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大为 | 我的家乡,我的三套沟

 时光捡漏 2020-08-03

『时光捡漏』您生活的笔记本

我的家乡,我的三套沟

文 | 王大为

村子西边是三套沟,沟把村子分为两半,人们筑了一道堤坝,维系往来和田间操作。

叫三套沟,其实是一条沟在部分地方开了岔,本来是从北边的山区由雨水冲刷的通道。家乡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的径流造成的沟壑遍布,只是附近没有比三套沟更深的,据说三套沟向北边一直延伸到千山,向南边通到雍水。

在我的记忆中,三套沟有两次发过水了。第一次我在小学上学,那时正好在雨季,早上六点多上学去的时候,还从坝面上走过,等中午放学回家,大水已经冲毁了堤坝,三套沟内咆哮着昏黄的水流,人们隔沟相望,我们只好绕着走了几里路,从下面的堤坝上走过。幸好沟内的水流很快断流了,流下了很多冲刷的痕迹和脸盆大的卵石,在一些低洼的地方,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潭。午后的阳光把水潭里的水晒得热热的,我们几个小男孩避过大人,偷偷地跑到水潭边,脱个精光,在水里练游泳。我小叔水性最好,可以用手捏住鼻子,在水里潜伏,有时候在水里猛的一窜,从水底游到前边了,只是一潭清水就变得昏黄。我胆子小,不敢到深水里,就光着脚丫在水潭边缘走,阳光把水下的淤泥晒得暖暖的,淤泥光滑细腻,很舒服,有时候就在水潭旁边的淤泥地里打滚,满身糊着热热的黄泥。自然有大人看见了会饶有兴致地站在沟上边,笑眯眯地看我们嬉戏,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每每这时,我们在水里耍得更欢,相互打水仗,站在石头上边跳水。也有家长大声呵斥,我们赶紧做鸟兽散,找个水清一点的水潭,洗净身子,穿上衣服,逃回家里。

第二次在五年前,也是在秋季,下了大雨。早上六点多起床,就听见有水的咆哮声。我和父亲跑到三套沟时,大水很深了,水面上漂浮着枯树枝和柴草,从堤坝底下的坝眼冲过,间或有碗口粗的树木,在坝眼处打旋,有人就用铁钩子打捞起来,做烧饭的柴火和木料。父亲说,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次冲毁了上游的窑洞,死了一个人,几匹牲畜,在三套沟南边形成大的水潭,里面死着一匹白马,有的人就说那是神水,人们纷纷赶到那里舀水喝,据说能治百病。那一年大水冲毁了下游的村庄,连水井里也突然涨水,那个村子里到现在还有因碘缺乏患上大脖子病的人。我们由于有三套沟,没发过大水。

三套沟离村庄的地平有十多米,沟底平整,可以种庄稼,沟边长满了灌木丛,还有构树、柿子树、枣树、枸杞子、楸树、槐树……靠着崖壁有很多窑洞,被烟熋得黑乎乎的,以前住着人家,里面残留着烟道和碎瓷片。有一处是一条深邃的通道,洞口长着大树,很隐蔽,大人们不能直立行走,越走越黑,没有人走到尽头,据说是古代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乱挖的地道。我们捉迷藏的时候,就会爬到窑洞或者地道中躲藏。

我记得在一处塌陷的窑洞上边,长着一棵水桃树,春天的时候树上开满了雪白的桃花,我们就攀援上去,折点花枝回家,找个酒瓶子装满水,把桃花插在里面。到了七八月份,水桃成熟了,水桃只有鹌鹑蛋大小,绿绿的,味道有点苦,它的桃核很特别,纽扣大小,上面满是漂亮的花纹,我们摘回水桃,父亲把桃核洗干净,用钻子打孔,穿个绳子,给姐姐做项链、手链、耳坠子。

到了种麦子的时候,沟边的酸枣成熟了,绿中带点黄褐色,纽扣大小,果肉不多,枣核取出后砸开,枣仁可以入药,可以治疗失眠等。打枣的时候有技巧,我们从家里背上竹编的背篓,戴上草帽,再拿一根长竹竿,在沟底寻找酸枣多的地方,找到后就转过身,把背篓靠在崖壁上,用竹竿向后打,只见酸枣纷纷落在背篓里。也有少量的落在沟底的草丛里,自己仔细捡拾就可以了。不过也有时候把蛇打到背篓里,但我们这里的蛇没毒,是黄绿色的,我们叫菜花蛇。

等我上了高中后,同伴们也都长大了,比我们小的孩子不怎么像我们那样玩了,我在放假的时候,还会约几个人,带上铁锨、头,到三套沟里寻找形状好的树根,雕刻、拼接、打磨、上漆后,可以制作根雕。像黄杨、柏树、榆树、椿树、槐树、楸树,可以制作盆景,再后来就没时间去了。

这几年,大家觉得沟底的地种庄稼太麻烦,播种的时候把牲口从坝面的斜坡赶下来,套上铁犁,种子和化肥也要人工背下来,收获的时候,要把麦子一捆一捆背上去,地里庄稼长得不好,不划算,渐渐废弃了,长满了树木和杂草,加上上面封山育林,植被恢复得很快,据说三套沟内偶尔有狼的踪迹。三套沟再没流过大水,沟底渐渐还有了浅浅的水流。但是有些人把城市里的垃圾运来,偷偷在这里倒,堤坝的另一边堆满了花花绿绿的塑料袋、砖块等生活垃圾,散发着怪异的气味。

有时候回到家乡,和我同时代的人都在忙碌着,大多不在本地,村子里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老人们木讷地坐在沟边的柿子树下说着陈年往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偎依在老人身边的是越来越少的孩子,陪伴他们的是越来越多的狗和猫。

三套沟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嬉戏的孩子?疯长的野草和树木就这样渐渐掩盖了我童年的往事。三套沟啊!虽然我的脚步离你越来越远,思绪却越来越近,特别是在无眠的深夜里,我就会回到三套沟,记忆中的儿时的脚印都彷佛清晰可辨……


 作者简介 

王大为,基层法律工作者,爱好文学。

悦读推荐

王大为:又闻蚂蚱声

王大为 | 捕鼠记

辛 克 | 踏雪探秘凤翔玄武山

辛 克 | 弹棉花的女人们『有声版』

辛 克 | 凤翔塬上捞鱼的男人和女人们

辛 克 | 软枣树

辛 克 | 女儿的心思

 腌芥菜

一 沓 尿 布

大 宝 和 小 宝

跑着跑着,生活开始变得简单且幸福!

辛 克 || “陪房”包袱里的厚底老布鞋

母亲在家,家便有了烟火味儿

责任编辑 | 辛  克

 文稿审核 | 李  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