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林洲|春秋五霸之一一秦穆公

 时光捡漏 2020-08-03

您生活的笔记本

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国君,他在秦国的历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被周天子授予秦伯爵位,他是当之无愧的春秋五霸之一。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被申侯和戎狄所杀。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周平王将岐山以西之地封赏给秦国,但是,当时这些地方大面积都被戎狄占领,周平王只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而已。具体落实还要靠秦人的智慧和能力,秦穆公的最大功绩正是完全彻底地为秦人落实了这张大大的空头支票,称霸西戎,使秦国的国土扩大了ー千多里。至此,秦国才在列国中具有了举足轻重的份量和地位。

一 穆公之前

秦人很早的时候居住在山东一带,深受中原文明的感染和熏陶。秦人的先祖伯益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予“赢”姓,秦人不仅有了姓氏,而且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大禹有意将君位传给贤明的伯益,而儿子启不干,启阴谋纂权后,杀死了伯益,建立夏朝。从此秦人部落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坠入低谷,苦苦等待,一等就是近五百年。在商汤推翻夏桀的战斗中,得到秦人又一位伟大的祖先费昌的鼎力相助,商汤建立商朝后重用费昌,秦人部落的社会地位随之大大提高。一直发展到商朝末年,荒淫艺术达人商纣王时期,秦人还努力地紧跟商朝,其中有一支秦人部落从东方来到西部边陲为商朝监视着已经不安分的周人。在周商大战时,秦人坚决支持着腐朽没落大厦将倾的商朝,直到商纣王自焚。之后,秦人又错误地参加了殷商王室的叛乱,被周成王时的周公旦ー举歼灭,秦人部落被分割而治。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和原先监视周人的那支部落一起西迁到甘肃天水一带,以畜牧为生,和戎狄部落处于杂居的生活状态。

秦人血管里可是流淌着祖先高贵显赫的血液,况且带着东方文明来到这片鸟不拉屎的荒芜之地,生活肯定是苦不堪言,然而,秦人图强求变的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跳动。秦人以靠自己养马,驾车和占ト的本领,特别是养马和驾车技术,逐渐引起周王室的重视。在古代战争中,马匹是最大的动力资源,驾车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军事技能。古时候,有一种说法叫“看强看马”,看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看你们国家养的马匹从数量和质量怎么样?秦人凭借自己娴熟的技能,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由部落到附庸,由附庸到大夫,由大夫到诸侯,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到西周王朝坍塌时,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从获得那张空头支票起,秦人才真正地在列国中有了声息。秦穆公是秦人国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一座丰碑,从那时起秦人才开始真正参与列国事务。

二穆公求贤

秦穆公上位后,他深知秦国建国时间短,制度和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现状,要想搞好这样一个国家,人オ是第一要务,于是,发布命令,广纳天下贤オ。最著名的莫过于五殺大夫百里奚和由余的故事。

(一)五殺大夫

百里奚原是虞国大夫,在晋献公假途灭虢时,包括百里奚在内的虞国多位贤臣给虞国国君讲了唇亡齿寒的道理,阻止虞国给晋国借道攻打虢国。昏聩的虞国国君只贪图晋国所送的美玉和宝马,不听贤臣良言,最终被晋国灭掉號国后,回去时顺道灭掉,百里奚就成了晋国俘虏。晋献公为了与秦国结为秦晋之好,将女儿穆姬嫁给了秦穆公。晋献公让百里奚为晋国效力,百里奚誓死不从。最终沦落成为穆姬的陪嫁品男奴才,在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开往秦国的路上,百里奚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屈辱,寻机开溜了,他一直往南逃,最后逃到了楚国一个叫宛的地方。百里奚有项专业技能,他会养牛,就在这儿给人家养起了牛,几次试图再逃,由于他是北方口音,人生地不熟,都没能成功,他已经万念俱灰,再无宏图大志,准备就此了结此生。

秦穆公手下有一位刚刚从晋国挖来的贤人名叫公孙枝,他对秦穆公说:“听说这次国夫人的陪嫁奴才中有个叫百里奚的人,这个人可是个治世之能臣”,结果在晋国的送亲队伍中怎么也找不到有百里奚这个人。经过四处打听,多方联系,才确定此时的百里奚正在楚国宛这个地方给人家放牛。秦穆公准备让人携带重金前往楚国赎回百里奚,公孙枝说“君上不能这样,如此反倒会打草惊蛇,弄巧成拙。携重金分明是告诉人家楚国人百里奚的份量,要么要不回来人,要么会被人家敲竹杠,还不如准备五张公羊皮让人带上前往楚国“。楚国人听说百里奚是跑掉的晋国给秦国的陪嫁奴才,秦国人准备带回去加以处置,以严明法度,楚国人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时秦国人也大大方方地给他们送上整整齐齐的五张上等的公羊皮,楚国人心想一位六七十多岁的老头换回五张上等公羊皮,多美的一桩交易呀,非常满意。百里奚就这么被秦国使者轻轻松松“押”回秦国。

