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神奇的谶语:代汉者当涂高,真的预言曹操会取代汉朝吗

 薛白袍 2020-08-04

壹:曹操的一生

曹操为何被封魏公魏王而不是曹公呢?

这事儿牵扯到古代分封制度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指地而封。

曹操被封为魏公,是在建安十八年。

建安十八年前,曹操做了三国的所有他能做的大事情: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

开始他的争霸大业。


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张绣归降,因为曹操和张绣的婶婶邹氏夜读曹操诗词,张绣降而复反,半夜偷袭,这一仗曹操搭上了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

建安三年,曹操击破李傕夷其三族。

建安四年,曹操败张扬取得河内郡,和袁绍在官渡第一次对垒。

这一年曹操占领徐州,英雄一世的吕奉先在白门楼被吊死,这一年死的还有煊赫一时的袁术,因为没喝上最后一口蜂蜜,吐血而亡。

建安五年,衣带诏事发,曹操血洗京城,汉献帝进一步被架空。

这一年刘备再占徐州,曹操在在在次打跑刘备收降关羽,这一年也是关羽大展神威的一年,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

白袍同学小时候看故事会,有人写故事说关羽在曹营十年,日夜在两位皇嫂屋外守着,时间一长居然守出来了超级友谊的感情。

后来读书多了才知道被骗了,人家关云长在曹营拢共没呆一年,几个月的时间了,还要去打仗,去斩颜良诛文丑的,哪有时间和嫂嫂们愉快的玩耍呢。

关羽之所以不跟着曹操混,除了对刘皇叔的感情外,白袍觉得还有一点,关羽每次见到曹操,都会不由自主想起杜夫人,从而心里有个疙瘩解不开,所以最后他还是选择,走。

建安五年发生了好多事,最大的事情就是曹操火烧乌巢,袁绍大败。

建安七年,袁绍去世。两个儿子袁尚袁谭火并,袁谭不敌袁尚,向自己的世叔曹操求援,发誓要干死袁尚,曹操很愉快的答应了出兵。

建安九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努力,曹操帮助袁谭把袁尚赶到了滏阳河边,为了帮自己的小侄子袁谭出气,曹操可谓费尽心机。

他连办公地点都搬到了袁家的都城邺城,老家许昌只留下汉献帝和很少的官员,曹操这是来了就不打算走了,以袁谭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

建安十年,袁尚大败,投奔袁熙,袁谭趁机收拢袁尚的败兵,曹操怒斥袁谭,世侄啊,你做事不讲就啊,我在前面浴血奋战打你弟弟,你在后方收割战利品,我必须替你爸爸教教你,什么叫做人要厚道。

此前曹操的儿子曹整娶了袁谭的女儿,既然要替袁绍教育一下袁谭,曹操让曹整把袁姑娘有送回了袁家,然后出兵征讨袁谭。

曹家爷们还真是有点拔啥无情呵。

很快,袁谭,战败被杀。

好叔叔曹操的帮助下,袁尚袁谭很快把偌大家业搞没了。

袁谭死了袁尚跑了,曹操来到邺城,他要去祭奠了自己的老朋友袁绍,在袁绍墓前曹操哭的很伤心。

建安十二年,曹操统一北方,建都邺城。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玄武湖训练水军,并于当年南征刘表孙权,赤壁之战爆发。

可惜这一次运气之神不再垂青曹操,他败于孙刘,三国形成。

曹操虽败,但是他在北方的基本盘没变,他还是三国里最大的哪一家。

建安十七年,汉献帝封曹操为丞相可以“参拜不名、剑履上殿”。

建安十八年,汉献帝再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

封魏公是指地名封的,曹操所在的邺城是魏郡的治所,所以曹操这个封号是按照地名封的。

这已经是为封王做准备了,汉朝规定有功劳的人才能封为候,公侯封邑是不能跨州连城的,曹操这个魏公直接越制了,虽然封的公是公,但是食邑却是王的级别。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被封魏王。

曹操的一生是不停奋斗的一生,前半生在北方纵横,渐无敌手,后半生和孙权斗和刘备斗,去世前一年他还先后征伐汉中和合肥。

他知道事业是上升期是不能停的,一旦停下来享受人生,醇酒美人,锐气就没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在邺城去世。去世前数天,他看到了老朋友关羽的人头。

看着小盒里满头白发的老友,曹操由衷的感慨道:

云长,如果有来世,杜夫人我还是不让给你。

关羽睁开了眼……


贰:代汉者当涂高

曹操死后不到一年,汉献帝禅位曹丕当,曹丕立国,承袭了魏这个名号。

当时被很多大儒默,魏要代替汉朝。

汉末有句谶语叫:代汉者当涂高。

三国时学者许芝解释说:

许昌气见於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於许 。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 ’。

许芝认为当涂高说的就是魏,魏这个字本意是宫门前的高台,那个高台叫魏阙,有个词叫,魏阙之高。

魏就是当涂高,谶语说的多明白啊,代汉者当涂高,代汉者魏。

这解释为魏代汉打下了神学基础,这解释,基本上算是牵强附会胡说八道。

董卓死后,李傕郭巳肆虐京城,有人和李傕解释过当涂高的意思:

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

涂就是道路,当涂高就是阙,阙和傕字相通,傕的意思是高极了。

所以,代汉者当涂高,说得就是,代汉者李傕。

另一边袁术不同意这个说法。

他说了另外一套嗑儿:涂,就是道路,当涂就是站在路上,我袁术字公路,当涂高的意思就是说:我,袁公路站在高高的公路上。

那么,代汉者当涂高这条神奇的谶语是谁说的呢,原本的意思是什么?

其实,很多三国大儒解释的部分正确,当涂高就是指宫殿门前的高台,代汉者当涂高,原本意思也是站在高台上守卫宫门,但是人家指的是守卫大汉的国门。

因为代汉者当涂高这话的版权是属于一个叫刘彻的人。

刘彻的另一个名字更有名,汉武帝。

有一次汉武帝和大臣们说:

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汉武帝当然不是希望李傕,袁术,曹操任何一人取代大汉王朝。

汉武帝的意思是,汉朝以后也许会遇到危机,到时候老刘家的子孙要勇敢站出来站出来,守卫在宫门前。

他希望刘家子孙能世代守卫大汉江山。

他的话部分应验了,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一位叫刘秀的宗室子弟挺身而出,和代汉者进行了艰苦的斗争,终于再兴季汉。

刘秀起兵时,也用过代汉者当涂高这个谶语。

这个谶语就像万金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解读的依据只有一个:谁拳头硬,谁就是当涂高。


文:薛白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