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蛀牙,国内医生建议全麻治,意大利医生说不需要,到底听谁的.....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7-31

Cindy说:

之前土根在国内的看牙经历真的是一波三折,医生给出了两个建议:要么赶紧绑缚治疗,要么等三岁全麻治疗,因为土根牙的情况不容乐观,说不定已经伤到牙神经了。无论是哪个,都不是我们希望土根经历的。

当时我们把土根牙齿的情况邮件传给意大利的牙医,意大利牙医建议密切观察,不急着做决定。回到意大利后,我们又带土根去诊所检查,牙医依旧维持了他乐观的诊断:土根的牙还不到要全麻治疗的时候,只要注意勤刷牙和定期涂氟,到6岁换牙就没事了,很多娃的牙齿都是这样,虽然龋了,但最终没有伤到牙神经,所以也没必要经历全麻。

对于中意医生截然不同的态度,我有点懵圈,虽然心理上当然更倾向乐观派的建议,但是我依旧查了很多关于全麻的资料,得为土根准备着后路啊。

但是关于全麻的影响一直有各种争议,直到最近我看到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最新的论文,是关于幼儿麻醉到底会不会影响大脑发育的实验和结果,业内人士认为带来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据”。

柳叶刀:短暂接触麻醉对幼儿是安全的

这篇文章是今年2月22日发表在柳叶刀网站上的,标题是《婴儿期接触全麻后,发育直至5岁时是否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的试验》。

结果让人欣慰:短暂接触麻醉对幼儿是安全的。

不只是看牙,在发达国家,每年有数百万幼儿,相当于约10%的3岁以下儿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或诊断操作,比如腹股沟疝修补术、扁桃体切除术、内窥镜检查等。人们一直担心麻醉药物对幼儿潜在的神经毒性。

研究人员在2007年-2013年期间,跟踪了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共7个国家的722名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幼儿最常见手术之一)的1岁以下的儿童,随机将他们分配到全麻组(363人)或局麻组(359人)。

这些儿童在5岁时接受了一系列测试,包括智商分数、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以及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显示,全麻组和局麻组儿童的平均智商分别为98.87分和99.08分,智商测试得分和其他一系列神经认知功能测试结果都没有显著差异

专业人士认为,“该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在婴儿期单次、短暂接触全身麻醉,对神经发育无害。“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项实验也有局限:

1.试验中的麻醉剂只涉及到七氟醚;

2.这一结论无法拓展到长期或反复接触全麻,或在同一台手术中接受多种麻醉剂的儿童。

但不管如何,这个结论对于短暂接触全麻的治疗牙齿或是其他普通手术(一般吸入式麻醉用的就是实验中的七氟醚),我们不需要有太多担心了。

到底什么情况才需要全麻治疗牙齿?

当然,不是说全麻无害,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娃去全麻,谁希望人生中有这样特殊的体验呢。

到底土根的牙发展到什么情况需要全麻治疗?我详细询问了意大利牙医的意见。

虽然实验发现,3岁以下的孩子接受全麻大脑也不会有影响,但是目前来说,无论是意大利还是国内,医生建议娃接受全麻手术还是在3岁以上。

3岁以上的娃,如果:

1.牙齿发生严重的龋齿(多颗)

2.甚至到了牙根发炎,影响到牙神经的地步

3.因为疼痛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

4.娃完全不能配合治疗的情况(否则就可以局麻)

才考虑全麻治疗。

怎么判断娃的牙有没有伤到牙神经呢?拍个片子就一目了然了。因为有时候娃牙痛,有可能只是牙龈问题,而不是牙髓的问题。(土根之前说牙痛,把我吓了个半死,后来医生检查说可能只是因为吃硬的东西碰到牙龈了)

如此考量,土根的牙的确没到需要全麻治疗的地步,不过我也可以理解国内的医生对于土根牙齿的担心,是防微杜渐,希望把可恶的细菌扼杀在摇篮里;而意大利医生更倾向于保守地观察,不到那个地步就没必要引入全麻的风险。

还有一些实际遇到的情况,我都请牙医详细做了解答:

1.娃极度不配合涂氟或窝沟封闭,有必要全麻吗?

没必要。

娃有了第一颗牙就可以涂氟了,三岁后进行第一次乳磨牙的窝沟封闭。

涂氟顶多2分钟的事(长满牙的情况,一颗牙几秒钟吧),娃如果极度不肯配合,爸妈可能也只能心一横,就像我和土根爸一样,抓住娃“硬来”啊。

至于窝沟封闭,处理的时间也很快,但如果娃不配合,可以等等吧,多给他读绘本做心理建设,3岁以后娃慢慢懂道理了,就像土根现在终于在我和他爸的苦口婆心下,敢在牙医面前张开嘴检查……也是跨出了勇敢的一步啊……

2.有一颗牙出现了龋齿,需要全麻补牙吗?

没必要。

如果只有一颗牙龋坏,能局麻就最好局麻。否则全麻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大。


娃的牙齿如果出现这种轻度白色斑点就要注意了,这是早期龋齿的症状

3.如果娃有多颗龋齿而且经常引起发炎,甚至导致脸部肿胀,有必要全麻治疗吗?

有必要!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后面牙齿的生长,是一辈子的事,必须及时治疗!

Cindy最后说:

以上意大利医生的中肯建议,是希望给大家一个判断的思路,娃的牙实在出了问题,是绑缚、局麻、全麻,还是观察,除了医生给的诊断,也需要我们自己理性地按照娃的情况权衡利弊。

当然最重要的,是平时的预防。这次意大利牙医又跟我提到了一款意大利牙医协会推荐的牙膏,让我给土根试试,它专门针对容易发生龋齿的人群,不含氟,而是通过一种专利技术修复牙釉质,我用过一段时间来跟大家汇报吧!

参考资料:

   柳叶刀网站:

https://www./science/article/pii/S014067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