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美文||【行走在春天里的诗行】◆孙延兵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孙延兵,江苏淮阴人,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中国注册价格鉴证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现任职于一国企高管,先后在国家级、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百篇。工作之余,喜爱文学,先后在《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银潮》《当代人生》《齐鲁文学》《江苏工人报》《江苏机械报》《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等报刊、电台、文学网站发表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等四百多篇。

行走在春天里的诗行【原创】

春天,一个唯美的季节,风景如画,处处如诗,引得古往今来多少迁客骚人、文人雅士为之着迷,为之陶醉。

在一个静静的夜晚,读着一行行唯美的诗行,让心灵得以彻底的放松,无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宋代大诗人、词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竹林外绽放的两三枝桃花,传递着春的气息。冰冷了一个冬季的江水开始变暖,勤劳的鸭子在江中戏水,率先感受着春天的到来。

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幅早春的景色顿时映入眼帘。

春雨贵如油,万物都盼望着春雨的滋润。一场春雨一个景,春天的迹象愈发愈明显,谁也无法阻挡。

在对春雨的描写诗中,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无疑是一首上乘之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对春雨的喜爱,不仅是诗人,更是所有人,尤其是辛劳的农民们。

大地初醒,除去小草按耐不住寂寞,开始生根发芽吐绿,在众多的树中,柳树无疑也是发芽比较早的,那满枝的草绿色嫩芽在春风的吹拂下,碰到脸上,是别样的舒服,仿佛与春天拥抱了一下。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诗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柳树唯美的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小草虽然卑微,但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依然感动着不少人,引得不少人为之赞叹。

唐代诗人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便是对野草最好的描述。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环境,小草自会生根发芽,绽放生命,远远看去,是一片草绿,走近却仿佛什么也没有。唯有用心仔细观察,方可以看到那嫩嫩的草芽支撑着的一个个倔强的生命,在顽强地生长。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朝诗人高鼎在《村居》中描写农村春天的一种场景。

相信对许多农村长大的人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读着读着,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风筝不仅承载着快乐,也承载着希望,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工作再忙,生活再累,也要抽出时间,陪着孩子去郊外一起放放风筝。给孩子们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或许比什么都好。

时间进入了晚春,百花盛开,万物吐绿,杨柳依依,景色更是迷人。

在这样的季节,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崔护《题都城南庄》那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同样的景色,同样的人,不同的时间段,感觉相差竟是那么大。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只是很多东西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诗如人生,人生如诗。

生活也许不会处处如意,也不会天天是诗,但适当增加点诗意,会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一份乐趣,丰富自己,亦是一件简单且快乐的事。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