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谦墓”为什么会在杭州西湖?

 薛白袍 2020-08-04

1,勇敢的太监

明朝有很多勇敢的太监,王振就是其中之一。

王振原本是个乡村教师,快50岁时觉得当老师没啥前途,50而知天命,得干点正事了,他去买了一把刀,回来后磨得飞快,然后一天夜里关起门来给自己作了个小手术。

伤口好了以后他就托门子进宫为皇帝服务,当了一名太监。

王振一开始在太子朱祁镇的府里当差,由于会来事,很快受到太子的倚重,明宣宗去世,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这年他只有九岁。

英宗的奶奶张太后摄政,由于张太后很贤明,对内抑制外戚和太监的权利,对外任用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来统摄朝政。

朱祁镇虽然冲龄即位,朝政过度倒是很平稳。

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三杨之一的杨荣去世,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张太后去世,两年后三杨之一的杨士奇去世,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三杨最后一位杨溥去世,随着太后和三杨的离世,年轻的皇帝越来越倚重老太监王振了。

朱祁镇称呼王振为老先生,满朝文武都喊王振翁父,大约是干爹的意思吧,当年的穷教书先生王振一时间权势煊赫。

正统十四年瓦剌太师也先派人给大明送来了贡马,王振刻意压低马的价格,导致来使大怒而去,这年七月也先就率领大军进犯大明,王振撺掇明英宗亲征。

满朝文武都劝英宗不可亲征,但是无奈朱祁镇只听王振的话,率领五十万大军亲征也先。

由于王振的各种神操作,50万大军被也先击散,朱祁镇被擒。

2,天文学家和于谦

皇帝被擒,京城慌了。

怎么办呢?有个喜欢研究天文学的大臣叫徐珵给当时监国的朱祁钰进言:

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

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说南迁的都该杀头。

这人就是于谦。

于谦当时任兵部侍郎,在他的坚持下,大明王朝避免了像南宋那样沦为半壁江山。

于谦和众大臣拥立朱祁钰为皇帝,是为景泰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大明新皇即位,前皇帝朱祁镇在也先手里就显得很鸡肋。

景泰帝封于谦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抵抗瓦剌的入侵,于谦一方面奏请景泰帝下旨各地前来勤王,另一方面于谦动员京城军民在趁着也先大军没来前把城外的粮食抢到城内。

由于手握朱祁镇这个王牌,也先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他的行军速度不算太快,而且从紫荆关进京,一路上遇到了明军顽强的抵抗,也导致行军速度缓慢,这就给各地部队进京勤王留出了时间。

当也先兵临北京城下时,于谦已经聚集了二十二万精兵,这些兵马和也先的瓦剌军相比,人数已经占了优势。

当瓦剌军兵临城下时,大将石亨提出据城坚守,反正有粮草有坚城,耗也耗死他,于谦不同意,他说:

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

于谦部署了九个城门的出兵阵容,自己亲自率兵出德胜门,出城后城门关闭,并且下了死命令:

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这是置之死地的背水一战,军兵知道没有退路,只有死战。

也先本以为有朱祁镇在手,京城我有:

视京城可旦夕下。

没想到踢到了钢板,人家明军不但另立新君,还严阵以待的准备和他血拼。两方部队相持五日,瓦剌一方损兵折将没有占到便宜,后勤补给也快跟不上了,而明朝勤王的部队还在源源不断的赶来,也先知道自己占不着便宜了,于是下令退兵。

也先退回草原后,知道自己打不赢明朝,于是又派人求和,同时请求把朱祁镇这个烫手的山芋送回大明。

景泰帝不愿意接手这位北狩的太上皇,于谦劝他说:

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

朱祁钰对于谦很倚重,听了这话也没办法说:

从汝,从汝

语气中更多的是无奈或者赌气的意味。

3,天下冤之

朱祁镇回到大明朝当了八年的太上皇,景泰八年,景泰帝病重,大臣徐有贞大将石亨太监曹吉祥密谋拥立太上皇复位。

这三人里,石亨是在北京保卫战里,被于谦从监狱里捞出来重用的将军,徐有贞是哪位主张南迁的天文学家。

景泰八年正月,朱祁镇复位。

景泰帝被太监蒋安勒死在病床上。

拥立景泰帝的于谦被下狱,朱祁镇本来还想留于谦一命,毕竟他挽救大明朝于即倒之时,没有于谦大约大明朝的半壁江上都会落入瓦剌之手。

但是天文学家徐有贞却上书皇帝,说如果不杀于谦,则这次复辟师出无名。

于是朱祁镇在复位六天后,下令杀于谦于闹市。

于谦被杀,有位叫朵儿的人,拿着酒去于谦死的菜市口祭奠他痛哭失声,他是拥立英宗复位的太监曹吉祥手下的指挥使,曹吉祥知道他这种不分敌我的行为后很愤怒,拿鞭子抽了他一顿,但是第二天朵儿依旧提着酒去菜市口大哭。

于谦的尸骨被一位叫陈逵的都督同知收殓,第二年又让他的遗骨叶落归根回到了杭州老家。

朱祁镇复位八年后去世,他儿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成化帝。成化帝即位后给于谦冤案昭雪,在杭州建了祠堂祭祀,于谦和岳飞张苍水成了著名的西湖三义。

=======================================

文:薛白袍

于谦的那首著名的《石灰吟》,仿佛他一生的写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