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生万旦一净难求——记河北梆子花脸名家柴大囤

 戏剧传媒 2020-08-03

▲河北梆子花脸名家柴大囤

柴大囤1979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河北梆子专业。河北梆子铜锤花脸演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柴大囤1957年出生于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农村。从小他对戏曲艺术就表现出了深深的痴迷,那时候正是样板戏盛行的时代,村里大队的喇叭每次播放样板戏,他为了能听得清楚,不管正在做什么,匆忙从屋里跑出来,陶醉在样板戏的唱腔之中。天资聪颖的他那时候就能模仿着演唱《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中不同行当的诸多经典唱段。
1975年县剧团到他上学的学校招收学员,作为班里的文艺骨干,老师推荐他去参加县剧团的面试,他当时唱了一段京剧《龙江颂》中李志田的“一番话说得我又愧又恨”,他那浑厚的嗓音、堂堂的相貌打动了剧团担任招生的负责人,十八岁的柴大囤很顺利的被县剧团招收为剧团随团学员。虽然进了剧团的门槛,但是由于从小没有基本功,在剧团里也只能是跑跑龙套,下乡演出拉板车。但是,即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他也经常调嗓子、演出之余练基本功,寒暑往来,从未间断。天道酬勤!机会总是给有天赋有灵性的人。一年半后,县剧团得到河北省艺术学校招生的消息,决定保送柴大囤到河北省艺术学校深造学习,因为是剧团保送,艺校毕业后他仍然要回到文安县剧团工作。尽管如此,能到省艺校学习表演,对当时的他来说是无比激动的,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一定要学有所成!
在入学报名时,老师问他以前在什么单位,他随口说文安县河北梆子剧团,就这样柴大囤被分在省艺校河北梆子专业,师从省艺校的张建华、陈茂春、王荣仲、邹鸣述、贡吉星几位老师。那一届学生里,他是唯一一位学习河北梆子花脸表演的学生。
刚入学的前半年,老师只让他学河北梆子现代戏《龙江颂》中李志田的四句唱,“为垦荒咱流过多少血和汗,为垦荒咱度过多少暑和寒,开拓出肥田沃土连年得高产,难道你竟忍心一朝被水淹”。在当时,柴大囤心里是挺纳闷挺不乐意的,他本来想着能在艺校里接触更多的戏曲知识,学习和排演更多的大戏,怎么也理解不了老师为啥让他学这段仅仅只有四句的唱腔,而且是反复的唱老师反复的教。老师看出他的疑惑和烦躁,但是仍然让他继续坚持练这段唱。后来他再练习时,开始思考花脸的发声方法,发声位置,如何运用脑后音,以及胸腔共鸣、头腔共鸣、鼻腔共鸣结合。也因此练就了扎实的演唱基本功,熟练的掌握了花脸演员所具备的龙、虎、雷音,为将来他成为一位前所未有的以唱功为主的河北梆子铜锤花脸演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省艺校学习期间,当时已经十九岁的他没有基本功,但照样得踢腿、压腿从基本功练起,他所承受的艰难、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为了实现入校时一定要学有所成的信念,他坚持不懈的在学校的排练场上挥洒着汗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吃饭、学习、练功、睡觉,他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学校的生活,无比享受的徜徉在这所省级的艺术殿堂里。他天赋异禀,刻苦努力,老师们是看的见也是非常满意的。老师们决定要为柴大囤这棵好花脸苗子量身定做一出以铜锤花脸唱功为主的戏。老师们研究了吉剧《包公赔情》,要把这部戏移植成河北梆子。老师们修改剧本,根据柴大囤的嗓音条件设计唱腔,《包公赔情》在唱腔设计上丰富了很多,打破了传统戏中花脸唱腔板式简单模式,因此没有资料可以借鉴,老师们一个字一个腔的传授他,指导他身段表演,他也非常认真的学,几次修改,历经数月,这部由柴大囤和河北梆子老旦演员高秀云联合首演的河北梆子《包公赔情》终于在1979年诞生了!
《包公赔情》讲述的是包拯铁面无私,铡了贪赃枉法逼伤人命的亲侄包勉,回府向嫂嫂王风英赔情的故事。“忍看包勉铡断头”“一言赛过万把钢刀”“包勉长亭去践行”“肺腑之言已说尽”等唱段,柴大囤丝丝入扣声情并茂精彩绝伦的表演将包拯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不徇私情、重情重义表现的淋漓尽致。该剧一经公演,柴大囤极富创造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表演,便得到了河北梆子界的关注,那一年柴大囤二十二岁。

