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大结局了,《想见你》如何能成今春爆款?

 四味毒叔 2020-08-04


就在2月10日,一部来自台湾的都市悬疑爱情剧《想见你》即将在下一周迎来最终的大结局。

但是,就在此时,《想见你》的最后两集在网上遭到了泄露。

一时间,主创人员只好站出来集体发声,呼吁大家抵制盗版,尊重版权,不要下载、上传、讨论、求资源,伤害演员及剧组努力的成果。

面对主创的发声,几乎大多数网友都持支持态度,他们喜爱《想见你》,所以愿意等待正版。

因为“等待”,是这个冬季网友们对于《想见你》过去二十多集呈现出的普遍状态。

相对于内陆卫视的日播剧,这部非典型台湾偶像剧又是因为什么才能在周播两集这样更新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依然拴住了观众的心呢?

首先,毋庸置疑,是夹杂在爱情线条其中的推理悬疑元素让观众建立起了高强度、多维度的参与感。

虽然偶像元素看似与推理和悬疑无法兼容,但是《想见你》的编剧却利用不断地“穿越时空”将观众代入进了这个故事中。

“穿越”并非只是第一集中的噱头。

“魂穿”也并非只是简单地单向铺垫,而是这部剧的一个重要的基准点。

所有其他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一点进行展开的。

男女主角正是因为不断地在不同的时空中穿越才会完成他们的爱情故事。

由于二人的双向、多次穿越,他们相遇、相爱的过程形成了一个“莫比乌斯杯”,这是经过特殊扭曲之后,只有一个面的环形。

无论你在这个面上的哪一点开始运动,不用转方向,都可以一直走回到你当初的起点。

在莫比乌斯概念里,时间是绵延的,相互渗透的,过去、未来,相互交织。

所以,观众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谁先穿越的,或是谁先爱上谁的。

他们互为起点、终点,也互为因果。

而正是因为这样巧妙的设计,才会让观众沉迷于根据各种线索分析推理李子维和黄雨萱的感情时间轴。

在开头的两集中,导演用了一部分回忆的插入为观众铺垫了黄雨萱对已故男友“王诠胜”的思念。

是的,黄雨萱和王诠胜就如所有的大学情侣一样,大学时相恋,同居,找工作,携手共同进步。

可是就在两年前,王诠胜却死于一场空难。

于是,这两年之间,黄雨萱就陷入了对王诠胜深深的思念中,终日笼罩在男友离世的阴影中。

一上来男主角就死了?

那接下来故事又该如何继续?难不成会复活吗?

就在这时候,画面一转,一个几乎和黄雨萱回忆里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开始不断出现在黄雨萱的视线里。

可是就当黄雨萱每一次都即将要遇见他时,这个人又神奇地消失了。

其实这才是故事的男主角,只不过,他和黄雨萱的相识,要追溯到1998年了。

伴随着20年前伍佰的一首 《last dance》,这场莫比乌斯式爱情就从“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开始了……

凭着随身听中不断播放的《last dance》和对想见“王诠胜”的执念,黄雨萱一睁开眼就来到了那个有“王诠胜”的时代。

她变成了和王诠胜同校的一个女同学——陈韵如,并以陈韵如的身份认识了李子维。

在他们的相处中,李子维不自觉地就爱上了眼前这个全新的“陈韵如”。

而当黄雨萱结束魂穿离开陈韵如的身体回到2019年后,1998的李子维就陷入了对2019的黄雨萱深深的思念中。

也正是因为这份思念,才将李子维在2003年的时候带到了2010年。

那是一场车祸后,他发现自己醒来时已经变成了“王诠胜”,带着王诠胜的躯体,拥有着李子维的记忆。

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场与大学时的黄雨萱的相遇。

李子维就这样用王诠胜的身份与黄雨萱在一起了7年。

可是,2017年,一场空难,“王诠胜”离开了黄雨萱。

李子维睁开眼也回到了2003年的车祸后,他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等待2019年黄雨萱回到1998年遇见李子维,他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再次出现在黄雨萱面前,与之相认。

