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鲁北老豆腐】◆王群星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王群星,山东省运河监狱,人民警察。作品散见于全国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多次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

鲁北老豆腐【原创】

在鲁北的许多乡下,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出现挑着豆腐走街串巷的小贩身影。

竹制扁担压在肩头上,一颤一颤的,很有节奏感。手中的梆子不时敲打出“梆、梆、梆”的声响,有时小贩也来上几声特有味道的吆喝,在小巷和街道的上空传出去很远……

听到梆子声,东门的大娘端出一瓢黄豆,嘴里嘟囔着迎了上去;西家的新媳妇拿着一只白瓷盘,随着“吱呀”一下推开篱笆门的声音,带着满脸的倦容也朝这边走来。

鲁北浆豆腐形状厚实,质地细嫩,软硬适中,只因是用发酵后的酸浆进行勾兑,并于烧开锅后的豆腐脑调剂混合,然后装入铺着笼布的竹筐内进行反复挤压,豆腐形成了,也叫原浆豆腐。百吃不腻而对人身体无害,营养价值非常高,同时还有廉价便宜的特点。在过去就有“吃肉不如吃豆腐”的说法。而石膏豆腐,看似细腻,吃多了反而对身体不利。石膏豆腐在锅里也不能炖长,时间一久,不等出锅就碎了。鲁北老豆腐就不这样,不管你在锅里炖多长时间,绝对不会出现破碎现象,甚至火候越长,越能炖出豆腐的清香及滋味来,吃起来味道更纯正些。

过去做豆腐,先要挑选好的黄豆泡在清水里,过夜后,将泡软的黄豆捞出来在石磨上磨出浓浓的“豆沫子”,再用专用工具将豆沫子中的豆腐渣挤压出来,放到一边去。然后把满满的几桶豆浆倒入一口大铁锅内,用柴禾慢慢烧开,其中要加入做豆腐用的材料“浆水”,不断用木柄勺子轻轻搅动锅里,以便让豆浆慢慢且均匀地凝固为豆腐脑。

磨豆浆统称“打沫子”,也是最费力的一种。就是把泡好的黄豆一点一点地倒入磨盘中,需要好几个人不停地摇动长长的木柄,让豆浆从磨盘的中间缝隙里,一点一点地挤压出来,再流到下面的大盆里。此举是个力气活,且做一个豆腐的话,得需要磨两个小时才行。往往把豆子磨完了,人也累的精疲力尽了。可想而知,在过去做豆腐是件苦差事。有人说,“樱桃好吃树难栽”是有道理的。同样,要吃到美味绝伦的豆腐,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不行的。现如今,条件好了,电磨替代了笨重的石磨,省时省力,十几分钟就把一个豆腐的沫子打好了。

挤出来的豆腐渣在过去是不扔掉的。将其做成窝窝头,里面放些葱花和盐,味道是蛮好吃的。我小时候,生产队里有豆腐坊,剩余的豆腐渣被分到各家各户去,每家吃豆腐渣窝头也是家常便饭。那时候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没有过多的口粮来填饱肚子,但豆腐渣代替粮食的情景依然活现在我脑海里,成为我成长的一段记忆。在生活条件好了的今天,能吃上一碗喷香的豆腐渣或是一个窝头,可是不得了了。作为粗粮的豆腐渣,吃到肚子里,对改善人的肠胃和减肥是有好处的。有些大酒店里还专门将“豆腐渣窝头”或“蒸豆腐渣”作为本店的一道特色品牌来招揽顾客,使得食客盈门,称赞不绝。

豆腐在出锅之前,叫豆腐脑。这时候用勺子舀上一勺,再放点醋和酱油,这样的美味,在市面上你是不容易吃到的,因为里面不掺杂任何水分和色素。且这样的豆腐脑做工是比较讲究和复杂的,商家一般不会付出如此血本代价。由此可见,市面上见到的豆腐脑,多少不说,大都添加了一些人为的添加剂和省略了一些做工程序,以减少正常加工豆腐脑的成本和时间。现在想来,还是做豆腐时能喝到豆腐脑的至真至纯的味道。

最后的一道工序,是要将豆腐脑倒入一条纱布当中,将其从四周合拢起来并系好,上面压上重重的石块,将豆腐慢慢压成四方型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男人必然要抽上一颗烟,蹲坐在锅台旁边,默不作语地想着些什么。为其烧火的妻子这时却闲不下来,一会把锅里的泔水送到猪圈里去,一会又急匆匆地把切豆腐的案子找出来摆好。两个小时后,一个四十斤左右的老豆腐完全定型了!此时你用刀子割下一块来,热乎乎的送到嘴里,那种滑润、醇香的味道只有食者才最有发言权。

鲁北老豆腐鲜嫩滑腻,而且富有韧性。完全是做工及精湛的手艺形成的。据说有年数做豆腐的师傅,能将自己做的传统豆腐用秤钩子提起来!由此可知做豆腐的功夫及绝技是非常厉害的。

老豆腐,所谓的“老”,是能经得起“炖、烹、煮、煎、炸、蒸”等不同种做法。好厨师做一桌像样的“豆腐宴”,所有的菜类全是用豆腐来做食料,据说能做到一百五十多道豆腐菜肴。而豆腐宴是汉族传统名宴,属于鲁菜系列的一种,别具风格的味道,是鲁北老豆腐与其它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每到冬天快过年时,家家都要精心备料来做豆腐。做好后,再把它切成一个个方块放在冷水里储藏起来,以供自己食用和待客。这种储存办法,在很早就有这样的流行方式,不变味,不串味,还能保持新鲜豆腐的本质,要比现在冰箱冷藏效果还好。这个豆腐,就是浓浓的年;这个豆腐,就是乡亲们心中最美好的期盼。“家家炊烟起,户户豆腐香;吃了炖豆腐,身体保健康。”

豆腐生“福”,每个人都祈祷着家人和他人,在来年的日子里,大家能够年年有余,天天有“福”……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