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侯月兰︱肥胖是安逸者的标志

 陈晓春 2020-07-30

肥胖是安逸者的标志

文/侯月兰

        天气渐渐热了,对于即显胖、又爱美的女性而言,条件尚好的,大都忙里偷闲地穿梭于减肥、美容中心、健身场所。条件差的为了减肥,明知肚子饿得咕咕叫,还不得不节食忍受着饥饿带来的痛苦。

        因胖而减肥的目的就是变瘦。而据我了解,人群中无论男女或老少,如果易胖的体质不是先天、或家族遗传的话,一个食欲好,爱吃肉,又易吸收的驱体只要胖了,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节食和动动,那么想让自己瘦下来,那是相当难的,特别是食欲好的胖孩子。记得小外孙女上幼儿园时,班里就有个男孩小胖子,每次幼儿园组织小朋友跑步时,这小胖子总是胖鸭似的一拐一拐,气喘嘘嘘地落在最后,待他崴到终点时却累得满面通红,一头大汗地瘫坐在地上,起来时若同学不拉都起不来。铁门外,很多看比赛的家长见了跑得气喘嘘嘘的小胖子,褒贬不一,有的说:“看这小胖子跑得真好玩!”有的说:“这谁家的孩子这么胖,你看胖得两边大腿都要磨破了!”这时闲谈中小胖子的奶奶发话了说:“这小胖子是我家的,我这孙子这么胖就因为吃得多,每天只要一到家嘴巴就不闲着,还特别喜欢吃肉!一天没有肉就和我吵得要命,不知道食欲怎么会这么好?唉!我这个奶奶也不好当,以为给孩子吃好点能增强体质,没想到吃得这么胖,惹得他妈还怪我没带好,昨天还和我说,不要买肉让我天天给他吃素菜减肥,这减肥成年人好减,小孩子怎么减啊?你不给他吃肉,他就吵着不吃饭,你说你能忍心吗?”小胖子的奶奶说着,委屈的泪都快掉下来了。

        昨天带外孙女去上课,在公交站台遇见一位中年男性胖子,这男子三十岁出头,个不高,看他形态的体重,我想绝不低于200斤,因为胖他圆圆的头顿在两肩之间,胳膊粗得使两手像“企鹅”翅膀似地支在身体的两边,那胸下球似混圆的腹部如快临盆的孕妇。当我正端详着公交车进站了,男子走到车门前,这时一向好动的小外孙女,也忙着跑到车门前,我怕小外孙女撞着该男子,忙呼着说:“宝宝不急、不急!”说着想抓住小外孙女的胳膊,没想到这孩子猴子似地,从该男子的腋下快速地钻上了车,眼前外孙女快速钻腋的动作,着实把我这个外婆吓得不轻。上车后,我又忍不住的瞟了下,旁边座位上的胖男子,那淡灰色运动裤下粗粗的大腿,我感觉比我腰还要粗。车到站了,胖男子起身来到车门前,抓着门扶手慢慢地下了车,目瞩着胖男子,笨拙如堵墙似的背影,这男子超出寻常的胖,我想他自己肯定也很难受,不过该男子的胖,是家族遗传?是体质?是饮食?还是缺乏运动?这些我都不得而知。

        今晨我去晨练,我们跳舞群里有几个体形稍胖点的妇女,看着体形显瘦,舞姿优美的老师,羡慕赞叹地说:“你看人家许老师的身材多好!苗条的身材穿什么衣服都好看!你看我们肚大腰圆的,想瘦还瘦不下来!有时候想减肥,但是少吃了又觉得饿的难受,真是难哩!”听着舞友们因难减体重的声声叹息,体形还算适中的我说:“其实想要真减肥,就得有颗持之以恒的决心,少吃多运动,每天坚持定量的、有效果的运动,只要坚持,不仅能瘦下去,还能让体质变得更好,特别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因为我们机体的代谢不如年轻人快,稍有不甚就很容易发胖,胖还会引发很多病。当然如果减肥只是挂在口头说说,偏偏又梦想着瘦下来,那就如一个玩笑说到的,只能找雷劈一下了。

        就如我自己,我现在的年龄,虽然六十有四,但我一直保持着腰不弯、背不驼适中的体形,记得年轻时在单位,很多异性都羡慕地称我是“魔鬼“身材。之所以能使自己的身材适中不走形,是因为多年来我有自己的保养方式,一是在形体方面,我从小就注意自已,昂首挺胸的路姿,站如松、坐如钟我心中一直铭记,二在饮食方面,无论是吃豆腐渣的贫困年代,下乡后的野菜饼充饥,还是如今优越条件下诱人的丰盈餐饮,都没能把我引入暴饮暴食而肥胖的“歧途”,三在运动保养方面,为了延缓岁月的年轮,按时就餐、定时睡眠,每周一次面部护理,坚持每天一小时的广场舞,坚持压腿拉筋半小时,坚持看书、写作,用愉悦的心情,丰富自己晚年的文化生活。因为好的生活习惯,我从不受因胖而减肥带来的任何困扰。

        一个人,由胖而瘦,是持久的励志。因为就一个正常的人而言,光吃不动,不想吃苦,不经过磨砺就想瘦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有道是“安勉中长肥,辛苦中变瘦”。就像生活在大山里,因贫困而饥寒交迫的孩子,他们之中再不会有肥胖者的存在,也绝不会有因肥胖而带来的烦恼。肥,是一个人处于安逸的标志,瘦,则是一个人处于努力和付出状态下的精神蓝本。


作者简介

侯月兰,原南京港股份公司工会图书管理员,87年入党,现已退休。97年开始写作,先后在《南京港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