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金颖作品:童年的爆米花机

 渭南文坛 2020-08-06

文 / 郭金颖

童年的爆米花机

现在的小孩很难理解以前农村小孩吃的玩的,有时想给她描述,一时半会还表达不清,总之从那个年代过来的80后,是现在00后,10后很难理解的。

记得以前村里最受欢迎的人就是拉个架子车走街串巷的爆米花大叔。他车上放着像炮弹一样的爆米花机,煤炭炉子,一袋煤炭,一个铁丝网,来到村里人拉家常的聚集地,一班就是村委会门口,或者大槐树下,又或者是村里打水的井房子那……总之都是些“码头地方”。

炉子支上,东西收拾停当,就开始了,只要听到“咚”的一声响,四面八方的人就都来爆米花了。跑的最快的就是小孩了。基本上来爆米花的都是拿个大洋瓷碗,碗里盛着玉米粒,家里条件好点的盛着大米,在我们关中地区,主要作物是玉米和小麦,大米都要自己买的。所以爆大米的基本都算是家里有钱的。

记得我跑回家让我婆也给爆一锅爆米花时,我婆说一锅得3块钱呢,婆给你炒玉米豆吃。大铁锅擦洗干净,下面用麦草烧,我婆说用麦草烧豆子不容易糊,筛点干净沙子放大铁锅里,我婆用一根玉米芯不停的翻炒锅里的沙子,等沙子受热均匀,再把准备好的玉米粒倒进去,底下小火不断,锅里不停的翻炒,炒制每一粒玉米熟透时再倒出来,重新过沙,剩下的就是炒好的玉米粒了,我婆趁热把化好的糖精水倒在玉米上,迅速搅拌翻转,保证每一粒玉米都有甜味。这时我往往就迫不及待赶快放几粒在嘴里,每次舌头都会被烫一下。我婆说不急,刚出锅的,水气还没蒸发,等过一会水气蒸发了吃起来就是脆的。

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就围在大盆边,等玉米粒自然放凉,有时就根本等不急,赶快抓两把放口袋,出门就吃去了。淡淡的玉米清香,甜甜的,嘴里一咬嘎嘣脆,还不用花钱,那时候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小孩。

现在没有大铁锅了,没有土灶台了,也没有我婆了,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玉米粒了,童年也再都回不去了。

作者简介

郭金颖,西安周至人,爱好文学。《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欢迎文末留言评论

投稿加微信

xiaolong52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