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森造车折戟表明,家电企业跨界造车已无利可图!

 智家电 2020-07-31

在商业规模化快速扩张这一利益的诱惑下,家电巨头纷纷瞄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向选择重金投入。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很简单,术业有专攻,汽车行业的门槛不只是技术,还有资金等。

乔华||撰稿

继去年10月正式宣布放弃造车后,今年6月,戴森公司首次在官网深度曝光造车细节,一向对造车计划保持低调的创始人戴森也同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自曝其个人在电动车项目上投资5亿英镑。詹姆斯·戴森也向外展示已经被戴森放弃的首款电动汽车,新车长度为5米,宽度为2米,高1.7米,是一款大型7座SUV。另据了解,戴森汽车的成本大约为15万英镑。

戴森公司造车项目开始于2017年,当时创始人认为电动汽车是巨大的市场,而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政府却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公司计划投入200亿美元进军这个新产业,随后他们招募了数千名工程师与科学家进行电池、马达方面的研究。戴森原本计划打造一款能与特斯拉Model X、捷豹I-Pace抗衡的车型,而且结果是真的造出来了,然而最终戴森自己却选择了放弃。

对此戴森给出的理由是"不具备商业可行性"。据业界推测,戴森放弃的主要理由是售价太高缺少客户群体,且巨大的资金投入对戴森已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压力。

其实家电企业造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除了国内品牌美的、格力、创维等在汽车行业有所布局,国外的索尼等企业也都对造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为何家电企业对汽车青睐有加?有的是看好了新能源汽车在现今的持续高热度,也有一些企业则是不乏凑热闹,或者为了展示自己科技巨头的形象,类似苹果、谷歌、索尼就是如此。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则更倾向于规模化扩张使然。

一直以来,汽车市场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许多富有野心的投资者。自2018年以来,全球汽车市场开始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而新能源汽车却呈现上涨的趋势。据资料显示,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9.5%,渗透率达2.5%。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电动车销售有望突破1500万辆,保有量有望突破8000万辆。与此同时,国务院确定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在这一利益的诱惑下,家电巨头纷纷瞄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向选择重金投入。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投资百亿用于造车,最终一地鸡毛;创维集团投资多年用于造车,至今仍然局势不明;当年,奥克斯、新飞、春兰等均不同时间段选择了进军汽车行业,但是却均大致相同,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破土而出成长为国内市场的新兴力量,却因此折损少则数亿多则上百亿。此次戴森造车折戟同样如此!

所幸随着屡次栽跟头,越来越多的企业学会了"曲线造车"。戴森公司方面表示,将专注于制造固态电池及其他核心技术项目,将投资转到固态电池等技术。2016年,美的集团与上汽通用安吉星达成战略合作,开始将触角伸向汽车互联网。今年通过收购合康新能再次回到汽车领域,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董明珠除了看中银隆新能源在钛酸锂电池上的技术潜力,还通过与珠海银隆新能源合作,使格力正式进入汽车空调制造领域。

汽车作为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家电企业们似乎一开始就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实际上,这些跨界的新选手们除了面临大量资金投入、技术难关等,还将面临如宝马、奔驰等行业巨无霸的挤压,在同样投资进行新能源造车方面,传统车企无疑比新玩家更具经验和口碑,这些又是刚入局的企业最难获得的优势。但愿明智的家电企业别在跨界的途中最终留下"一地鸡毛"!

====

智家电(ijiadian):智能互联网时代家电新媒体,关注互联网智能化拐点时代的家电产业转型进程。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