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人观影:李宗伟-败者为王(2018-09-07)

 高人碟网 2020-08-01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充满正能量的励志体育片,强烈推荐给喜爱羽毛球或喜欢李宗伟的影(球)迷,这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好的羽毛球电影!

9月7日有两部同类型电影在内陆首映,如果是动作、科幻、漫改等常见类型则并不稀奇,而这两部都属“体育传记”类影片,这不能是巧合吧?!《传奇的诞生》是讲足球球王“贝利”的故事,我对足球不甚了解,对“羽毛球”无比热爱,所以我肯定选择《李宗伟:败者为王》来看。与贝利早已退役不同,李宗伟目前仍然是马来西亚(以下简称“大马”)国家队现役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因对国家有突出贡献,所以被授予“拿督”头衔。

“羽毛球”运动在中国大陆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可它不是我们的国球,国球还得属“乒乓”,羽毛球是大马的国球。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从未取得过任何项目的奥运金牌,而在奥运会的所有项目中,只有羽毛球是大马可能夺金的项目、李宗伟又是最有希望夺金的运动员。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宗伟虽然拼尽全力,曾在2008、2012、2016年三次闯入奥运会男单决赛,却三次输给了中国运动员。他的运动天赋和个人能力不输任何运动员,可惜心理素质和运气是硬伤。2008、2012两次输给中国的霸气一哥“林丹”,2016年终于在半决赛将林丹击败,却因林李大战的体能消耗过大,在次日的决赛场败给了“谌龙”……即便如此,李宗伟一人独得三块奥运银牌仍是大马最好成绩,同时,连续三次闯进奥运会决赛也是前无古人的记录。李宗伟在颠峰时期曾N月蝉联世界羽联排名第一,他确是羽毛球界当之无愧的“王”;可因他从未得过“世界冠军”,所以又是此领域的“败者”。

普及一个小常识:在羽毛球运动中,最高规格的比赛就是奥运会,所以奥运冠军是世界冠军的王中王,通常一名运动员如果取得过奥运冠军,那就不再用世界冠军来标榜自己了,因为奥运冠军更大。此外,在“世界锦标赛(单项)”、“汤姆斯杯(男团)”、“尤伯杯(女团)”、“苏迪曼杯(混团)”比赛上取得过冠军运动员都算“世界冠军”。可惜,这些李宗伟都没得过,这让几乎不迷信的我都有点相信“宿命论”了……现在李宗伟最能拿得出手的成绩是有小世锦赛之称的“全英公开赛”(现代羽毛球运动的发源地在英国)的多次冠军和近年才推出的一年一次的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的多次冠军。林丹(中国)、李宗伟(马来西亚)、陶菲克(印尼)、盖德(丹麦)当年被称作羽坛‘新四大天王’,其中不光李宗伟没得过世界冠军,丹麦的盖德也没得过,这俩人都是具备世界冠军实力而缺乏运气的人。反观中国的林丹,在曾经强大的中国羽毛球队支撑下,已经获得了20个世界冠军!从新四大天王统治的时代到现在,“林李大战”仍然是羽毛球界最受瞩目的比赛。两人在2004年汤姆斯杯首次相遇至今年(2018)全英赛的目前最后一次交手,林李大战一共打了40场,林丹28胜……李宗伟1982年10月21日出生,现年36周岁,比林丹正好大一岁(林丹系1983年10月14日出生),国际赛场上的竞技类羽毛球属强度非常大的剧烈运动,这两位决对是“现役超高龄选手”了,随着年龄的增加,目前两人的状态均有大幅下滑,但我们这些羽球圈的球迷仍然希望他俩能打到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对他们而言,成绩已不重要,只是我们不愿放弃“林李大战”……记得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破天荒的在CCTV1的黄金时段晚八时现场直播,所以那天有很多平时不关注羽毛球的人也观看了比赛,赛后,有位美女同事给我打电话,兴奋的和我讨论着这场比赛,她就是平时根本不看比赛的人……

说了这么多都没切入影评正题,因为看此片之前,如果你能把上面这些真实历史都了解了,看片时会更有感触。大马电影来中国公映并不多见,实话说《败者为王》有可能是我看过的首部大马电影!此类体育传记电影一定是“套路”的:发现天赋→重点培养→遭遇挫折→痛定思痛→战胜自我→取得胜利。《摔跤吧!爸爸》也适用于这个套路。

我对大马这个国家并不了解,那里华裔很多吧?所以很多人都会说普通话?反正影片中有大量普通话对白,另外还有马来语、闽南语,英语的混杂;片中李宗伟给恋人黄妙珠发手机短信用的都是“简体中文”,片头、片尾字幕也都有简体中文,不知是原版如此还是大陆特供。在这种前提下,本片没做配音也算是合理的。目前各影城老板都不看好本片,所以排片数量极少、时间段也不好,长春的一线影院几乎没有在黄金时段排这个片的,我原计划是打算去看首映日22:30长春重庆路万达影城的那场,等我20时准备在APP上买票时发现这场取消了,估计是一张票都没卖出去,所以我只能换到离我家更远的成龙影城看22时的场次。还好这场不是我个人包场,大约有10来个人一同观看了这场电影,其中还有一位我相熟的羽毛球球友。

