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派中医传承|中医学会催生名中医

 369蓝田书院 2020-08-03

中医学会催生名中医

在2000年4月召开的重庆市中医工作大会上,重庆市卫生局、重庆市中医管理局、重庆市人事局联合表彰了我市直辖后第一批名中医。当46位德艺双馨的名医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地走上主席台,从市领导、局领导手中接过黄灿灿的名中医铜牌和红彤彤的证书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46位名医神情激动。此对此刻,特邀参加大会的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马有度教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直辖后第一批名中医的诞生真不容易啊。历史可以作证,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为“名中医”的诞生尽力催生。
直辖前我市曾于80年代评选出146位名老中医药人员,中医学会对此作了大量的协助工作。10多年后,许多名中医相继谢世,一批中医的后起之秀茁壮成长,成为中医界的顶梁柱。但他们的影响还很局限,难以形成“名牌效应”,这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宣传人才、推动中医事业发展都很不利。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窦瑞华为中医药学会题词

有鉴于此,1998年10月1日,在直辖后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部分理事的建议,马有度会长强调不仅要重视选择和培养中医人才,而且要大力宣传中医人才,明确将直辖后第一次名中医及中医新秀的评选活动作为近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写入了会议决议,这就将评选名中医的活动纳入了学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决定在1999年10月国庆50周年之际,隆重推出,扩大影响。
1999年1月28日,根据马有度会长的建议,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扩大会在科协6楼会议室召开,对“评选名中医、优秀青年中医”的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与会同志发言非常热烈,对是否有必要和怎样开展“名中医和优秀青年中医”的评选争议很大。在搞不搞“名中医”评选活动的问题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评选名中医是一件极严肃认真的事,直辖前由市政府搞了一批,程序相当复杂,目前中医人才匮乏,有名的不多,评选名中医的时机尚不成熟,主张暂时不搞。
另一种意见认为,此项活动应该搞,理由是现在是市场经济,中医机构也要推销自己,通过评选名中医、优秀青年中医,实施“名牌”战略,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宣传人才,有利于中医人才的成长,有利于中医机构参加市场竞争,从而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而且第一批名老中医评选已十多年,一批德艺双馨的中医新秀确实成长起来。会议上。多数同志倾向第二种意见。

“名医·明医·民医”

在如何评选“名中医”的问题上,有三种意见:
一种认为评选名中医应该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去搞,这样才有权威性。
另一种意见认为争取政府部门搞固然是好,但情况复杂,程序复杂,耗费时日,同时主管部门尚无此计划,我们不能一味等待,学会是群众组织,办事程序比较简单,可以由学会自己搞。
第三种意见认为学会可以一面把评选活动先搞起来,一面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持第三种意见的同志是多数。
会上,大家还对评选名中医的原则、范围、条件、标准进行了初步讨论。大家认为,评选名中医是一件极为严肃的工作,必须坚持群众公认、德才兼备、公开公正、从严掌握的原则,关键是要制订一个操作性强的推荐评选方案,明确推荐范围、条件、程序及评定标准。最后,马会长作了总结性发言:
一,评选名中医和优秀青年中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有利于激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奋发向上,有利于优秀专业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对外塑造中医的形象,有利于中医参加医疗市场的竞争,促进中医事业发展。
二,直辖前评的是名老中医,评选对象侧重是老同志,这次我们评名中医,侧重是一个“名”字,老年、中年都可以。
三,此次评选中医的工作,要积极争取市政府主管部门介入,这是最好的;如果介入难度大。中医药学会可单独搞,搞好了争取政府部门的认可。
四,这项工作是十分严肃慎重的工作,一要积极,二要稳妥,关键是要制订好评选方案,评选名中医和优秀青年中医的方案要各搞一个。
五,委托雷正荣副秘书长负责这两个方案的起草工作,要抓紧时间,争取下周开始讨论。

老一代名中医熊寥笙(佩戴红花者)百岁生日宴(资料图)