秦穆公见到眼前这位灰头土脸,衣着褴楼的糟老头百里奚,问他治国方略,百里奚说:“我一个虞国亡国大夫,又做了媵人,(媵人就是陪嫁的男奴オ),再成了一个亡命天涯养牛的糟老头,哪有什么治国方略”。秦穆公谦逊地说:“您不只是个养牛的,你应该是治国之大オ,我不会看错的、一定要听听您的高见”,百里奚见秦穆公态度如此诚恳。于是,君臣才促膝而谈,一谈就是三天三夜。通过这次深入广泛的交谈,君臣产生了相互认可和相互欣赏,百里奚被秦穆公委以重任。

百里奚深知秦穆公是真心的求贤若渴、就向秦穆公推荐了更厉害的角色蹇叔,百里奚说::“骞叔之オ可是治世之オ,从前,我穷困潦倒的时候,没办法讨饭吃,遇到了骞叔、他可能是看我也有些才能,就收留了我,给我饭吃。当时、齐国有个权臣叫公孙无知,广纳人才,我准备前去投靠,蹇叔说公孙无知行为不正,让我不要去齐国为他做事,结果公孙无知弑君被诛。我一个大男人不能就这样老是坐吃他的,我就去了王室给公子颓养牛,希望有机会能得到他的重用,我给他养的牛膘肥体壮,毛色发亮,他甚是高兴,我在他这儿马上就有更好的机会,可是蹇叔说,王子颓为人品行不好,迟早会出事的,结果后来被郑国和几个诸侯国所杀。我去虞国时,蹇叔不让去,说虞国国君就是个胸无大志见利忘义的小人,他肯定不会重用我,可我想,再说他还给我个大夫,总比我当时要好得多,这一次没听他的劝阻,就成了亡国奴”。秦穆公很快命人带上厚礼去请蹇叔,蹇叔为了百里奚能安心待在秦国,他就来到秦国,秦穆公见到蹇叔高兴得前俯后仰,亲切地说:“百里奚多次推荐你,不知先生有何高见?”蹇叔说:“秦国不能列于强国,主要是威德不够。要想立威德,首先法制要严,别国就不敢欺负你;其次,对百姓要宽容,人民就拥护你;再者,国家要强盛,要教化民众懂礼节,贵贱要分明,赏罚要公正,不能有贪心,不能急躁。这样秦国就会一天一天强盛起来,离称霸的日子就不会远了”。秦穆公非常满意,就任命百里奚和蹇叔分别为左右庶长。

(二)计获由余

秦穆公上台后,对外广纳天下英才,搞好列国关系,对内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政策,秦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切的巨大变化引起了邻近的一个较为庞大的戎国的注意,戎国国君就派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将由余前来访问,想看个究竟。由余祖上是晋国人,他在晋国长大,熟悉中原文化,会说官方用语——晋语,来戎国发展多年,对戎狄情况也非常清楚。秦穆公带着由余参观他的楼堂馆舍,珍奇异宝,心想由余会非常吃惊,并大加赞赏,没想到却遭到了由余的不齿和嘲讽。由余看后说:“这无不是劳命伤财,混乱的局面都是从这些开始的。我们国家非常简单,老百姓所过的日子和崇尚的生活正是先前尧舜时期的简单和谐。老百姓不看你说什么,而是看你做什么,上行下效。”由余的一席话直接触动了秦穆公敏感的神经,他深深地觉得由余是个人才,秦穆公像王子遇上了自雪公主一样,已经从心底爱得恋恋不舍了,他已经动心思在想如何能够留住由余。内史吏看秦穆公闷闷不乐,便问何故?秦穆公说明缘故,内史吏诡异地一笑说:“那还不简单,如何如何...”,秦穆公笑了。

