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散文||【怀念阿嫂】◆李英华

 白云之边 2020-08-06


作者简介

 

李英华,女,笔名田野,开封市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河南睢县的一个小村庄。研究生学历,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在河南商报报社任过实习记者,现就职于河南一所示范性高中,曾在高中的校报上发表《种蒜》等多篇文章,作品见于《河南商报》《东南文艺》《齐鲁文学》等。本人酷爱文学,尤喜古体诗词,喜欢舞文弄墨。希望用手中之笔,描绘诗意人生。  

怀念阿嫂【原创】

与我关系很亲密的阿嫂褚娴——也是我原来的邻居,于两年前不幸去世了,我当时听闻这一噩耗之后,震惊、悲痛、遗憾,复杂的感情涌上心头。

记得我当时去吊唁了一番。那天天灰蒙蒙的,下着毛毛细雨,似乎老天爷也在为阿嫂的离世而哭泣,在去的路上,我已经泪流满面了;吊唁之时,我忍不住失声痛哭。阿嫂待我情深,吾与阿嫂交好,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很难忘,在我儿子小的时候,由于家里的老人顾不上帮助我们照顾,再加上我们夫妻两个带小孩没有经验,是阿嫂经常帮我照看。“远亲不如近邻”对这句话我深有体会,也深表赞同。“患难之中见真情”,因此我与阿嫂建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
很难忘,阿嫂那时候经常来我家串门,我们两个经常东拉西扯地闲聊,说一些知心话,这时候我就能看到她黝黑的脸庞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阿嫂经常做些好吃的美食拿来我家跟我们分享,她的厨艺很好,至今想起阿嫂做的美食,我还直流口水呢,而我家有好吃的也会拿给阿嫂,与阿嫂和她的家人分享。
阿嫂这个人很有才华,也特别善良。阿嫂画的画那才叫好呢,真的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阿嫂画的牡丹尤其逼真。可惜阿嫂生不逢时,由于她出生在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没有上过大学,后来在一家工厂上班,不幸的是,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后来又被迫下岗,阿嫂的才华就这样被埋没了,真的很可惜的。其实阿嫂的父亲是一名大学教授,阿嫂本应该过着一种更好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她过着很简单俭朴的生活,有时候甚至过得还很拮据。每当阿嫂困难之时,我家只要是稍微宽裕点的话,都会对她伸出援助之手,因为跟阿嫂的情谊在那儿放着呢!但即使这样的不容易,阿嫂也很少抱怨,还是很乐观、很热心,邻居家谁有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前去帮忙。阿嫂还是个很孝顺的人,她的父母年龄大了,不愿意离开故土来她家生活,她就经常千里迢迢地前去杭州照顾她年迈的父母,一直照顾到两位老人过世。阿嫂孝顺了自己的父母,在这一点上,她没留遗憾。
阿嫂是个很好的人,我到现在耳边还仿佛经常响起阿嫂呼唤我的小名,“华……”这使我心里很是悲痛,仿佛阿嫂还活着。当我两年前刚知道阿嫂生病的时候,就第一时间前去探望。在病房里,我与阿嫂谈笑风生,根本看不出阿嫂病得有多严重,我以为她得的是一种小病,不久就可以痊愈出院了,就安慰她说,“嫂住一段院就好了。”阿嫂当时应该也不知道她的病情,就很乐观地说,“好了我去找你玩啊。”我使劲点点头,连声说,“好,好,我盼着嫂出院找我玩呢!”但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与阿嫂的最后一面!竟是与阿嫂的诀别!我当时竟然浑然不知!因为阿嫂的家人对她的病情隐瞒得很深,我一直不知道阿嫂得的的是肝癌。如果早知道的话,我肯定会经常前去看望阿嫂,即使我当时再忙、住得再远,我也一定会抽时间经常前去看望阿嫂的,可惜的是,我不知道,总认为阿嫂会好起来的。现在想想,我的心好痛、好遗憾、好可惜!可惜阿嫂才五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可惜我没能见上阿嫂最后一面,可惜从此以后世上再无阿嫂这个人了!我没想到,在阿嫂出院之后,有一次我给她打电话询问一些事情,没想到那次竟然是我与阿嫂的最后一次通话!
阿嫂,我至今都不愿意相信你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你在天堂过得好吗?为什么在你病重期间没有让你的女儿给我打电话啊?你是怕麻烦我吗?你知道我不怕麻烦的,如果我知道的话,我肯定会飞奔回来,见你最后一面,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了!
阿嫂,你知道吗?我很想你!我是流着泪写的这篇文章,愿阿嫂在天堂能幸福!愿阿嫂在天堂能施展才华!我会永远记着阿嫂的!我为阿嫂写了一首小诗:
惊闻阿嫂驾鹤去,此生永难见嫂面。
最后一面竟无缘,只有梦中来相见。
呜呼!痛哉!悲哉!斯人已逝,永难相见,遗憾无限!
 
后记:当我的姥姥、姥爷去世的时候,我心里悲痛,痛彻心扉,曾经写过文章纪念姥姥、姥爷。这次是阿嫂走了,阿嫂虽然是我的邻居,与我毫无血缘关系,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感觉阿嫂特亲,因她待我及我的家人极好,我又没能见上阿嫂最后一面,因此心里极其悲痛、遗憾,写文章以纪念阿嫂,我会永远记得阿嫂的,就像记得我的姥姥、姥爷一样,我都会永远记得!姥姥、姥爷我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我也没能怎么孝顺上我的姥姥、姥爷,每当想到这儿,我的心都如针扎一般疼痛,有一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因为我从小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与姥姥、姥爷感情特深,因此虽然姥姥、姥爷去世这么多年了,但每每想起,我都一直不能释怀,都会心痛的要命,似乎心在滴血!对姥姥、姥爷的愧疚恐怕要伴我一生了!愿姥姥、姥爷还有阿嫂在天堂过得好!我会永远永远想念您们的!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