领命起草这两个方案的任务后,雷正荣同志加班加点,耗费了不少心血,在几天内把方案拿出来。1999年2月5日下午,在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召开了第三次专题会研究此事。参加会议的有马有度、王辉武、张渝生、戴裕光、曾定伦、黄吉庆、谢辅弼、陈功泽、雷正荣、杜继红等10位同志。雷正荣同志向大家通读了他起草的“重庆市名中医评选方案”和“重庆市优秀青年中医评选方案”,并作了必要的说明。大家对这两个方案逐字逐句进行了讨论修改,发表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最后会议决定:
一,即将进行的评选名中医和优秀青年中医的工作,以评选临床医生为主,教学和科研等其他系列评选工作暂不开展。
二,坚持德才兼备、从严掌握、宁缺勿滥的原则,采取自愿申报,三级(单位、区县卫生局、市主管局)把关,学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的程序进行。
三,名中医的名额分配原则上每个区县学会按1-3个名额推荐,市中医单位原则上按临床副高以上人员10%比例推荐。
四,被推荐人员在当地一定要有知名度,临床工作业绩要突出,如门诊量要在当地名列前茅,或有主持病房工作的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在病人中有美誉度。
五,被推荐人员必须是学会会员。
六,原则上本人专业技术职称在副高以上,个别特别突出的有影响的主治医生也可以推荐。
七,会议责成王辉武秘书长根据本次会议记录对这两个方案再次进行修改,并提交下次正副会长、秘书长会议进行讨论通过。
1999年3月21日,在马有度会长主持下,召开了正副会长和秘书长会议,第四次专题研究评选名中医和优秀青年中医的事宜。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学会副会长龚智同志委托市中医局医政处副处长戴伟杰同志出席了会议。会上大家以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王辉武秘书长修改过的评选名中医和优秀青年中医方案进行了字斟句酌的修改润色,戴伟杰副处长在会上传达了龚智局长对评选名中医的几点意见:
一,评选名中医具体操作由学会办理,发布由政府;
二,对中西结合人员是否纳入此次评选,要研究个意见;
三,评选资格条件要具体一些,着重强调临床实践的能力,是否是第一流的;
四,市级医院和各区县推荐上来的候选人统一由市里组织评委评审;
五,申报程序一定要坚持个人申报,通过单位和区县卫生局把关;
六,要适当收取评审费。与会同志认为龚智局长的意见很好,并对他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请戴处长向龚智局长转达会议精神。

中医学会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上图有多位市名中医和评委,前排红衣者为本文作者曾定伦。
1999年4月1日,在《重庆中医药简讯》上公布了学会将在年内开展“名中医”“优秀青年中医”评选活动的信息,文中说,“为了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经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重庆市名中医、优秀青年中医推荐评选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我市中医药人才的茁壮成长。学会号召广大会员努力工作,多出成果,提高疗效,争取获此殊荣。”后来程贻举副市长在市府召见马有度会长征求如何发展重庆市中医事业的意见时,马会长将评选名中医和优秀青年中医作为一个专题向程市长作了汇报。
1999年4月,全市中医工作会议隆重召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程贻举副市长在讲话中特别提到评选名中医活动事宜,并当即嘱卫生局、中医局领导要抓紧办理此事。市中医局根据程市长指示经与市卫生局、人事局有关部门协商后决定将此项工作纳入市中医局当年工作计划,并且为了增强评选名中医活动的权威性,决定由市卫生局、市中医局和市人事局共同办理此事。经过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1999年8月市中医局组织专家评委对各区县(市)和市属医院推荐上来的“名中医”候选人进行了认真的评审,我会马有度、曾定伦、谢辅弼等有幸作为评委,参加了此次评审。之后,经市卫生局、市中医局和人事局审定通过并公示后,正式批准46名同志为我市直辖后第一批名中医。至此,由我市中医药学会发起的“评选名中医”的活动终于变成了现实。
文/曾定伦: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师带徒导师。
本文选自《重庆市中医药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