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 | 搬迁散记(下)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原创首发】作者 |  张爱芳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这样的阁楼我们也住不成了。奶奶收拾了下老院二爷家那三间房子,让我和姐姐去住,那老房子因为多年未曾住人,屋顶已经破旧不堪,仰头就可以透过房顶看到蓝蓝的天,里屋还好点,有报纸糊的房顶,总算睡觉的时候不会一睁眼就看到星星月亮偷窥我们。我和姐姐又仔细地拾掇了拾掇屋里屋外,虽然心里有种莫名的担心和恐惧,生怕有一天一不小心屋顶掉下来点什么砸住了脑袋,但是总算有了一个属于我们两个的空间,可以在这里有片刻自由,心里也算有点小安慰。

那天告诉家里去罐头厂做临工,其实我和姐姐头天加倍努力多挣了好几块,足够上交家里第二天不去打工的缺失。于是我和姐花六毛钱去买了四个盼望已久的火烧,两个人偷偷跑到村头大桥底下去读书学习,在大桥底下吃着香喷喷的火烧看着书享受着夏日凉风好不得意,可是忽然觉得喉咙里有个什么东西,咽也咽不下去,吸也吸不上来,跟姐一说,吓得姐姐不轻,赶紧拉着我的手回到我们住的地方。同院的婶子看我眼泪汪汪,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我边哭边对婶子说:“婶子,我要死了!”婶子问清原由后让我张开嘴巴看了看说:“没事儿,是吃的火烧太干,挤了喉咙里出了一个療泡,喝点水,过几天就好了。”听婶子这样一说,心里才不那么害怕了。现在想想当时多幼稚啊,也许是母亲的离世让我对生命存在没有安全感吧,一有什么我就会以为自己要死了。

此次不是唯一,还记得有次感觉肚子里猛然哧溜地疼了一下,于是赶紧去找到父亲说:“爹,我觉得我活不成了,要死了!”父亲问清原因,说:“没事,只是岔气了,多扭动几下身体就好了。”





在那外面大下里面小下的屋子里住了几个月后,姐姐考上了县一中,只剩下我一个人住,我觉得无比的孤独害怕。

后来父亲让我住到了他们才翻盖的两层小楼的二楼上,上楼的梯子是盖楼的时候临时定制的简易木梯,每次上楼都战战兢兢,一直觉得手会松开,腿肚子发酸发软。摇摇晃晃上至半中,脑袋瓜子里就会浮想联翩,想象着它突然断裂,我掉下去会是怎么个惨样?!

那时候弟弟刚出生没多久,每天看他看到半夜,楼上只是我半夜十二点到凌晨五点的休息地,所以那段住地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和回忆,只是瞌睡瞌睡再瞌睡。



十八岁那年,来到乡镇企业总公司做生意,二姨把我安排到了四楼四人一间的集体宿舍,同室的四个人逐渐熟络,同楼的同事们也逐渐认识,那时候青春年少,爱说爱笑。即使三米柜台,生意也被自己做的风生水起,回头客颇多,以至于同行和其他商户有几个十分眼红,话里话外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妒忌。而正因为自己感到做生意得心应手,所以心里便打算着把经商这条路走下去。那时候我们居住的楼正处市中心,后来经理要房屋改革,不买住宿问题自行解决,于是便拿了两年攒下的钱第一个去缴了房款。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窝啦,那年我正好二十岁。心里不知道有多激动,想象着姐妹们回来了也算有了个落脚地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无比欣慰!

我整个的青涩青春都是在那小窝里度过的,那十八平米的方寸之地,记录了我成长的足迹,见证了我的情感婚姻。青春真的易逝,此时此刻回忆过往,常在想,如果真有月光宝盒,生命可以重新来过,也许我会走一条与现在截然不同的路,颠覆自己的人生。

每当忙碌一天回到小窝,一上楼就想唱那首《半边楼》。我们当时的生活情景活脱脱就是电视剧里的场景。楼上楼下小百间屋子,间间不空,原来只是我们本单位的员工,但后来随着人家买房搬离,空房又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租住。每到饭点,饭菜香,烹炒声,孩子们的嬉闹声,大人们的谈话声,充斥着整个楼道,无比热闹。饭毕大家会聚在一起或打扑克,或打麻将,或下象棋,或打毛衣,或闲聊八卦……孩子们则在学习之余去楼顶上打闹、楼道里奔跑。时不时地大家也会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吆五喝六行酒令,大家像一个大家庭一般和睦相处、欢乐友好。

