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阿瑟|下雪就下雪,专家为何不愿意承认?

 老鄧子 2020-07-31

728下午,帝都东城区新中街幼儿园附近,突然下雪五六分钟,堪称奇观。

此次下雪,与往年在雨雪天气所发生的,季节和时间上都有不同,所以说堪称奇观。

728农历是六月初八,按常理是夏季,不该下雪。

但自然现象不少时候就是不按常理出牌,类似这种事,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

西班牙曾经下过小麦雨,英国曾下过多场螃蟹雨、蜗牛雨和虾雨。而澳大利亚更是经常下鱼雨,当地人见怪不怪,媒体都懒得报道了呢。

下雪就下雪,用不着大惊小怪。这雪,说不定是南半球飘过来的(南半球现在是冬季),也说不定是人造的,也说不定就是帝都东城区局部地区因特殊原因酿成的……

总之,雪花飘飘,很多人现场看到。是雪,就是雪,不是冰粒子,不是冰雹,也不是什么“软雹”这类不着边际的名称。

但这事,到了气象专家嘴里,说出来的名堂就玄乎了。

中国气象局有个高级工程师卞赟,他说:

这个时节下雪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下雪,温度条件必须到0℃附近,才能观测到雪花。根据市气象局监测数据来看,今天下午(指728---引者注)虽然出现降雨天气,可气温仍在2530℃之间,几乎不可能出现降雪。时下正值北京“七下八上”的主汛期,极易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因此出现冰雹的可能性很大。

卞高工视真实的雪花而不见,有点好笑。

明明是白雪纷纷,不管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也好,未若柳絮因风起也好,是雪,是雪花,不是雹子。

因这是大家看见的明明白白的事,卞高工也只得牙缝较紧,“几乎不可能出现降雪”“出现冰雹的可能性很大”,一个气象专家,说起话来,居然如看风水测八字的算命先生。你问卞高工,这眼前的雪花,到底是雪还是冰雹?他不正面回答。

不知为何。这年月,谁都不服,就服专家。

还有一个气象学博士,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名叫智协飞,他分析称,这是夏季强对流天气里也很可能出现的

他解释说:

霰又叫“软雹”,人们也常叫它“小冰雹” ,由白色不透明的细小冰粒儿组成。小冰粒会呈现球形、圆锥形、长方形,甚至是雪花形,让人误认为是下雪了,其实成因与下雪有根本不同,类似于冰雹,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而成的。

就说说智博士用到的“”字。

霰,读作xiàn,本义就是“雪珠”的意思。雨点遇冷空气凝成的雪珠,降落时呈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我们东吴一带的方言,叫“雪卜子”或“雪粒子”,常见于冬季,往往是下大雪的前奏。天空中落下时,发出淅咧唰拉的声音。欧阳修曾有“洛城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的妙句,来形容洛阳城牡丹谢花时如飞雪一样的壮观景象。

说到底,霰与雪,基本上是一回事,无非是结晶体的形状有不同。这个,智博士也承认了,“小冰粒会呈现球形、圆锥形、长方形,甚至是雪花形”。但智博士没有脑子的地方,是他对一个事实视而不见:728日下午帝都东城区的小冰粒,呈现的雪花形啊。那就是下雪呀,不是么?

你看,智博士也如卞高工一样,不把明明白白的雪花说成是雪,而是硬拉出一个霰字,但又不太懂霰字的含义,东扯西凑,再改头换面,还唬弄人,杜撰出一个“软雹”的大词来忽悠大众。

真是笑煞人也。

东城区此次的雪花,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在那儿,但两位气象专家为何要羞羞答答,不敢说个雪字呢?

是不是专家不学无术?

不是。他们其实都在避讳。

时值阴历六月,他们都忌讳说“六月飞雪”这事。

这不是“不学无术”,这是“有学有术”的江湖本领。

---------------------------------------------------------

以下是广告:下雪天要穿袜子,大夏天也要穿双好袜子

谢谢,信任是相互的夏天穿这个银离子抗菌除臭袜,真有神奇的效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