在这场莫比乌斯杯式的爱情故事中,其实编剧巧妙地运用了“时空”这个概念,让男女主原本寻常的爱情拥有了“命中注定”的奇幻解释。

对男主来说,他爱上的人是来自未来的黄雨萱,而对于女主来说,她爱上了过去的李子维。

这中间的时间差就成了他们之间爱情的最大阻碍,这也是让观众欲罢不能的重要原因。

说到这,其实只是说到了推理的部分,但其实《想见你》还加入了青少年犯罪等悬疑元素。

比如,在黄雨萱所处的未来里,陈韵如是在1999年的小年夜意外身亡的。

而这桩案子的未解之谜,以及陈韵如在校期间所遇见的袭击意外,都让原本剧情相对单一的偶像剧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观众始终云里雾里,猜不透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也因此导致了大家对于幕后凶手的重重讨论。

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陈韵如?

是陈韵如自己,还是之前片中出现的被警察从现场带走的莫俊杰?

亦或是在最近几集中出现的来自未来的心理科医生谢芝齐?

又或许是来自未来的黄雨萱?

这个问题恐怕要等到下一周的大结局才会有答案了。

编剧在每一集所设立的悬念都十分引人入胜,这些反转正是来自剧本本身的诚意。

而来自导演和演员的诚意也同样一点都不逊色。

无论是片中对于1998年台南的还原度,还是柯佳嬿一人分饰四角的出色表演,都让这部剧更加立体了起来。

先说导演,《想见你》在如此复杂的穿越背景下,要保证细节的统一性并且经得起观众的推敲十分不易。

但是剧中的32唱片行,伍佰的音乐,高中生酷爱的摩托车,还是1998年当时台南最风行的饮料,都足见整个剧组的用心程度。

是这些元素让李子维和黄雨萱在1998年的记忆变得清新而纯粹,年代感满溢,同时增添了许多纯爱故事中必不可少的暧昧氛围。

而演员的表演则更是为《想见你》加分。

许光汉的“线性成长式”表演,加上柯佳嬿的“环形跳跃式”演技,将这对多重时空下、历经分离与生死的男女主人公的“悲”和“欢”发挥到了极致。

对许光汉来说,他要演出剧中人物立于几个时空下的不同状态。

从1998单纯青涩的李子维,到2010拥有李子维记忆的王诠胜,再到车祸后独自一人努力复健痛苦等待黄雨萱的王诠胜。

这几个人物既要有连贯性又要有因为世事变迁所带来的反差感,其难度非一般典型偶像剧可相比。

对演员来说,在非顺序拍摄的情况下,这需要很强大的心理支撑,随时切换状态。

而文艺女神柯佳嬿所需要表演的难度就更大。

她一人分饰4角,性格活泼开朗的黄雨萱本体、阴郁内向的陈韵如,以及拥有黄雨萱灵魂的陈韵如,最后还出现了陈韵如扮演的黄雨萱。

既然后者的两个人物是根据前两个人物延伸出来的,那么“她们”就既需要延续角色原本的面貌,在这基础上同时又要拥有细微的差别。

没有后期字幕的赘述,也没有服装和发饰上过于明显的区分,柯佳嬿只是凭自己的表演,就将其不同的状态呈现了出来,受到了网友一致的好评。

除此之外,《想见你》还关注到了青少年自我认同、心理健康、原生家庭教育等社会议题,将浪漫爱情的内核延展到更广阔的现实维度。

塑造了除生长在阳光下的黄雨萱、李子维这类青春中的主流人群以外的,那些活在阴影中内心却同样渴望阳光的莫俊杰和陈韵如。

将他们两个群体的典型人物融在同一个故事中,让他们彼此陪伴和鼓励,在青春的路上一同寻找自我。

从剧本到表演,再到拍摄和剪辑,《想见你》一层一层将这个独特的青春故事堆砌在我们面前。

不是甜宠王道、没有天价预算、也没有观众熟悉的卡司加持,《想见你》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来自故事本身的魅力,和表演对于故事起到的充实丰盈之奇效。

正如《想见你》的制片人在采访中表示,要相信观众的智商,观众真的很聪明。只要我们慎重且真诚对待作品,他们就会看见,只要他们愿意加入这个故事,作品就成功了。

在剧中,穿越时空所发生的必备条件是必须心怀“想见你”的执念。

就如整个剧组对于故事的执念和执着,才有了如今观众面前的《想见你》。

《想见你》,过去,现在,未来,真的很高兴遇见你。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