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忠:难忘固市中学的艰苦生活

 渭南文坛 2020-08-06


· 难忘固市中学的艰苦生活 ·

作者 李志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间,现如今的渭南市临渭区在当时却称作渭南县。

渭南县当时有两所高级中学非常出名,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为渭河两岸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走出了不少泥腿子出身的大学生。这两所学校一个是渭河南岸东塬脚下的瑞泉中学另一个是位于渭水之阳的固市中学

其中固市中学因其内始修建于1921年的渭阳楼,在一度称为“渭阳中学”。该学校曾在上世纪2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在渭北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校内的渭阳楼曾是著名的渭华起义发起地与指挥所

上世纪60年代,渭阳中学因卓然超群与人才辈出而闻名全省。关于渭阳中学的件件陈年经事,至今为许多古稀之年的土生土长渭南人津津乐道。

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在那儿上过几年学。为了记住那段难忘岁月,特撰此文,以记住固市中学的点点滴滴。

固市中学地处渭北第一重镇故市镇街道东头的芦苇荡边,其生源多为渭北周遭农家子弟。那时的故市镇人,虽民风彪悍,贫穷困苦,但都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把固市中学修建成全镇最有气势的一个地方

故市镇离渭河十多公里,地势稍高,地下缺水,人及六畜只能靠天吃饭。这在我未去固市中学读书前就听人说过,而且知道了“搁置多日的雨水会发甜”这个常识。听曾经去过那儿的人说,那儿人家家户户或前院或后院,皆用砖块修建有一个硕大的雨水收集窖,叫“水窖”。全镇人全年有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那就是雨天收集雨水入窖,以保证窖中的水够全年家里的人及六畜日常所用。

故市镇有一座全镇最大的水泥窖,在固市中学。但因学生太多,该学校收集的雨水常常不够用,需要不时用车去县里拉自来水。因此,全校师生平日用的水,喝的水,都是雨水与自来水的两搅水。当然,在那儿喝水必须要喝煮沸的开水,不能像我在信义老家那样可以喝地下生水。若仔细观察,窖水里会时不时有半厘米长的细线样小细虫,上上下下地在水里扭着“S”型。若肠胃没适应窖水的话,喝了这种水易拉肚子。我初到故市时曾经认识一个好像来自官路的学生。某次课间休息时他跟我诉苦,说刚到固市中学不到一个月就拉了无数次肚子。最后他因拉痢疾致脱肛,回家治病后就再没来上学

当时学校没有冷水水龙头,每天早上,学生们洗脸刷牙需自己去学校的大窖里打水。

由于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贫寒女生们两三人共用一个电壶(即暖水瓶)非常普遍,而多数男生们舍不得花钱买电壶、水杯。想喝热水时,男生们一般就拿着或吃饭碗,或搪瓷缸子,每天在固定的早中晚饭后的三次分别短暂时间,到食堂旁的开水房接水喝,根本无法像现在学生那样,随时能喝到水的。

每天清晨,你常常可以看见某个学生,手里拿着一个不大的塑料脸盆,也不管脸盆底是否干净,直接把脸盆伸向水窖里,去勾舀大窖里的水。

更多的时候,打水学生一面向身边等待共用一盆水洗脸的同伴们抱怨水位又低了很多,好像够不着;一面努力地一次次试探取水。这时有某个胳膊长的同伴,自告奋勇,要代替勾不着水的学生去打水。只见他先是爬直身体向水窖口,尽量能使自己头及少许肩胸部伸进窖口,试探几次后,然后叫身边人把脸盆给他,伸入窖中,最后只见他肩部猛的一下深入窖中,挥手一勾,“噗...滴答滴答滴”的清澈水声响后,一多半盆清水就被带了出来。

立即,等候在身边的大家,一人拿着一条经过一夜已经干透的毛巾,蘸向水盆。水淋淋地拿出毛巾后,学生弯着腰尽量把脸向前伸直些,避免毛巾不断滴出的水淋湿自己的衣裳。然后以冷水擦洗脸面。等有人第二次想再透捭(透捭,充满水清洗之意)一下刚抹过脸的毛巾时,常常盆中水已因多人捷足先蹬透捭过,一多半盆清水此刻已经变成少许发灰发黑的浊水,只能悻悻然,一脸无奈地就此作罢。

在固市中学排着长长队伍吃饭的场景也很有意思。关中人好喋馍,更重要的是馍很便宜。早点学生打饭时,排队最长的永远是卖馍的档间。常常有后面的学生拥挤来拥挤去,单怕轮到他们自己时馍却卖光了。为了维持秩序,固市中学一位退休在校,足有七八十岁的老干部,每天吃饭时主动前来卖馍档监督排队秩序。听说那是一位曾经的老红军。老红军时常手里挥动着一条多半米长的教鞭,一面疾声厉色地给大家上着思想政治课,一面昂胸挺腰,迈着坚定的步子,围着队伍前后巡视着,随时准备将教鞭抽向专空子不守规矩的学生背部(背部打不疼,而且不容易伤着,这也是我后来的猜想)。

一般在午饭和晚饭时,买馍的人就非常少了。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从家里背的有自制馍,这两顿主要吃自家带的自制馍。自制馍品种繁多,有托托馍,有锅盔馍,有辣子垫油花卷馍,有各色出门花馍(平常时日渭北农村过事接的馍,不常有。)有石子馍,当然,也有家家户户平日最常吃的墙头馍。那年代,在农村能考上高中已属难得,因此每逢家里有高中学生的,家人都多数时间给娃背的馍都相对好一些,因此反而农村最寻常的墙头馍,高中学生背的人却少一些。中饭、晚饭一般学生都是先从食堂打一碗一毛钱的汤面,然后热汤面就着自己带的冷自制馍。从家里拿的馍常常拿到学校第一天吃还能干碾,第二天外皮就变干了,需要掰成一块块泡浸在热汤面里,才能囫囵咽下。

