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作欣赏||【读书之乐】◆张国中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张国中,男,六十年代出生。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散文作品300余篇,30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创作奖,出版有散文集《永远的向日葵》。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沧州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南皮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欣赏

读书之乐(原创)

天气燥热,心情亦躁。想到书香可消暑,便去书橱里翻找能静心的书;又忽然想,刚刚过去的这个月,对我,对我这个家庭来说,是个“黑色的打击”。妻病了,在医院里治疗了三个疗程,如今在家进行康复。这个时候,身心俱累的我,冥冥中惦念着的,却仍是那一脉书香。是谁说过,天热懒翻书。可在火炉中,能觅得一份清凉,书,看来还是要翻下去的。

适逢有外地文友的惠寄,一诗文合集,一精美诗刊。书,是她好友的新著,刊,则是她责编的。这对于因照顾病妻宅在家里的我来说,是书缘,也是福气。书香消暑,心自清静。这样的待遇,或许只有如我一样爱书成癖的人,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享受这份翻书的快乐,享受这份阅读的情趣,享受的还有这份浓浓的友情。

掩卷遐思。就想,大凡读书,很多人都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不是吗?古人即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持此说而读书者,不过是不知书味的庸碌人而已。对他们来说,书是拼掉老命沽荣射利的敲门砖。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其结果是,除了造就一批五谷不辨、四体不勤的庸官俗吏外,多数人还不是如范进中举一样,落得个可笑可悲的下场?应该说,当今为文凭、为学历、为博得个好工作,抑或为谋得个一官半职而读书的不在少数。当然,也有为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为实现自己宏伟理想而读书的。不管抱有何种目的,能读书总比不读书的好。

有的人读书,往往把读书视作苦役。一旦达到某种目的,或者获得某种谋生手段,就把书弃之敝履。即使偶尔找本书来读读,无非是为了消遣或为了查找资料应急。毋庸讳言,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的现象和观点正在抬头。有一个段子,说某大学校园新区落成,园中有一雕塑:一位天使般少女左手捧一本书,右手举一和平鸽。校方在全校征集雕塑名称。而最后收到的应征答案大部分却是:“读书顶个鸟用!”此虽笑谈,可也折射出广大青少年对读书的态度。因此,要把不喜欢读书为喜欢读书,把读书苦变为读书乐,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乃至嗜书如命,购书成癖,那就要领略读书的情趣。

说起读书的千般好、万般情趣,古今中外名人早有妙言,并且去身体力行了。英国散文家洛根·皮尔索尔·史密斯在题为《安慰》的一则随笔中写道:“有一天,我情绪低落地坐在地铁里,为了振奋一下精神,我默想人世间的各种乐趣。但是,它们中间没有一种是我在乎的:美酒、友谊、吃喝、恋爱,或者道德感。既然在这个世界里,只能找到这样平庸的东西,那又何必坐上电梯回到那里去呢?”他紧接着笔锋一转,毅然写道:“然后我想到了读书——那美好而美妙的读书的乐趣。这就够了,这种不会因年老而减色的乐趣,这种优雅的、宁静的、毕生的陶醉。”读了他这段话,我感觉读书之于此君,纯粹是一种人生安慰,而且是唯一的安慰了。

宋代词人秦少游喜欢读书,且有一首六言诗:“挥汗读书不已,   人皆怪我何求。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这位淮海居士刻苦如斯,却不过也是借读书解愁罢了。而清代书画家黄士陵刻有闲章一方:“恨不十年读书!”如此迫切,多半是出自一片爱书之情吧。倒是东邻日本的吉田兼好,在其随笔集《徒然草》中写道:“一灯之下独坐翻书,如与古人为友,乐何为之!”这位生活于十四世纪前后的兼好法师,是以书来解寂寞的。此一番乐趣,真可称得上是化入一片清净自在的悠闲之中。

在照顾病妻的空闲里,闲坐翻看《中国读书大词典》,更是如饮醇醪,陶醉在名人大师们的读书精神里,并深深地被他们的读书故事感动着。顾颉刚先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古史辨》、《尚书通检》、《秦汉的方士和儒生》等。顾先生取得如此成就,与他的爱读书、读书多分不开。他12岁时曾作一自述,其中有两句话给我印象殊深:“恨不能游尽天下名山大川,恨不能读尽天下图书。”顾先生说自己从小就喜欢乱翻书。看祖父的文字学书,看父亲的文学书,看叔叔的历史书,因此受到各方面的启发。然而,每一门类的知识是无穷的,又渐渐地感到,这些书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于是,就到书店买书,不管哪方面的,购买了大量的书来读。我想,也许正是顾颉刚先生的勤奋好读,才使得他获得了渊博的学识,为他日后成为驰名中外的史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另一位大师级人物陈寅恪的读书经历,也是颇能给人启迪的。被誉为史学大师的陈寅恪,少即用功读书。史籍、文集以及小说、佛典,无不浏览。他从13岁到36岁的20余年间,数度出国求学,先后在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钻研梵文、巴利文和比较语言学,通晓各种文字,这有助于他涉猎中外,积累了渊博的学识,于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语言学等学科,均有很高的造诣,尤精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唐代和清初文学、佛教典籍之研究。其学术成果,早为海内外所重。陈先生读书,表现出对史料有百科全书式的掌握,又以深厚的文史哲及语言文字功夫,融会贯通,纵横驰骋,不断开创新领域,充分表现了他读书治学的“创造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被誉为“文化昆仑”的著名学者、文学大家钱钟书。钱先生一生坐拥书城,不为名,不为利,低调而淡泊,养得清气通天地。又想,古今圣贤,天地英杰,哪个不是读书的大家,哪个不是知书中至味,哪个又不是读的日月通灵呢?

读书真好!说到底,读书是一种清福,只图现世安稳,日月静好。人生在世,钱不必过多,友不必三朋,渔商贩利者不来,达官显贵者不入。虽是寒屋陋舍,来的却都是清清瘦瘦的读书人,把盏品茗,滔然论古今,净手焚香写妙文,雪天拥被读禁书,都是人生至味。但你要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和至味,就不能光站在岸上看人家游泳,那是人家的快活和乐趣。你还得亲自下到水中,到广袤的书海里去遨游一番。对,在这炎炎夏日里,捧一本心爱之书,不仅能获阅读之乐,领略人生至味,还会给躁热的心灵撑开一把遮荫的伞。好的,咱们一起去快乐读书吧。


     【往 期 回 顾】    

诗歌地理◆山东-罗永良的诗

诗歌地理◆黑龙江-霜扣儿的诗

诗歌地理◆山东-陈亮的诗

齐鲁诗会||【最美女诗人】◆迷迭香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