独自欢愉的孙辈,悠闲地与邻里说笑嘻戏…他们的脸是黝黑的,然而布在整个脸上的是生动,泛起的是孩童般的笑靥。都说城里比乡村强,这个根植于国人心里的优越感,瞬间便被影映大脑的鲜活画面击碎,此刻,我似乎找到了某种难以言说的答案。  

      白莲河水库自1958年8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到1960年10月6日开始蓄水。60年栉风沐雨,库区建设者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使昔日仅限于农田灌溉与发电的水库,逐渐成为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现在的白莲河水库已成为"绿色生态湿地,历史文化湿地,大别山生态屏障"。白莲河水库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湿地公园"后,其规划用地面积达6653.75公顷,湿地面积5544.19公顷,湿地率83.32%,是我国典型的库塘型湿地。水库优质的水质,是黄冈市的储备饮用水源。水库与充足的水资源及水环境安全,成为黄冈乃至黄石市重要备份水源。而湿地内11种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59种省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以及红色文化,禅宗文化资源,则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天地载覆,山河承泽。白莲地卧银河天落。南驰长江,北映大别。贯鄂东连接三县,牵八乡襟带百河。举目四顾,两座高山裹挟水库,像极母亲搂婴于怀,又似母亲俯首哺乳。好一幅生动的人间瑶池!  

       山风微微,阳光轻抚。空旷水库办公区偶见步履匆匆鱼贯进出的工人…  

      这时,一身穿工装的年轻人微笑着朝我们走来。老程迎上前,将他的女婿——国网新源公司白莲河发电厂生产部副主任夏海军介绍给我们。在夏主任的引领下,我们第一次近距离亲近这座4.5万千瓦的水力电厂。夏主任介绍说,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和全国农村安全饮水最大的单体工程——浠水白莲河水厂(日供水5.69万吨),年创造经济价值逾百亿元。60余年,水库灌溉受益区域的浠水、蕲春、罗田三县,设计灌溉面积达64万亩,浠水的51.8万亩耕地,旱涝保收从此有了保障。  

     走出发电厂,我们来到水库主坝。站在坝顶,举目四顾,"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豪迈感由然而生!映入眼帘的一碧清波在风儿的抚摸下,迎着太阳荡开粼粼波纹,像是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我的记忆像水库那扇巨大的闸门缓缓开启……  

       六十年代初,当我还是小学童的年纪,假期,一大早常常被生产队长扯着铜锣般的"打渠道啰"的喊叫声惊醒美梦。与父同床的我稍有懈怠,便会挨上重重一脚。少儿喜欢懒床,当我辗转反侧几欲赖床,便会听到父亲严厉的呵斥:"还不赶快起来去上工!早点去渠道可以多挣二个工分。″  

      母亲早早为我备好了一段时间的菜,菜装在竹筒里,竹筒系着红丝带,她将竹筒轻轻挂在我的脖子上。小脚细碎移动的声音让我不忍回头,我怕见到老人家悲伤与心疼的眼睛打湿了我的衣襟!扛上锄头与铁锨,揉一揉惺忪的眼,打着呵欠,跟在大人们身后,到离家十里远的地方,修渠引水。  

      我们面对的是极其坚硬的岩石。大人们"呼哧"抡起洋镐,我们一众小孩赶忙清运碎石渣。一筐一筐,你递我接,忙得欢快而有节奏…该吃午饭了,我们各自打开菜盒,香香地吃着母亲精心准备的"菜″!好动而调皮的我端着碗,跳蚤似的一忽儿窜到这个"伯″跟前,一忽儿又跑到那个"爷”的后面,企图偷吃他们碗中带肉的菜。大人们朗声笑着,爽快地打开菜盒,"全在这儿呢,随便夹″。天!转了一圈儿,他们的饭菜与我的如出一辙。无尽的失望与自愧让我闪到一旁独自咀嚼。在工地,我们白天打渠道,晚上宿在上面指定的社员家。似这样的活,有时一干就是十来天。  

