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作家||【生命的欢歌】◆王凤国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王凤国,男,回族,宁夏作协会员,先后在区内外十多家报刊及文学网站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入选十多部文集。出有诗集《在阳光里飞翔》。一年多来,近二百首(篇)诗作、散文见于多家公共平台或书刊。

生命的欢歌【原创】

这条道路上,长着数不清的高矮植物。

这条道路上,我走了整整十年。这条道路不长,才只有五公里,但我走了不止三千趟。

十年,对一个人来说,不算短。生命是娇贵的,谁又能在死神的面前请求增寿十年、二十年。所以,十年的记忆是深刻的。

这些植物,大多是杨柳,还有桃、李、杏、梨、槐、椿、榆、松、……更多的是一些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生命在这里是多样的,旺盛的。

《易》云:土德载厚。土地为植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植物们以自己的旺盛回报大地的恩德。天道轮回,年年岁岁。

许多日子里,我骑一辆破旧的车,在这条路上穿行,穿行是一件辛苦的事,但对我来讲,一路游目骋怀,悦目赏心,常常对这些旺盛的生命投以敬重,投以羡慕。

春天到来了,它们吐出了嫩芽,没有几天,就染绿了我的视野。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为大地披上了盛装。眼睛里,心里,有了一道道风景。这对于我来讲,是一种生命的召唤,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丁香花开了,我会多嗅上几下;沙枣花开了,我也会多看上几眼。只是我不会折几枝玩耍,去伤害它们。我也不会像林黛玉悲悲切切,去葬花。落英缤纷,也是美好的事。佛家云:一切随缘,我心自在。

夏日里,这些高高低低的植物,越发显出生命的力量来,伸展的枝叶变得浓密起来,遮遮掩掩,中间又隐藏了许多的鸟儿,欢乐的叫声,一路伴我。这真是生命的色彩,这真是生命的欢歌。

即使肃杀的秋天到来了,枝叶也以那黄、红、白等等色彩,向人们的记忆做最后的告别。就算是一地败叶,我也觉得那是美的。在我的想法里,那是生命的高潮。曾经有那么几天,我看到那一大片红艳艳的枫叶,我的心底就涌起无数的感慨。一个生命即将结束了,但是它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却是如此美丽。对于世人来讲,生命的真谛不正在这里吗?有那么几次,我就真想站在那红红的树叶下,留下美丽的相片,可惜,我没有相机,也没有人给我拍照。一切的美好,只能成为我隐入心底的记忆。

冬天里,也许只有一些脱光了枝叶的高大树木能引起人的注意,掉落的枯枝,大多做了燃烧的原料;至于爬伏在地表的野草,也都成了牛羊难得的佳肴。人们不断地向大地索取,大地毫不吝啬,把一切都敞开了,任凭贪婪的目光伸过来,任凭攫取的手伸过来,大地默不作声。这就像一个无私的母亲哺育婴儿。

还有许多的日子,这条道路边上,会传来几声吆喝:卖苹果了;卖桃子了;卖葡萄了……叫卖的声音一年四季几乎不断,只是冬天少些罢了。这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声音。生命对于世人来说,人人都想旺盛。所有的劳作,都是生命力的体现,也都是对生命的赞美。

大地对于生命来讲,承载何其丰厚!生命对于大地来讲,回报何等丰盛。千万年过去了,世上的人们得以生存繁衍,完全依赖这些植物。动物们也是。没有了这些植物,社会与创造也就根本不会存在。可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必须靠这些植物来维系,我们精神的传承动力,也必须靠这些植物来供给。对于侍弄这些植物的人,我是敬佩的。春天里,看到人们又拿着铁锹去种树,我就想象那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那生命的活力、灵性和和谐。

走在街市上,看到那些卖花人,卖树人,我总想,他们是在做着一些高尚的事。走在路上、田园里,看到砍伐,看到攀折,我就想走上前去拦阻;看到衰败,看到枯死,我的心情就会沉重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这些花草树木,情有独钟。我真地希望我们的这个家园万树参天,万草竞秀,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面对一只只天牛等害虫的侵害,面对一场场沙尘暴的肆虐,我常常想起塞外的那一大片胡杨林。那是生命的悲歌。一切的生命都渴望精心的呵护、精心的侍候,尊重生命,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主题。漫天的黄沙,难道真地遮住了世人的眼,也遮住了世人的心?

面对越来越多的纸张浪费,我仿佛听到那些不同的植物在低声啜泣。生命是尊贵的,不允许随意的践踏。植物对于大地,犹如四肢对于我们,没有了这些高矮植物,大地就是残废的。

《易》还云: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富有想来不仅是指一些人,更应该是指万物众生的富有,包括这些高高低低的植物。芸芸众生,皆为造化所赐,本来无分高低贵贱,承天应命,与时而行,见机而作,若有伐之,伤天害理,岂不悲哉!

春天又来了,一些植物又昂起了头,伸展了腰肢,生命的气息正浓,我又在这条道路上不停地穿行。一些花香向我扑来,我来不及细细品味,又匆匆地赶向前方。

在这条道路上,我走过了整整十年。岁月如梭,光阴似箭,逝去的不能挽回,错过的无法补救,历史犯下的罪孽由历史承担。现实是真实的,风景的有无在人们的心中,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一路走来,我希望“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我希望一路风景如画,一路欢歌如潮。明天,我也许还会走下去,如若有香花为伴、有啼鸟为友,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坚持“立足齐鲁,面向全国”的办刊理念,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