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 采风有感:又见栗家沟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远离浮躁    敬畏文学

做有态度的原创文学平台

【原创首发】作者 |  纪东亮

小会议室

河顺镇栗家沟村是个有故事的村。

该村原有栗家园、西贤庄两个相距很近的自然村组成。栗家园以栗姓为主、西贤庄以王姓居多。栗姓由横水镇后白壁村于明朝隆庆(1567--1572年)年间迁移至此,王姓自本镇庞村村迁入。后因栗、王两姓联姻,开始农桑耕织、繁衍生息,人口逐渐增加,且栗、王两姓和睦相处、团结友善、互尊互敬,村庄便合二为一。因栗姓居民迁移在前,且人口又多,加之该村地处30多条山沟之中,村庄坐落于两山之间,故以姓氏地形取村名为“栗家沟”,一直延用至今。

6776仓库文友聆听讲解

说起来这个村的大事小情,我门儿清。

村距河顺镇3公里,现有人口2867人、750户、8个村民小组、支部党员92名;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0亩,分布在一顶、两寨、四坡、六凹、八垴、三十沟中。由于山高沟深、土薄石厚,田地耕作困难,古有“糠菜半年粮、居住茅草房、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之说。

村村有历史,这村尤其精彩。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栗家沟支村两委一班人一棒接一棒,脚踏实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奋力拼搏,使该村的党组织建设、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文体教育、信访稳定、平安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在河顺镇乃至林州市都名列前茅,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五好党支部”“小康示范村”,被安阳市、林州市评为“经济发展先进村”“文明村”“信访稳定先进村”“尊老敬老先进村”“尊师重教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再次走进这个村,我却是以客人身份而来。

2017年7月15日,我随同“林州文学”二十余位文友到栗家沟村采风。天公格外作美,连续多日的暑热今天不再纠缠。凉爽的风,一阵阵吹进我的心窝。

这天距我调离河顺工作整整一个月零一天。在村委会二楼小会议室,我以获奖作者的身份参与。当主持人让我发表获奖感言时,我却偏离主题、情不自禁地谈了一番调离河顺工作的感言!情之所至,难以自抑。

这次采风活动,我不知道用“故地重游”和“告别之旅”这两个言辞哪个来表述更为贴切。说故地重游吧,内心真的没有感觉到调离河顺了;说告别之旅吧,事实上已经在新单位工作一个多月了。

自2005年4月至调离的今年6月14日,我在这里担任了十二年工作区区长。颁奖的会议室曾是我和村两委干部安排部署、研究商讨工作的地方,村委大院的一草一木、角角落落再熟悉不过了!十二年虽是弹指一挥间,但内心的积累却是沉甸甸的。如果把十二年分解成4400多个日夜,回忆过往,一幕幕都清晰的展示在眼前,每个篇章、段落、字节都浮现在脑海!

村舞台

难忘和村组干部起早贪黑征收社会抚养费的艰难、难忘拆除违章建筑被围攻谩骂殴打的屈辱、难忘村西采矿沉陷区农户搬迁工作中的无奈、难忘脱贫攻坚访贫问苦工作中的辛劳、难忘迎接上级各种工作检查的忙碌与恐惧、难忘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时的欢声笑语、难忘村委院落席地而坐吃大锅饭的酸辣香甜!

横穿村庄东西那条笔直的主街上,依旧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山脚下翻建的崭新的村小学在苍松翠柏映衬下耀眼夺目、欢快的孩童在园丁浇灌下茁壮成长;完成历史使命的“国字号企业”6776仓库依然挺立在山坳之中,向人们展示着它历经的沧桑和往日的辉煌;村西乾元恒瓶业公司现代化的建筑彰显着栗家沟人的气魄、高耸的烟囱如同一只神笔书写着栗家沟人的梦想;干净整洁的村委会大院里,勤奋敬业的两委干部在引领全村民众共同编织美丽篇章、建设幸福家园!

村白衣堂古庙

繁忙的志红书记急匆匆地利用午饭之际来看望,热情的贵生书记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儿,合生兄握着我的手紧紧的不愿松开、嘴里的烟还没有吸完,俊现兄又递上,青芳妹依旧是嘻嘻哈哈地笑脸给我倒水端饭,勤快的志刚满头大汗跑前跑后!如果我内心的感动是一首歌,那么他们无微不至的细节都是这首歌里美丽的音符、动人的旋律!如果我的感动是一坛酒,那么他们给予我的关爱都是这坛酒里最清澈、最酣甜的水滴!

十二年是一个篇章也是一个段落。十二年我付出汗水收获历炼、十二年我付出心思收获智慧、十二年我付出情感收获友谊!

感谢以贵生书记为首的村两委一班人,多年来给予我身心上的关爱、工作上的支持!感动因工作关系而凝结的这份纯洁无暇的友谊!感激在栗家沟这块热土上收获的历炼和智慧!

小平同志曾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虽一介凡人,但我也深情地爱着栗家沟和生活在这方乐土上的人们!——不论过去、现在、将来!

祝愿栗家沟两委一班人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祝愿栗家沟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卓有成效!真心地祝愿生活在栗家沟这方乐土上的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注:本文第一段部分语句节选自《河顺镇志》,我曾参与编纂 。

黎明纪东亮,网名:黎明  70后,林州市横水镇人, 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安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林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工作之余喜欢摄影、写作。在《检察与审判》《安阳日报》《红旗渠报》《林州文学》等报刊、网络媒体发表有散文《情缘》《清明时节忆奶奶》《感谢您,亲爱的党》等文章。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