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不信神,这是个问题——《人类简史》共读第12天 | 悦读读书会出品

 悦读读书 2020-08-04


本月起,读书会共读《人类简史》,领读者为——娜娜书友。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精选共度群内的打卡内容,以飨读者。

@娜娜 领读

第十二章宗教的法则

走过千年的帝国,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同样古老的宗教,传播着普世信仰的宗教。

万物有灵的泛神论,涵盖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多神论,以及至高无上的一神论。一脉相承的亚伯拉罕三教,从不起眼的一隅之地,一跃成为已知世界的主角。而信奉着二元论的拜火教,却已然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佛教的存在,给了我们另一个看待精神世界的角度。而人文主义,真的可以被视为宗教的一员吗?

问题

1、多神教与一神教的区别何在?仅仅是信奉着的神祇的数目不同吗?

2、宗教中的综摄是普遍现象吗?为什么?

@Liang

作者认为,农业革命是促进多神教信仰的基础,同时泛神论逐渐失去地位。多神教,比较宽容,很少破坏异教徒。之前只知道古罗马人对基督徒的迫害一事,却第一次在比较中了解到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间斗争伤亡如此惨重。

宗教是一把无形的利剑,永远不知它什么时候会由谁来控制落到谁的头上,而持剑者往往只是假借宗教的名义,撕破伪善的面皮,行使个人的暴戾。

看到作者说基督教的圣人和多神教的神祉几乎没有两样时,手动佩服点个赞。另外看到作者写的一神论的矛盾点,深受启发,下次再碰到有人给我传教就可以问:既然你们在天上的父母是全能的,那么为什么他无法控制住兴风作浪的撒旦?

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东方的宗教思想,遇到问题不要外求而要内省。看到人文主义时,越来越感觉这是本哲学简史,作者知识面真广。

@诗和远方

核心讲了多神、一神和二元论的问题。作者认为,宗教是金钱、帝国之外的第三大力量,能够让一些基本法则不容动摇,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可以说,宗教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具有约束力的规范和价值观。愚以为宗教其实是一种文化状态,很多文化现象、商业模式(比如追星、崇拜、恋物、传销……)本身都具有宗教的影子。

我们的共读思考,主要是个人体会,更多的是从纯理论的角度去认识宗教。其实,这与实际的宗教现状相距甚远,比如现今的宗教愈发职业化的趋势,宗教与旅游创收结合的现象,都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多数宗教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也有一些宗教保持着原来的一些规范,但它们都会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自我更新。

众所周知,屠呦呦因为青蒿素的研制和对疟疾等寄生虫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药物,早在东晋时期,就已经由道教真人、炼丹医学家、抱朴子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屠呦呦也承认,获得诺奖的青蒿素灵感就来源于此著作。

与其纠结于宗教多神、一神和二元论的问题,真不如下功夫探究一下中国本土宗教的本质,似乎更加接地气一些。中国道教是不讲社会而讲修炼的宗教,道观多位于名山,适合养生。从宗教对人的心灵解放来说,道教不需要忏悔,只需要开悟,顺其自然地去生活,这样的宗教更具东方特色。道教起源神仙修炼,尊老子《道德经》为圣典,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对星相、风水、炼丹、武术、气功都有许多发明和成果。

归根结底,一切宗教,无论信仰什么,都应以“爱”为根本,爱自己,爱别人,爱万物,珍惜一切美好!才能发挥信仰的力量,为人类带来福音。

@李嘉欣

宗教最初的产生出于自发,对一些不能抗拒的外因进行祈福。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正因为所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都只是想象的产物,所以它们也十分脆弱,而且社会规模越大,反而就越脆弱。

为了解决这种脆弱,宗教变成历史舞台的主角,有了宗教之后,就能说法律并不只是人类自己的设计和想象,而是来自一种绝对的神圣最高权柄。这样一来,至少某些基本的法则便不容动摇,从而确保社会稳定。

所以宗教一直以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与统治阶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宗教的发展路上充满了血腥。往往宗教是作为统治者驯服民众的一种工具,所以历代存留,并且发展壮大。往往他的本性是伪善的,所以为什么由于宗见不同发生了大屠杀,而教皇喜形于色还要作为壁画留存庆祝,这一点简直不能直视!

@周重因

从没有哪个宗教,传播着普世的信仰。宗教最珍贵的地方,无疑是其创立伊始的哲学思想。至于之后的演变发展,都可以说是招收信众与扩张权利的手段。

信仰也许是人类至善,宗教却是基于信条、仪式、崇拜的政治工具,以宗教引发的战争千年未熄。

不仅是传统宗教,拜金主义,人文主义,共产主义在不同的社会政治下,真的也可以被视为宗教。

@颖香

除了金钱和帝国,统一人类的第三大要素是宗教。

宗教给予社会秩序和等级合法性,给予法律神圣的力量。从多神论到一神教,人类同样也经历了血的斗争。神为什么会允许邪恶的存在,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疑问。这也是我很难去认可某个宗教的原因。

最近看了个电视剧《佛陀》,一个从小锦衣玉食在父亲保护下长大的王子最后成了修行者,一个站在人生巅峰的人反而跳出了尘世。佛陀认为痛苦来源于欲望,只有摆脱欲望才能达到心灵的宁静。

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主义宗教”开始兴起。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和演化人文主义是三大派系。神退居次要地位,人来决定宇宙间所有事情的意义。

有一个观点说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让自己成为神,谁知道呢,目前人类大脑开发的只是一小部分,也许人类本身就是那个未觉醒的神罢了。


附各日打卡记录:

1、《人类简史》共读第1天

2、讲八卦对人类文明发展很重要——共读2

3、亚当和夏娃不上班在干嘛?——共读3

4、人类洪水淹没了谁?——共读4

5、农业种植可能是场骗局——共读5

6、人人生而平等?——共读6 

7、绳子不够长,所以有了文字?——共读7

8、历史从无正义——共读8

9、是什么让我们走向了全球一体化——共读9

10、金钱什么味道?——共读10

11、帝国的荣耀——共读11天

集锦整理:紫星

编辑:跑跑单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