       终于有一天,母亲笑眯眯的来到我的床前,推搡酣睡中的我,"儿啊,今儿个有好事儿呢!″她给我披上一件打了补丁的"新衣裳″。边给我穿边喃喃道,听你爷讲,公社今天在山坳开大会哩!说是庆祝渠道通水!我抬起头望着母亲脸上绽开的笑容,庄重地点点头。是啊!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头,天不下雨,社员们只能望天兴叹!一阵锣鼓响起,接着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里过年似的聚聚了十里八乡赶热闹的社员们。男人们的脖子上骑着小孩儿,女人们则穿上花褂,拎着小花篮,想在这捡个好彩头。她们一个个你推我搡,痴痴的笑。欢天喜地的神情挂在他们纯净的脸上…喇叭传来公社书记慷慨激昂的演说,说什么,我没听清。我只知道与小伙伴聚在一起,分享通水的渠道有我们的汗水与曾经滴落下殷红鲜血的喜悦!  

      一阵摩托声响起,惊散思绪一片。车上飘下一位年轻女子。她工装着身,手拿资料,马尾随着空气的振动左右摇摆!她盈盈含笑,乌黑的眸子闪着自信,她款款走向我们。"真个深山藏俊鸟!″我正感叹大山深处藏匿如此玉树临风样清新,河水般透明,耸翠山岚似的女子时,老程拍拍我的肩介绍道,这是他的女儿程浠——黄冈白莲河示范区经济建设部副部长。听说我们要来,他们夫妻二人特地调班接待我们。  

      我站在水库大坝坝中,陶醉于大自然神工鬼斧的作品中。像陈奂生进城似的,东瞅瞅西瞧瞧,似乎要把所见到的一切都影印进脑海里。  

      "爸,别让你的战友站在这儿了,走,下去吧!″程浠礼貌地示意我们前行。"去体验泛舟之乐吧!″程浠指了指不远处停泊岸边的游艇,然后径直走向售票窗口。"时志,福气啊!″我指了指程浠,"有女儿真好!"老程憨憨地笑,脸上挂着幸福和满足!夏部长站在泊船处,扬手喊道:"来呀,到这里!"  

       船工小叶是一位40来岁的年轻人。他展开山里人壮硕的双臂,解开缆绳,脚踩浮趸,游船缓缓移动。小叶跳上船,熟练地操作这艘花轿样的游船。  

       我们一行五人依窗而坐。  

       河水清澈见底。游船犁出片片雪白的浪花,她温柔地轻轻拍打船弦,又像个大姑娘似地羞涩离去…天空碧蓝如洗,云彩和风儿也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或许怕惊扰了我们赏美的兴致吧!  

      小叶驾驶着船儿,悠然地与我攀谈白莲河的过去与现在。他告诉我,要游完白莲河水库及水库周边的风景名胜,非得花几天时间住下来慢慢品尝。小叶说,他的家就住在左边山脚下,那里属罗田县地界。东方风来满眼绿,好美好高的山呀!我由衷感叹。"你不晓得呀,过去河水脏着呢!″他得意地指着依山而建的排排别墅似的小洋房。"变化太大了!”爱好垂钓的熊晓南庭长一直盯着河中游戈的魚儿,他接过话茬,"三十年前,我在这当法庭庭长那会儿,沿河围网捕魚或用雷管炸魚成为家常,依湖而居的社员及禽畜粪便随处可见″,熊晓南感叹道,那时的白莲河衣衫褴褛,河床不洁!为了还白莲河一河清水,政府出资搬迁了这些村民,禁止任何人库中捕捞。年复一年的整治修复,河水感恩似的回馈人类以妩媚与纯净。  

      乘坐游船,泛舟白莲河上,两岸青山壁立,湖光山色融为一体,让人感觉船在水中游,人在画中走,一目一画,移步景迁,目不暇接。极目远眺,远有白鹭水鸟凌空戏水;近有碧波泛浪,魚翔浅底,伴随四季景色更替变换,美伦美奂自然美景,让人不忍归途!  

      徜徉山水间,我贪婪地沇吸这免费的天然氧吧甘甜若饴般的空气!深深呼吸间,仿佛要将藏匿于胸的二氧化碳统统过滤,让承载太多雾霾与浊气的肺部来一次大扫除。此刻的我,似乎真切体会到什么叫人间仙境!

[清明特刊]重温向天笑的组诗《陪父亲回家》附著名朗诵艺术家薛飞的朗诵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