秦穆公留住由余,陪着由余走遍了秦国的大部分地方,跟由余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秦穆公有意问及戎国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包括军事方面的一些敏感问题,有些由余乐于回答,有些闭口不答,秦穆公并不在意他回答不回答,在意是能让人们都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特别是能给戎王耳朵里传得越多越好。戎王那边,秦穆公让人给送去16位能歌善舞的大美女,给戎王享用,戎王那一点原始的朴素的道徳底线,哪能抵挡住从未见过的如此火辣美妙的诱惑,戎王轻而易举地就跌进秦穆公给他下的乾坤套里,从此过起了声色犬马荒淫无度的逍遥日子。戎王舍不得归还美女,秦穆公就不放回由余。一年后,秦穆公放回了由余,由余刚一回国就觉得什么都和以前不ー样了,戎王只知道花天酒地,早已不打理朝政,整个国家满目凋敝。由余还是从前那个由余,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去劝谏戎王,正玩得起兴的戎王哪能听进他的劝言,一次、两次、三次,到最后一次,快要被烦死的戎王,冷冰冰地说:“你在秦国呆那么长时间都在干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以后谁要再敢在我面前提到秦国要攻打我们,要亡国之类的话,我就将他一箭射死”。由余从戎王那儿出来,已经心如冰霜,万念俱灰,于是又想到了秦穆公对他的好,就正好按照秦穆公的思路来到了秦国,投靠了秦穆公。

三 秦晋之好

老谋深算的晋献公,为了发展晋国图霸中原,把女儿嫁给了秦穆公,结为秦晋之好。稳住秦国后,他一口气吃掉了虢国和虞国,使晋国一下子成为中原大国,成为横在秦国东进中原道路上的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晋献公死后,李克把托孤大臣句息先后所立郦姬姊妹的两个儿子统统杀掉。当时要从两个流亡公子重耳和夷吾中立一个新国君,秦穆公听从大臣意见,从秦国利益出发、拥立了能力较弱的夷吾,成为晋惠公。结果让秦穆公悔青肠子,夷吾此君典型的不着调,回国前给秦国承诺事成后要重金酬谢,等君位坐稳后赖着不兑现,等到不兑现不行时,又开始挤牙膏,极不爽快。把大功臣李克非但没有重赏,反而杀掉。时间不长,晋国大旱,颗粒无收,又厚着脸皮向秦国借粮食。秦穆公仁厚,认为百姓无罪,就借了粮食,使晋国渡过难关。两年后,秦国遭旱灾,向晋国借粮,晋惠公翻脸不认人,一粒粮食也不借秦国,为此秦穆公盛怒之下跟晋国还干了一仗,秦国人活捉了这个天怒人怨的晋惠公。

晋惠公死后,在秦国作人质的儿子,此时已是秦穆公的女婿,放下妻子,偷跑回晋国做了晋怀公。这让秦穆公颜面丢尽,非常恼火,决心除掉这个晋怀公。于是,秦穆公又扶持起在列国流亡19年之久的公子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成为晋文公,秦晋之好进入了蜜月期。秦穆公将女儿又嫁给了晋文公,这个姐夫兼丈人爹的秦穆公在晋文公的事业上可谓鼎力相助,把勤王的机会让给他,打城濮之战时,坚决地站到晋国一边支持他,一路支持晋文公成就了霸业。在晋文公联合秦、齐、宋围攻郑国时,被郑国老臣烛之武掷地有声的一席话点醒,秦穆公半途撤兵,秦晋之好出现裂痕。

四 崤之战

秦穆公做梦都在想向东图霸中原,然而强大的晋国一直死死地把他堵在函谷关以西,让他向东无望。这一年,一代霸主晋文公死了。正好烛之武上次说退秦兵时,留下三名秦将为郑国守城门,此时郑国人已经把城门的钥匙给了秦将,他们及时给秦穆公汇报了情况。秦穆公认为这是个千載难逢唾手可得的好机会,立刻任命孟明视为主将,统兵三千,发兵郑国。蹇叔和百里奚坚决反对秦穆公的决定,认为大军远道奔袭,脱离母国,地理生疏,粮草不济,兴不义之兵,此乃兵家之大忌。然秦穆公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当时好多将军也摩拳擦掌,群情激昂,认为是天赐良机。大军出发时,蹇叔身穿孝服,为儿送行,蹇叔的儿子是副将,蹇叔明确预言,此行必然是有去无回。惹得秦穆公大为恼火,对蹇叔说了非常难听的话。结果正如蹇叔所言,全军覆没,多亏穆公之女,晋文公夫人文赢出面相救,三个将军才连滚带爬回来了。秦穆公听到崤之战全军覆没的噩耗后,悲痛欲绝,等孟明视三个回来时,秦穆公身着丧服在城外迎接。秦穆公深情地说:“此次失败责任全部在我,而非将军们”。

五 秦晋再战

崤之战后的第二年,秦国人复仇心切,向晋国发动了战争。结果战场上发生了ー个意外,在崤之战时,晋襄王的车右,虽然人高马大,力量无穷,可是胆子很小,不敢杀死晋襄公跟前一位敌兵,由于手抖把戟竟然掉到地上,晋国有一位勇士就在眼前,立马杀死敌兵,保证了晋襄王的安全,此后晋襄公让他做了车右。主帅先轸知道后,觉得不妥,古时候的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战争,认为勇士没有资格升做车右,于是就撤换了勇士,勇士窝火,战争一开始,他就组织了百人敢死队,玩命地向秦军阵营冲杀,后面人也跟上冲进秦营,一下子就把孟明视的大营沖了个七零八落,导致秦军大败。不管怎么说败就是败了,这下子人们都觉得孟明视在劫难逃,秦穆公非治他的罪不可,结果胸怀宽广的秦穆公却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处罚孟明视。

