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江作协】沈晓飞︱住院日记

 陈晓春 2020-07-31

 



住院日记

(  2020.7.9—7.12)

文/ 沈晓飞

2020年真是个大灾之年,冠状疫情持续半年多还没有结束, 年初到现在,我身体一直不太好,前几天突然出现了一次心绞痛,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建议我住院。

因为疫情没有结束,看病治病尤其是住院治疗非常麻烦,不但患者要做核酸检测,就是陪护也一定要做核酸检测,并且办了入院手续就不能离开医院,我因为不是持续性的疼痛,只是住院检查,我就没要求有陪护。病房走廊摆满了病床,吃饭送饭成了问题,我不得不佩服患者家属的智慧,外地的患者通过附近快餐店点的外卖,家近的患者靠家人送的饭都通过一根绳子从一楼吊到二楼,生活用品等等的传递都靠一根绳子,家人看望,也只能楼上楼下简单交流几句,因为路上车流和人声嘈杂,楼上的人说话,楼下的人即使侧耳倾听也是听不清的。

入院第二天我做了一个心脏造影,做了才知道它也是一个微创介入小手术,术前医生按惯例介绍手术过程,并且告知如果心脏血管有

堵的地方可以直接下支架,下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好在做完造影我的心脏大血管没有堵的地方,只是血流有点慢,小血管里有斑块,不用放支架,手术后右手腕有一个比大米粒还小的创口,医生告诉我一个月内右手不能提重物,由于没有陪护,就给病房的陪护老人的姐妹添了好多麻烦,她们基本上也成了我的陪护,好在其中一位保健院退休的叫孙春燕的妹妹是朋友的朋友,也是同学田风华二姐的对门邻居且好友,她基本上也成了我的陪护,她住院的老妈说她管八家子事儿!

我住院第三天,春燕老妈出现了一件有惊无险的事,我点滴时是埋的针,两瓶一起点的,其中一瓶点完了没来得及关掉有点回血,病房没有呼叫护士的铃,春燕主动帮我关闭阀门,这个时候我没有看春燕摆弄我滴管的手,却鬼使神差的看着她的老妈,护士正在给她老妈调“消心痛”的滴速,这个药要求滴速特别慢,我完全是不经意间看着春燕89岁的老妈,最惊险最危险的一瞬间让我看个正着:老人翻白着眼睛,张着嘴,头往后使劲,一下两下,第三下时我赶紧跟春燕说:快看你妈怎么翻白眼睛了!春燕立刻关掉点滴,神速拍打他老妈的前胸,边拍边喊医生抢救,所有病友陪护都行动起来,医生护士来了一大帮,医生到了,春燕老妈就醒过来了,这个过程从我发现开始到结束不超过二十秒,完全是因为春燕有医学常识,遇事不慌,果断冷静处理,如果等到医生来处理,失去抢救的黄金十几秒钟,春燕肯定就会跟妈妈永别了,分析原因就是实习的护士把滴速调快了,春燕这人很善良,没有找医生和护士的讨说法,还说小姑娘找工作不容易。生死就在一瞬间啊,如果关键的时候我的眼神不落在春燕老妈身上,春燕为了帮我而失去了老妈,我的内心肯定会愧疚一辈子!真是冥冥之中我的一个眼神、她的一个动作就拯救了一个生命,安抚了一个灵魂!

入院第四天早上,我感觉很好,又想跟同学吹牛,我用完药眼睛可以“瞪锃亮”了,家里人谁问,我都告诉他们我好多了,可是点上药后,我就感觉有点冷,心还往一起抽,我跟春燕说帮我把点滴调慢点,不等调呢,我就连冷带抽的聚成了一团,上牙磕下牙,咯噔咯噔响,病友们把棉被给我盖上,热水袋、矿泉水瓶都用枕巾包好放进我的被窝里,医生护士来一帮,给我推的钙和地塞米松,做的心电图,说这是输液反应,不知过多久,我听有人说我高烧38.7℃,昏昏沉沉直到下午,出了一身透汗,汗水在胸前成流的淌,退烧了,人也像泡久了的面条一样,没有弹性了。

我纳闷,我为什么会出现输液反应?是药物的事还是体质的事?还有,春燕老妈的事,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值得深思啊。住院四天,有两天被惊了魂儿,好在一切都没有造成恶果,就算庆幸吧!

由此,我想,如果身体好,这些故事都不会发生,也不会体验医生患者的生活,出院后,我肯定会加强锻炼,增加营养,提高生命质量,我还要实现陪外孙长大,外孙陪我变老的愿望呢!



作者简介

沈晓飞,女,1962年出生,龙江县财政局职员。爱好文学,喜欢文字,龙江县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