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没想到2岁前不锻炼这项能力,娃进幼儿园就落后了!

 神奇麻麻在哪里 2020-07-31

瓜妈说:

文章开始前先跟大家说个事,咱们号的很多娃都要在9月上托班或幼儿园了,最近有不少妈妈来问我怎么给娃选择合适的托班或幼儿园,以及如何帮助娃适应新环境,摆脱分离焦虑。我想我们可以邀请教育专家给大家做一场直播交流,妈妈有任何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还没有我微信的妈妈加guama127),我们会汇总这些问题到直播的时候给大家一并解决。直播的时间会在这几天的推文里跟大家具体公布哈!

长按二维码添加我的微信哦

回到今天的话题。

前几天有妈妈给我留言说,娃吃饭慢,和别的娃玩不到一块去,想着要不要让娃再复读一个小班。

刚上幼儿园就要复读?这位妈妈说娃吃饭慢,还伴随着其他问题:娃的语言能力跟不上同龄孩子;吃饭总是最后一个吃完,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少,加上经常有“落后于人”的心理暗示,娃越来越抗拒幼儿园里的社交。

这位妈妈没想到,娃在幼儿园就和小朋友拉开了差距。表面上看是吃饭慢的问题,在我仔细询问下,才发现很可能是娃的咀嚼能力弱造成的。

咀嚼能力弱并不是一个小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娃对营养的吸收,还会影响宝宝的语言发展、牙齿发育、颜值、社交、自信等。

如果娃到了2、3岁,吃饭还不喜欢嚼、爱含饭、吃饭特别慢,妈妈们就要重视起来了,是不是平时忽视了娃咀嚼能力的锻炼。


前几天就有妈妈和我说,家里2岁半的娃最近吃饭一直包在嘴里,不咀嚼也不吞,让他吐出来吧,他也不吐!就这么一直包着,可以包很长时间。

嘴巴里包着饭,宝宝就说不了话了,要什么玩具都是“呜呜呜”地叫,沟通起来很困难。更糟糕的是,宝宝嘴巴有东西在,他就不肯吃其他东西了,连平时爱喝的奶也不肯喝!


总不能因为一口包在嘴里的饭,宝宝既说不了话,也喝不了奶吧。实在没办法了,最后只能家里2-3个大人一起按住宝宝,把宝宝嘴巴里的食物“强行”抠出来……有时候抠出来是一堆没嚼烂的肉,有时候抠出来是有根茎的菜。

这位妈妈说,这种情况持续好几天了,她们家每天晚上都要上演一场“鬼哭狼嚎”大戏——从宝宝嘴巴里抠食物!宝宝还总是把牙齿咬得紧紧的,自己还要小心被宝宝咬到手……但更让她头痛的是,根本不知道娃怎么就变成这么爱包饭了?

以前给娃喂饭,娃不想吃了,还会直接“毫不留情”地吐出来,那时候她还批评娃说不能随便乱吐。现在倒好,娃连吐都不会了!?

她自己猜测过原因,可能是娃吃饱了,于是和娃奶奶交代,娃不想吃你就别喂了。另外,妈妈还建议老人不要喂肉了,娃可能嚼不动,卡在牙齿那吐不出来了。娃奶奶不甘心,娃本身就偏瘦小,总希望他多吃几口饭吧。娃不吃肉,怎么长身体呢?于是下次做饭的时候,娃奶奶又把肉弄得更细、更碎,配合娃,于是娃就更懒得嚼了。

01

宝宝的咀嚼能力不是天生的

吮吸是宝宝生来就会的本能,但咀嚼却是一套复杂的机械运动,它涉及到周边组织包括舌头、牙齿、口腔、脸部肌肉、口唇。咀嚼能力是需要宝宝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获得的。


通常来说,宝宝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到2、3岁左右,都在学习吃饭。而这个过程中,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是一个需要我们特别重视的问题。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给宝宝吃适当的食物,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根据宝宝的发育特点,宝宝吃辅食会经历4个阶段:6-7个月吞咽期,7-8个月蠕嚼期,9-11个月细嚼期,1-1岁半咀嚼期。

02

咀嚼误区:

造成宝宝咀嚼力弱的原因

如果爸妈或宝宝的主照料人,在宝宝6个月-1岁半期间,没有意识到宝宝咀嚼能力的锻炼,没有给宝宝合适的食物,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就会导致宝宝咀嚼能力发展弱,到了2-3岁吃饭还是不愿嚼、嚼不动,爱用嘴巴包饭。