六 破釜沉舟打败晋军

孟明视被秦穆公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的人格魅力感动得五体投地。他发誓要好好练兵,一定要打败强大的晋军,为此他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三年后他率兵东渡黄河,深入晋地,一过河就命令兵士,烧掉渡河的所有船只,决心跟晋军决一死战。他的这一举动比西楚霸王项羽整整早了将近400年。渡过黄河后,秦军向东一鼓作气,势如破竹,拿下王官等地。这一消息传到晋国老臣赵衰耳朵后,他说:“这样的秦军如狼似虎,是抱着必胜的信念来拼命的,最好不要跟他们硬拼”,仗没打多久晋军就闭门不出,任凭秦军折腾,秦军见势,也再不打了,而是拐道去了当年崤之战战场,收拾了烈士的遗骨,堆埋个坟墓让他们入土为安,也算是有个交待。到这个份上,秦穆公再也没有东进中原的想法了,他把精力全部转向西边,彻底解决西戎问题。

七 霸西戎

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主帅,由余为副帅,按照由余的思路,先攻打戎狄最大的绵诸国,也就是由余原先效力的那个国家,秦军西出西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国,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军马不停蹄,乘胜追击,先后俘获了20多个戎狄国家,一时间威震天下,连周襄王也派召公带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史称“秦穆公霸西戎”。这样以来,使秦国疆土西到甘肃青海,东到黄河,南到秦岭,北到宁夏,东西纵深一千多公里,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为秦国建立了大后方,为秦国日后东进中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八 穆公的缺陷

秦人的远祖虽然生活在中原,但自从参加殷商叛乱被逐至甘肃天水一带后,就过起了戎狄生活,经过几百年苦苦的求索,终于慢慢地再从戎狄中脱颖而出,真正地靠近中原文明也就百年时间。因此在秦人的身上不乏戎狄色彩,秦穆公也不例外。有一次,秦穆公跟三位将军饮酒,酒过三巡,大家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秦穆公感叹:“人生苦短,现在我们欢快畅饮,好似快活,百年后可就没有这么快活了”,三位将军立马表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秦穆公死后,三位将军果真践行诺言,给秦穆公陪葬而死,同时陪葬的还有177人,这便是蛮野民族的陋习,也是秦穆公时期秦人跟我中原文明的差距。是秦穆公完美人生的最大缺陷。

九 穆公其人

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第14位国君,在位39年,他彻底地征得了周天子当年给秦人的封地,受到了周天子送金鼓,授爵位的嘉奖。开疆拓土千余里,为秦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前启后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秦人千年奋斗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和一盏明亮的灯塔。

他一生都在布仁义,施仁德,铮铮铁骨,顶天立地。他给秦国创立了客卿制度、面向天下诸侯国广纳贤才,为秦日后招揽培养贮备源源不断的人才起到蓝本的作用。在外交上纵横开阖,展现了一个诸侯大国的风范。

孔子评价秦穆公:“其国虽小。其志大。处虽僻,而其政中。虽王可,其霸少矣”。也就是说:“秦国虽然国小,但秦穆公的志向远大。虽然地处偏僻、但秦穆公的施政能力非常正宗。虽然可就王业。他却只做了霸业”。孔子对秦穆公的评价在春秋五霸中可谓甚高。秦孝公上位后,在求贤令中对祖上穆公的功德就更是赞赏有加。“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闲,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广美。”秦孝公以先祖穆公为榜样,重用商鞅,实行改革,打造适时的战时国家机器,把秦统一六国的战车送上了快车道。

秦穆公泽心仁厚,胸怀宽广,爱才纳贤,视野开阔,功绩卓著,为秦国开创了空前基业,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虽然其陪葬的陋习受到后世学者的病诟,但这远远遮不住他在历史星空中的万丈光芒。

曹林洲,陕西眉县人。宝鸡市人民医院医生,热爱国学,喜欢诗文,爱好字画、集邮、象棋、篮、足球。微信号:383990597

精彩悦读

曹林洲 | 立储杂说

曹林洲 | 性格决定命运‍‍

曹林洲 | 晁错之错

曹林洲:也叹于禁

曹林洲:诚信为上方是王道

曹林洲:养心重于养身

曹林洲:申生的悲情人生

曹林洲:养心重于养身

曹林洲:释怀

时光捡漏读书会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