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一九七一年拍摄的。那时候,水利工程还位于拉平台阶段,一条连通大树脚至团结桥长达二十多里的水沟平台早已建成,蜿蜒盘旋在微波粼粼的南腊河上方,与河对面的腊捧道路一水之隔,如此这般在水利战士心中,形成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 在这个西双版纳的四月,艳阳高照,但在这大山里微风袭来,心情特别愉快。勐腊县水利二团一营某连的施工工地上,正在紧张展开着这如热火朝天般的会战。我领命背上了我的医疗箱,正是要赶去会战施工工地上。我一面参与劳动,一面要为战友们治疗送药。那一天,我上身穿着一件灰白色的衬衣,下面是一条蓝黄条纹老布(当时上海农村自织的一种土布)裤子,脚蹬一双塑料凉鞋,这一身正是当年很流行的服饰。另外在去施工工地参与劳动并现场采访的政工组干事,叫住了我,还没在我准备好的时候,我就这样身背医疗箱、微笑站在那的瞬间按下了快门。 几日后,这张照片被张贴到了,报道会战盛况的宣传栏里,我发现以后,就经常会绕道去窥视。窥视并不是主要的目的,也不是留恋自己的“倩影”,而是因为在那个年代拍照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情,我太想得到这张照片了,急盼想要把它窃为己有。 在这一个多星期的等待中,机会总算来了。那天中午,我看到宣传栏更换了新内容,就直接走进政工组的会议室,想找个朋友探问一下照片的下落。一进门,看到的是那几张刚从宣传栏里取下来的照片连同黏贴它们的布横幅一起被堆置在一个角落里,屋子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微风吹的微微作响。 我的心脏像揣了个小鼓般“突突”乱跳,走过去迅速蹲下身子翻找自己的照片,犹犹豫豫地将它从横幅上拿下来,又小心翼翼地揣进了衣服口袋里,强作镇定地走了出去。这时正逢午休时间,我幸运地没有遇到其他人,就此成功拿到了照片。在之后我多次调转工作的道路上,这张得来不易的照片一直被我视若珍宝、细心的保存着。 我清晰的记得照片里,我背后的山坡上,几名战士在削坡;山坡下,一群挖泥、运土的战士在炎日下浑洒汗水地辛勤劳作,他们用的都是笨重的山羊牌锄头和自编的竹簸箕。有一名短发女战士,手扶着由连队“土鲁班”发明并制造的木头独轮车拉手,正在利用战友挥动铁锨往车上装土的片刻空隙使劲喘息,待得泥土装满小车,她那磨出血泡的双手又将紧紧握住车把,弯腰弓背吃力而艰难地拉车倒土。女战士背对着镜头,我们看不到她那因风吹雨打而粗糙黝黑的面庞,但她瘦弱而不甘驼弯的背影何曾不是那个年代全部的女战友的真实写照呢? 知青们的档案资料能有多少保存至今,可惜呀,那天我应该把所有的照片全兜走! |
|
来自: kanglanlan > 《知青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