1、怕宝宝嚼不动、不消化、一直不敢对宝宝“动粗”,只敢喂宝宝吃糊状食物、喂流食。

现在想让宝宝吃得舒服、吃得方便,2、3岁后宝宝吃起饭来,就会让我们头痛了。

2、即使意识到给宝宝吃点“硬”的东西了,但宝宝一旦表现出抗拒,立马妥协,第二顿就把食物煮的又稀又烂,切得又细又小的,“迁就”宝宝。

有些照料人总担心宝宝会噎着,其实没必要那么焦虑,该吃多大块的东西就给吃多大的,宝宝如果没有机会咬硬的东西,他的咀嚼能力肯定就会受到影响。

03
如何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

6-7个月:吞咽期

6个月左右的宝宝,舌头只能前后运动。我们将食物放进宝宝口中,宝宝通过闭嘴来获取食物。

这个阶段,妈妈可以选择糊状食物(粥),勾芡过滑嫩的食物、去除纤维后的粘稠状食物(胡萝卜、南瓜),以及保留一些食物颗粒的浓汤状食物。


7-8个月:蠕嚼期

7-8个月大的宝宝,舌头在前后运动的基础上,还可以上下运动。宝宝能将固体食物放在舌头上,通过下颌张合进行蠕嚼,将食物弄碎。之后,他们开始学会将弄碎的食物,用舌头整合成一团一团这个动作。


这个阶段是锻炼宝宝咀嚼能力的黄金时期,该动粗时就动粗。这个阶段,食物的软硬程度,为嫩豆腐的程度,蔬菜类的为舌头可以弄碎的程度,比如菜泥、土豆泥、果泥等。这个阶段的宝宝也可以吃固体状的鸡蛋黄、蛋白了。

9-11个月:细嚼期

9-11个月大的宝宝,咀嚼能力更加发达,舌头可以前后、上下、左右灵活活动。这一时期宝宝也开始长门牙了,因此会逐渐用门牙咬断食物,通过咀嚼弄碎食物。

 

这个阶段,食物可以弄成块状,软硬程度为用牙龈可以弄碎的香蕉的软硬程度。还可以给乳牙萌出的宝宝一些手指食物(胡萝卜条、黄瓜条、磨牙饼干等),不但能缓解宝宝出牙的不适,还能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1-1岁半:咀嚼期

1-1岁半的宝宝,嘴巴已经可以灵活活动来咬食物了,但咀嚼能力还处在较弱的阶段。后半阶段,宝宝长出犬齿和第一乳磨牙,也会用门牙来咬食物。

这个阶段,宝宝慢慢可以吃和大人一样的米饭了,水果、肉、蛋、蔬菜、都可以吃。食物不用煮的太烂,软硬程度为用勺子可以轻松切动、弄碎的程度。后半阶段,则是可以感受到一定硬度,用牙可以弄碎的形状,多咀嚼也有利于宝宝牙齿的发育。

04

给宝宝做咀嚼示范很重要

除了给宝宝合适的食物,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起,妈妈们就要给宝宝做咀嚼的示范了。

记得用夸张的口型,张嘴咀嚼。因为闭嘴咀嚼是我们大人后天学会的礼仪,小宝宝一开始学习咀嚼都是张嘴的,所以我们示范时也要张嘴哦。

我们还可以从宝宝现在能接受的食物中,挑选一些相对较硬的食物进行咀嚼功能的锻炼,比如苹果块、黄瓜条等。

最好是用游戏的方式,来教宝宝练习咀嚼,和娃进行咀嚼比赛,各自给对方咀嚼数数,看谁咀嚼的次数多!把它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可以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这个咀嚼示范游戏,即使对于2、3岁,还不喜欢咀嚼的娃同样适用哦。之前的《爸爸去哪儿》节目里,neinei吃饭不爱咀嚼,吴尊也是通过咀嚼示范、咀嚼数数游戏来引导Neinei的。

经过逐渐的训练,当宝宝能够不经过我们的指示,自己嚼着嚼着就能自主咽下去了,我们的训练就算是初见成效了。当然,后续也需要不断的练习,记得别忘了多鼓励和称赞宝宝哦!

瓜妈最后说:

娃学会咀嚼可能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不能着急哦,即使宝宝嚼到一半中途就吐出来了,我们也要保持耐心

即使错过了娃的咀嚼训练期,像最开始那位妈妈说的,家里的娃已经2岁半了,还不爱咀嚼,咀嚼能力太弱,我们也不要灰心,现在开始训练也不晚。大家可以试试吴尊教neinei的咀嚼示范、咀嚼数数游戏等方法。

另外,很多家里是老人帮忙带娃的,在娃吃饭这件事上,还是得我们自己负起责来。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因为娃嚼不动肉,就不让老人给娃肉吃,而奶奶却是一直迁就娃,吃不动就把肉弄得又细又碎,陷入宝宝下次更不爱嚼的循环,这2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妈妈可以参照上面提到的宝宝6个月-1岁半每个阶段适合的食物,“该动粗动粗”。我们可以多和老人沟通,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她们看。早点意识到训练娃的咀嚼能力这件事,让娃以后吃饭更顺利。希望我们的娃都能吃嘛嘛香,健康茁壮成长!

最后,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分享有用,别忘记文末点赞和在哦~


参考资料:
《营养师妈妈的辅食添加日志》,上田玲子、上田淳子,化学工业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