几年前,李宗伟就推出了自传书,名称就叫《李宗伟:败者为王》,我曾经下过繁体中文电子版,但一直没看,此次该书随着电影一同被引进,简体中文正版实体书在京东售价79元,我刚刚下了一单。虽然书我没看过,但根据影片情节,我推测这部同名电影的剧情就是来源于此书。影片于今年3月份在大马本国首映,原版影片时长为125分钟,国内公映版剪掉了15分钟,变成了110分钟。虽然我看之前就知道有删减,但看的过程中仍然未发现有明显痕迹,主线剧情没有特别突兀的转折,所以我认为删减部分并不影响正片剧情,像此类电影不会存在敏感环节,所以删的也应该是情节拖沓的地方。大陆公映版的节奏很好,剧情很顺畅,没有问题。也不知将来是否有机会看到完整版正片(都没见过大马发行正版BD影碟),但我有兴趣猜测一下这删除的15分钟是什么。片中有一个小支线,讲的是李宗伟刚入国家队时曾被老队员欺负,因为两人同时暗恋“黄妙珠”(现实生活中的宗伟妻子),两个男同学及李宗伟、黄妙珠之间的感情细节多少有些跳跃,我估计删除的戏份就在这里,但它对主线剧情没有影响。

李宗伟本人在片头、片尾各出场一次,中间的“回忆剧情”由演员饰演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演员和他本人不仅长得像,连声音和打球的动作都模仿的惟妙惟肖,我甚至怀疑这片是李宗伟亲自配的音!这是玩笑,宗伟不是专业演员,让他声配画是做不到如此严丝合缝的。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所以存在后期的艺术加工。有李宗伟就不可能没有“林丹”,这两人在球场上是终身对手!林丹自言:如果没有李宗伟也成就不了今天的林丹。可能是电影没有取得林丹本人的授权,亦或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片中和李宗伟“对网而立”的中国运动员叫“凌丹”,演员身型及长相和2006年时的林丹确实有点像,林丹招牌式的背后击球在片中也有出现。影片从李宗伟的童年讲起,止于2006年的马来西亚公开赛决赛的“林李大战”,止于此是因为这场现实中就存在的比赛有个戏剧化的结局,这里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去电影院里看吧。

关于“羽毛球”题材的电影,我一共看过三部:2015年有部港片叫《全力扣杀》,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主演郑伊健、郑中基、何超仪等,腕儿还可以,但影片的情节太弱,还略带无厘头,演员们都不会打球,所以注定沦为烂片。2016年,大陆拍了一部叫《击战》的羽毛球电影,它比《全力扣杀》好得多,片中的第二男主角是颜值与能力并举的前国羽运动员、世界冠军鲍春来。这片的剧情就正常多了。《击战》的缺点在于男一号王森不会打球。之所以一直强调演员会不会打球,是因为羽毛球是一项易学难精的运动,它的动作规范并不是摆个架势就行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演员是否真的会打羽毛球,在这方面,《败者为王》要好得多,毕竟是人家大马的国球嘛,找真正会打球的演员并不难,如果硬要较真,片中只有饰演李宗伟父亲的演员不会打球是在摆架子,其余的都是真正受过训练的人,所以看起来很真实,也能感受到制作团队的用心,导演及演职人员是懂羽毛球的人。

影片的首映日,豆瓣网评分6.7,截止发稿日,分数已提至7.0。它能否凭借观众口碑形成逆袭我判断不好,这是羽毛球粉丝向的电影,和其它体育电影一样,它有正能量、宣扬的是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但再好的电影,排片少票房也上不去。在这里我想呼吁一下我圈中的羽毛球友们,请去电影院支持本片,支持它就相当于支持李宗伟。对于现在还征战在国际赛场上的36岁老将,对于曾经多次为我们奉献精彩比赛的伟大运动员,我们就不要看盗版了,OK?~~~本片系全年龄电影,无论是否热爱羽毛球,这都是一部值得带孩子观看的体育电影。

ps. 谈点八卦:论羽毛球器材,现在世界顶级的只有两家:一是老牌日企“YONEX”(尤尼克斯、国内简称YY),一是国企“李宁”。大家不要妄自菲薄,我国的李宁羽毛球器材就是不输于日货的国际级产品,八卦的地方在于,《击战》是李宁赞助的影片,所以片中没出现过YY;而《败者为王》是YY赞助的影片,所以片中也没出现过李宁,哈哈~~~当然,影片结局止于2006年,那时李宁还没进入这个行业,没出现是正常的……


咨询及业务往来

(联系高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