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着压力和孩子们撒娇,梁启超竟是这样的慈父

 悦读读书 2020-08-04

焦虑是他,可爱也是他


1927.6.15 致孩子们

时局动荡,梁启超已经开始谋划子女及家眷的未来,无论是资金上(汇款项给思顺)、行动上(收拾行李及重要稿件和书籍带往天津)还是心理上(比往常更加期盼孩子们的来信),他都在未雨绸缪做着打算。

在第三封信中,梁启超对于思成三个多月不来信感到担心。他这样说:“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感情,十二分的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你爹爹已经是上年纪的人,这几年来,国忧家难,重重叠叠,自己身体也不如前。你们在外边几个大孩子,总不要增我的忧虑才好。”

这是他第一次以弱者的口吻承认自己的健康大不如前。这封信中还谈到了王国维之自杀原因让他痛心,王静安“今竟为恶社会所杀,海内外识与不识莫不痛悼。研究院学生皆痛哭失声,我之受刺激更不待言了。”而此时梁先生因为王静安之死再度尿血,四十余天没有停止,朋友蹇季常、林志钧、学生丁文江都建议他放下工作再次静心休养。

广东老家新会因战争局势波动,茶坑的老乡们连同梁家人都被抓,此事被梁启超一封信“摆平”,可见先生当年在政学两界积累的口碑及人品,广东政府还是给面子的。

信的末尾还提到思忠给自己写来的六页纸长信,“好啰嗦的孩子,管爷管娘的,比先生管学生还要讨厌。”哈哈,好可爱的老头,居然威胁孩子们:“你们若常常啰嗦我,我便不说实话,免得你们担心了。”这么惦念孩子的一个爹地,却不肯让孩子们记挂自己,天下的父母心啊。

梁式金句,受用终生


1927.8.29 致孩子们

在这封信中,梁启超建议思成不要学的“太专向”。这里面有诸多梁氏独特的“教育金句”,我多年后再读依然敬佩这位乐观的父亲。

1、谈博学的必要性:“一个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读书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谈交换,或开卷引进的机会。”  

2、谈趣味教育:“我每历若干时候,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觉这种生活是极可爱的,极有价值的。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这封信你们留着,也算我自作的小小像赞)。”   

3、谈学习方法:“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替着用去。” 信中还提到了万木草堂的同学来一起商议南海康先生的身后事,打算筹款,对康家的子女不成器而恨铁不成钢,所以梁启超担心师傅的后人坐吃山空,为康氏子女谋长久之计。

书友打卡



李鸻

先生说到,“古来先贤教人做学问方法,最重优游涵饮,使自得之”。就“优游涵饮”这几个字检索了一下,找到了最初的出处,《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朱熹集注引胡氏曰:“圣人言此,一以示学者当优游涵泳,不可躐等而进。”优游涵泳,是指从容求索,深入体会;不可躐等而进,是指不能超越其次第,应当循序渐进。

如先生所言,凡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叉着用去。做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在研究的过程中,难免有功利心,想尽快出些成果。如果旁边有个高产的学霸,更难免有些焦躁。于是可能文献看了没多少,就急着去写,因为没有经过慢火炖的时间,作出来的文章并不成熟。万一发表了,更加没有改到成熟的可能。良工不示人以璞。

学术上的声誉是慢慢积累的,这些不成熟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污点,可能影响他人对你水平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一旦形成是很难改的。不发表就出局,是没什么疑问的;如果发表出来并不成熟的东西,也未见得就不会出局,或者说,出局也只是时间问题。


张仕翰

梁先生走了,梦里带着和孩子相会时的情景离开。想必会有这样一番场景,幼时的思顺承欢膝下,不停的喊着爹爹爹爹。渡口处送别思顺的一步三回头,想我的大宝贝,你来撒撒娇,我就不痛了,大宝贝,爹爹想你了。

思成也跑来了,只是有些佝偻,先生会莫名感叹吧!青年时的思成思永出行遇到车祸,你忧心至极,然后不由莞尔一笑,你想起了兄弟俩医院里互相耍宝的情景。想必也会想起直接登门段祺瑞家门的李蕙仙吧!夫人,你走的早,看看我把孩子教育的怎么样,骄傲吧!很自豪的。

思成造完房子,思礼来炸房子了,我的小火箭专家来了,还是老白鼻好听,你看看,思礼张的像不像我,笑着笑着也很哭的吧!老白鼻可有趣啦!小宝贝庄庄昂,来到爹爹这就放下那份坚强,哭一哭吧!鲁强走的早,嘉明还小,那抽屉里的一封封家书,不知先生是否也看过,以后难受的吧!