▲河北梆子《包公赔情》一剧柴大囤饰演包拯

1979年柴大囤以优异的成绩从省艺校毕业,之后又留在本校进修两年,1981年正式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二团工作。在团期间他不分寒暑仍坚持练功,不管条件艰苦与否常年随团前往各地演出。与当年仍在舞台上演出的齐花坦、张惠云、周春山、路翠阁等众多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同台,他虚心求教,受益匪浅。后又与当今仍活跃在舞台上的中青年河北梆子名家张秋玲、王云菊、毕和心等同台演出。他在河北梆子《包公赔情》《秦香莲》中饰演包拯;《宝莲灯》中饰演霹雳大仙;《王宝钏》中饰演王允;《打金枝》中饰演郭子仪;《龙江颂》中饰演李志田;《蝴蝶杯》中饰演卢林等等,他善于刻画各种花脸人物,塑造了多个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演唱龙虎风雷声如洪钟,嗓音豪放浑厚圆润,身材魁梧扮相大气,表演洒脱细腻入情,是一位难得的河北梆子花脸演员。无论到哪儿演出,每场水牌演员表里都有柴大囤的名字,观众们亲切的说:这个演员演的真好,哪个戏都有他演的角色。可见他也是被观众极为认可与喜爱的仅有的一位河北梆子铜锤花脸演员!
1982年全国文化局长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期间,时任河北省文化局的王正西局长给各位领导介绍让大家欣赏河北梆子《包公赔情》,各位领导都知道河北梆子声腔高亢,难以想象河北梆子剧目中能有这样以花脸为主演的戏。随后王正西局长就通知省梆子剧院由柴大囤和高秀云演出这部《包公赔情》。当年毕业时高秀云分配到了省梆子剧院一团,柴大囤分配到二团,剧院领导赶忙让团里想方设法通知两位演员给各省市文化局领导们展演这部《包公赔情》。演出时他高亢浑厚的嗓音,细腻传情的表演,令台下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各文化部门领导对柴大囤赞声连连。
1984年柴大囤参加河北省河北梆子演员大赛,凭借《包公赔情》一剧获得三等奖。1987年被评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三级演员。1988年,他演唱的《包公赔情》《秦香莲》《王宝钏》《徐九经升官记》《宝莲灯》等剧目被北京市音像公司录制成盒式录音带发行,畅销国内外。
非常遗憾的是1989年正值活跃在舞台上的柴大囤由于种种原因不得已离开舞台从政。剧院有领导就惋惜的劝他说:你离开河北梆子剧院,是剧院的一大损失啊!从事新的工作后一晃就是二十余年,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对河北梆子的初衷从未改变,闲暇时间他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平心静气对自己的艺术推敲研究,认真揣摩与沉淀,对河北梆子铜锤花脸的唱法有了更深刻更独特的认知。2012年柴大囤退居二线后,有了空闲,他在家跟着以前的录音调嗓子,发现二十余年离开舞台,嗓子比以前唱起来反而更加游刃有余。在此不得不提到是他的夫人——河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胡金萍,他的老伴无论在他早年舞台生涯中,还是在他退居二线后对自己艺术推敲研究过程中,作为良师益友对他演唱时气息运用、吐字归韵等给予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梨园伉俪——柴大囤、胡金萍老师研究唱腔

2002年他再次与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刘连芳老师合作演出的《包公赔情》被录制成光盘在全国发行。2014年由河北广播电台《梨园风》栏目为他录制了河北梆子花脸唱腔个人专辑,填补了河北梆子花脸唱腔专辑的空白,得到了听众的广泛点播、传唱和赞扬。2015年河北艺术职业学院60周年校庆,柴大囤受邀与河北省艺术学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许荷英、彭蕙蘅、吴桂云、刘凤岭、邱瑞德等十几位当下活跃在舞台的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们合作演出了河北梆子传统剧目《蝴蝶杯》,他在此次演出中饰演卢林。
▲河北梆子《蝴蝶杯》一剧柴大囤饰演卢林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柴大囤老师不遗余力将他的河北梆子花脸表演艺术倾囊传授于青年演员和票友们,不辞辛苦不计得失的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帮带”,为河北梆子花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着巨大的贡献!

▲柴大囤老师指导学生


作者:王义文
图由受访者提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