那个年代的几乎所有学校食堂,鲜有供大家专门用于吃饭的餐厅。买餐时排队于露天下,宿舍也没有吃饭之地。吃饭,要么在教室,要么就露天土地面上,也有一些人,大家在教室外的屋檐下的台阶上,排排坐在一准备好的书本上,把碗捧在大腿面子上进食、喝水。

当时固市中学学生绝大多数是住校生。即使有些学生家在镇上,或附近不远村子,为了节约时间,大家也选择住校。但问题在于没有那么多的宿舍供大家住,况且宿舍常常是破门烂窗,一到冬天,宿舍跟冰窖差不多。要修门窗,学校没钱,只好把这任务推给各班主任。因此每年入冬前,各班主任就让班干部收班费去买塑料纸和小洋钉,给各个宿舍钉塑料门、塑料窗。冬后仲春,再撕掉塑料,以便通风、凉快。

学生宿舍常常一边是一个双层大通铺,另一边满满当当整齐放置的是自行车,没有桌子椅子之类的。靠通铺的那面墙上,整整齐齐钉着两溜大洋钉子,每个钉子上挂了一个花花绿绿千家布(千家布,一种用很多小块布弥补而成大块的布。)馍袋子。有些男生学生由于抢不到宿舍空位,就把自己的被褥搬到了教室,晚上拼课桌当床铺。每天上课时,几乎每间教室最后面都堆着很多垒的高高的被褥,软软的被褥摇摇晃晃倒塌下来的事情常常发生,这让正在上课的老师常常忍俊不禁。

偶尔翻看寥寥几张过去的照片发现,那时学生衣裳样式单一,色彩单调。男生衣服颜色常常不外乎黑、白、绿、蓝,且多为制服样或大翻领样。从学生们所穿的鞋子来看,那时男生鞋以简单帆布运动鞋,白底、黑布面的薄板鞋为主,一年四季都是这样的鞋,不管天气冷热与否,没有季节差异,人人最多只有两双鞋,常常仅一双鞋的人每个班级都有。不管男女,许多学生也经常穿家人自制作的“千层底黑绒布鞋”。学校里偶尔也能看到买起不袜子,大冬天赤脚穿着自制板鞋的个别贫困学生。

上世纪末,我国大学生还不是很多,固市高中代课老师以师大进修生、师专统招毕业生为多,尤其是年轻的老师,本科毕业的老师很少。我上固市高中时学校教学质量已经远没有了六十年代的风头,一年不如一年,慢慢在走下坡路。学校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也很是参差不齐,尤其是数理化方面。上课时,有时明显看出老师们也是不很熟悉知识内容,学生们学习都很吃力。每年学校能考上大学的人最多数十个,还以复读生为主,常常听说有人为了考大学复读五六年。

我们上学时候的固市中学一般是早上6点起床,6点半出操,晚上10点半熄灯睡觉。每天早上刚过6点,学校的大喇叭里轮换传出一些革命歌曲,催促大家快快起床。记得常放的歌曲有:洪湖赤卫队插曲、上甘岭插曲、《兰花花》、《南泥湾》、《红梅赞》、《月光下的凤尾竹》,其中《月光下的凤尾竹》频率最高,以至于我至今听到这首歌就心里直产生不舒服的膈应。

固市中学最北边原来有一个大操场,占地面积非常大,但遗憾的是全为土地面。每天早上出操时,漫天尘土飞扬,又如战场上的烟雾。但学校最南边却又一个在当时非常时髦的露天灯光球场,这在整个渭南都很驰名,可以在夜间举行篮球赛。灯光球场东西结构,足有近2亩地大,处于一个一米半左右深的大坑中,四周、地面以青砖块铺就,球场上部拉有多道不锈钢丝,东西方向悬挂有四溜大灯。每周一,全校师生在灯光球场举行升旗仪式。

那时在学习上,农村孩子信息闭塞,费用有限,固市中学几乎没有什么补课的高中学生。记得有年暑假,一位初中同学借着我们村子有人去世晚上放电影,他给家里人说了要来我们村看电影。他特意跑到我家里,跟我商量说,他们在瑞泉中学的老师组织了一个暑假补课班,问我能否跟他一起报名参加。我当时很诧异,这种事情怎么也敢想?!去县城瑞泉补课可是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呀。而且假期学校食堂不开,每日补课吃饭需要自己掏钱去县街道去买。一个暑假补习下来所需花销足够我一学期的学费了,我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事后只是不知道他是否去补课了,因为就我所知,他家的境况比我家好不了多少,能够坚持上高中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每日需要花好几毛钱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所有家庭能够承担得起的。

前两年,听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固市中学解散了,原址让位给了固市初中。当时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心里颇为不快,心情低落持续多日。本想立即写点什么东西以怀念我曾经生活过的固市中学。后来一拖再拖,终没有付诸行动。今几位同在固市上过学的同窗,号召大家人人写篇关于“曾经艰苦日子”的小作品,勾起我的念想,遂做此以记。

练笔于2019年3月13日差旅途中

作者简介

李志忠:男,出生于1975年,渭南龙背镇任李人,早年毕业于目前已经消逝的固市中学,热爱散文与传统文化。《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传承就是把一种信念升华成一种信仰

那年我十七岁

想起你,一生温暖如春

南秋凤:享受独行

李志忠作品:门楼

温馨提醒

凡原创首发作品,将同步发布《今日头条

评论20条以上,将发布《人民日报客户端

投稿请加编辑微信号:xiaolong52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