思永啊,你大哥造完房子,小弟炸完房子,这剩下的,你就帮忙归属归属吧!也不用太整齐,按照考古的方式来就好。思忠啊,遇事多考虑考虑,别一腔热血的就往前冲,看看路对不对啊。

事情见的多了,就不会那么容易灰心丧气啦,我可不希望第一个看到你,先生就是先生,最后还是一语成谶。思宁,思达,思懿,我走了,多跟大哥大姐学学,啊,听话。徽音 福曼你们也多担待些。愿天堂先生一家再好好相逢!


Jane

做一个梁启超式的父母很难,唯一的安慰可能就是可以努力给孩子一样的爱。以及每每生病都不和孩子们报忧,这一点也是像好多寻常人家的父亲一样。

想想现在带一个孩子都感觉疲于应付,梁启超对于那么多孩子,每一个人不同的安排和诉求都有不同的回应,全科都可以有所指点,确实是全能老爸了。

以及在时代的大洪流里,精英也是被裹挟着随波逐流,命途忐忑,流离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梁家是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

每每也会想起我的爸爸,从学习到工作,遇到困难,也都是耐心听我的想法,和我探讨各种解决方案。一路走来,每每回想起曾经幼稚的想法,都会感谢包容耐心的爸爸。

希望我也可以做一个视野开阔的妈妈,能够给孩子一些引导,如果实力有限,至少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爱。努力做到穷则独善其家,这大概就是我的奋斗目标了啊。


燕子

书读完了,可是书信仍然意犹未尽,可把它作为生活日常书偶尔翻几次,作为一位近代智者留给我们的财富吧。

这是怎样的家书,能持续几十年的写下去,出于对国对家对孩子对周围生活的人的爱才得以坚持,成名的人总是优点多多。

1.这周的信主要关注点在,一个是国家的时局对家庭中的一些影响和梁思成主要婚事,他职业的挂念安排。

2.对于时局描述,简洁确直指主题,信中可得知当时中国现状如:“中国时局,大半是隔靴搔痒,不知真相。”“国内不安宁,大有国民破产景象”,“军阀们罪恶太贯盈了,人人痛苦至极,厌倦之极”

3.对于孩子德行的教育,表现在平等与孩子交流,对于忠忠回信,为“你要求我保密,我尊重你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哪个父母能做到如此尊重孩子,而看到的往往是父母的强权造成压抑孩子天性。而梁启超是鼓励孩子同时与孩子平等对话。

对于孩子实事夸奖和激励:“你想自己改造环境,吃苦冒险,精神值得夸奖”“你和西哲都是寒士家风出身,总不要坏自己家门本色,才能给孩子以磨练人格机会,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的住,一个人在物质上享用,只要能维持着生命就够了”“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

4.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梁先生是十分关心,一定要求庄严确不必奢华,对于两人的关系和职业也以过来人身份不时加以指导,甚至包括莱茵河畔著名堡垒参观,瑞士天然之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美,回法国,到西班牙也好,再去土耳其去看回教的建筑和美术。梁先生的博学地位与对子女视野开阔和提供的帮助,也是几个子女能成才的关键因素。梁先生对于自己德行修养说的话,他女婿对他理财上的帮助,可见梁先生的为人正派才得以过来子女都是十分尊重也期待不时得到父亲指导的。

大家之风,大家之范,成功家庭,可爱和可敬的父亲,人生得导师。梁先生真无愧于近代史上大家,把新思想传播于中国,甚至家庭。


上官

最后一封家书是1928年10月17日,先生1929年1月19日去世,最后这三个月先生如何度过的,是没有收集整理,还是身体已经不允许写信了,是否有遗书留下?

想来先生也没料到自己会这样早的离去,他心里一定还放不下很多的人、很多的事。还没回来的思顺,还有思顺的丈夫以及孩子们,读书的思庄,思永和思忠,回国的长子思成徽因夫妇,身边的达达、司马懿、思宁,老白鼻这些小孩子们。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生活、性情、前程,先生都牵挂着。

学校、学生、图书馆、储才馆这些事业的事儿他也惦记着,二叔、七叔、姑丈、十四舅等一大家族的穷亲戚他一直提携着……国事家事都担在他一人肩上,自己还有个着各种情趣爱好,先生着实太累了,太忙了,能者该多劳吗?

先生自己说:我太爱替亲爱的人管闲事、担忧虑,生性如此,无可如何。以此看,先生是自知的,但无可奈何,放不下呀!他的亲爱的孩子们,如果知道可爱的爹爹将要永远离去,该是多么的痛心,连我们看着都那样的难过。

小时候,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再大些,是父母离不开孩子,等老了,孩子是父母的依靠和寄托。龙应台《目送》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生的一大主题就是成长,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注定的分离就无从改变,那么就让在一起的时光快乐些,孩子多孝敬些,父母多学习些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让彼此不留遗憾。

相关文章:

被史上最牛的父亲远程宠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忙里偷闲的梁启超:我爱我家

证婚人砸场子,新郎不敢还嘴,这事居然还成为一段佳话

即日起,关注公众号可获得上月共读书目电子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