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情】吕安太 | 又到一年寒衣节

 昵称71028402 2020-07-31

封面设计/曲海庆

【原创首发】作者  吕安太(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母亲走了快十年了。

母亲走的时候,我虽在身边,但病魔折磨的她已经没有力气说话。她强睁开眼看了我一眼,永远地停止了呼吸,闭上了眼睛,没有留下一句话。母亲走了,我顿时失去了心力,爱也突然没有了根基和依托。

我曾设想过,等母亲病好了就带她回一趟老家,让她们兄弟姊妹再团聚团聚;我曾设想过,等母亲身体硬朗些,就带她到北京看看天安门,了却她一生的心愿;我曾设想过,等有条件了,一定让她坐坐飞机、高铁,享受一番最快的交通工具……

然而,母亲走了,一切为时已晚。

母亲的一生,受苦多,享福少。她是姥姥家的老大,下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妹三个都是她“衔”大的,致使她没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有了我和妹妹以后,父亲又在山西工作,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她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宁可自己缺吃少穿,也要恪尽职守地教育好子女。她费尽心智、受尽劳累,把我和妹妹从不谙世事的农家子女送进高中,学到知识,让我们度过花样年华。为了儿女过上体面的生活,朴实的母亲,怀揣着朴素的想法,倾注所有精力,又把我们培养成警官和司法工作人员。一步步走来,我们成家结婚,生子育女,安居乐业,无不浸透着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母亲在世的前几年,因为我“知孝不在心”,光长岁,不长心,总觉得自己在母亲面前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就没有坐下来和母亲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现在母亲去了,你有一肚子话,又和谁说啊?后悔,又能怎么样?世上哪有卖后悔药的呀?

又到了农历“十月一”,谓之送寒衣的冥阴节。每当想起母亲,我就觉得很沉重,一种对不起她老人家而又无法挽回、无可奈何的痛楚猛然袭来,母亲对我的挚爱与我对母亲的孝心,真是天壤之别。跪在坟前,烧着为其送去的御寒衣服,看着坟上长出的那棵榆树,遗憾和愧疚成为我一生都无法弥补的痛!

我是一名警察,我知道,在警察队伍里,类似伤痛又岂止我一人?悲情总是不期而至,总是或多或少地焦灼着我们的心。父母有病,不能侍奉床前;父母摔倒,不能扶其一把;过年过节,不能回去陪陪他们……

人常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无数警察在面对使命、安全、稳定和孝心“四项”选择时,默默选择了前三项。当场所安全稳定需要警察,父母需要儿女时,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岗在位在管在心;当千家万户共享“八月十五”“春节”团圆之时,当长假夫妻子女爬山涉水游览景区时,他们选择了一心一意,坚守岗位。在警察心里,“安全责任重于山,大于天”是他们的宣言。孝心,有着难以表达的苦楚,这是一个警察自己才能体味的情怀!

然而现实中,这一如此弥足珍贵的情感却被个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甚至遗弃。父母供她上了大学,她“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当爹娘千里迢迢去看她时,她却嫌弃父母“土”,不让进校门,怕给她丢人;父母给他在城里买了楼房,当父母冬天想在城里取取暖时,他却和媳妇一鼓捣,不让住,嫌弃父母脏,有“老年味”;当父母年老,不能种地种粮时,按照“道德”和“法律”,作为儿女应该早问好,晚问安,可他倒好,不给父母粮食油盐酱醋,连做饭的煤都不给,不尽义务,不赡养老人;当母亲和他一家吃饭时,他和媳妇、孩子,吃着油条豆腐脑,却给母亲一碗米汤和一块凉红薯;为了父母的拆迁费,兄弟姊妹几个把父母告上法庭,把父母当成了“敌人”,真不知丢人现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对于孝敬父母,有些人总是一拖再拖,敷衍塞责。有些人虽然也会心存负疚,但总有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学没成就,事业未成,挣钱不多,城里没房,没有时间,孩子还小,交通不便,缺少车票,路途遥远,车上人多,生意太忙,身体欠安,等等,这些似乎理由很足。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想“情感投资”,尽其孝心,认为尽孝心很复杂。其实,孝敬父母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简单的就像《常回家看看》唱的那样:“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足矣。

人的年轮是有限的,不要让爱变得稀奇。活在世上,再不要干 “活着不让吃,死后做‘五七’” 那种傻事了;再不要干“老人活着不给钱,死后又是吹,又是唱,大操大办”那种不知羞耻的事了。孝心,不能等;爱,不可以等。当我们把精神、金钱、时间都不计成本地投给外在的追求时,我们要记住家中长辈的心需要小辈去安慰。他们需要你我!上班的、退休的、儿子辈、孙子辈,只要爷爷奶奶在,只要父母在,我们就要尽到孝心,事亲以敬。

吕安太  芝兰园签约作者

原籍林州木纂村,读书于林州二中,后在晋司法系统工作,喜爱写作。曾有作品见诸于《山西日报》《山西法制报》《黄河晨报》《南湖诗刊》《芝兰园》等。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网图提供证明付酬   打赏>10元付酬   <10元平台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