小窝虽小,后来搬离的时候不知道有多么舍不得,舍不得一起生活过的同事邻居,舍不得一起经历的故事友谊。


由于得照顾婆婆,有几年时间也得时不时地回老家居住,老家是五间土坯房,婆婆不愿意一个人回她的那三间赡老房里居住,于是我们就让她住了东头三间,我们住了西头两间,房子虽小,但经过我的收拾感觉还是蛮舒适时尚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缝纫机、写字台、高低柜一应俱全,杂物花格,屋角角柜,更是既巧妙地装饰了屋子,又充分利用了空间,承载了收纳物品的重任,清脆的风铃声在每次掀动门帘的时候轻轻入耳,让人心动。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那时候老公的伙计们都爱来我家玩,虽然婆婆很反对,但依然阻止不了,伙计们来的时候有次我见过,动作很奇怪,靠着南墙根,侧着身子,我看了偷笑,问其原因,他们说:“这样你婆婆坐的位置就看不到了,小时候来找你家里的玩,没少挨嚷,可都还是愿意来你家玩,为了少挨嚷,只好这样了,也省的你婆婆看到了生气!”“哈哈哈”我一想起那伙计侧着身子过来的情景就想笑,婆婆的厉害是出了名的,我也是见怪不怪,小时候定是怕他们天天玩耽误学习吧,现在是怕他们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吧。

那次听说要分家了,他的伙计们竟然来了十几个,一起帮我们砌了界墙,盖了小厨房,大家忙毕,在一起又喝又唱,完全不顾及婆婆的感受,似乎分家了,婆婆就管不住这些了,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来去自由玩个通宵都没事了。其实我心里清楚,大家是为了庆祝,庆祝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自由,可以少受点婆婆的气。

也许是我的随和热心和乐观的性格,影响着我对诸事的看法,所以无论住在哪里都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所以即使土屋茅墙因为邻居好人缘广,也觉得温馨踏实,离开都有一种舍不得。


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在龙安路买到了第一座属于自己的独院,门前七米宽的大路,我家的小迈和小北停在门口路南也不妨碍其他车辆通过,门口一畦菜地,让从未种过地的我也整理的绿意盎然,院内一棵石榴树,每到秋天就硕果累累,红红的石榴籽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摘下最大最红的送于亲朋好友品尝,也算没辜负它这一年的付出、生长。顺着小西屋蜿蜒生长了一棵葡萄树,花五百元做了一个不锈钢架子,让它可以肆意疯长。春天里它第一个带给我们春天的气息,嫩芽如初出娘胎的小孩子一般毛茸嫩绿,之后几日,便似打了鸡血一样疯长,几日里架子上便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二女儿和儿子都是在这小院十月怀胎一朝成人的。说话间小院也住了十来年,之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或喜或忧都已成过往,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风轻云淡。这小院是孩子们最美的童年摇篮,我为孩子们在院子里自制了秋千,放置了各种玩具和车子。更是养了许多自己喜欢的花,闲暇时光里,修剪一下花草树木,在树荫下读书写字,时不时地嗅一下花香,无不乐哉!

人的一生很短,短到自以为还青春年少,一回头便是满目沧桑;人的一生又很长,因为回忆起亲历的点点滴滴,似乎一辈子又写不完诉不尽,比肥皂剧还长。无论怎样都要好好珍惜眼下的时光,成败得失、功名利禄,当自己躺在病榻的时候都是过眼云烟,所以过自己想要过的日子才是最对得起自己的一种方式。

自小到今,虽然搬迁住过十几个地方,但都有欢乐有忧伤,每个住处都付出了自己的心思和情感,所以每当搬离都有不舍,每个住处都有回忆和留恋或深或浅。而今又买了楼房,随自己心思设计简装,虽不及别人家的奢华气派,但自我感觉良好,吾心已足矣!

付出自己心意的房,和付出自己心意的人一样,都需要自己珍惜呵护,珍爱一生。

张爱芳   住福田花雨小区。自由职业者。从小酷爱文学,闲暇时光里常留恋在文字里不愿出来。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