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给小管理者的一个建议

 等你在雨中tbv9 2020-08-06

不要去干扰团队成员的具体工作。

特别是你对那个领域没有经验的时候,尤其不要瞎几把说。

比如你不会做UI设计,你就别给设计师指手画脚,就放手让人家做。一个人在没有压力和过度干扰的情况下做出的东西,一般都会达到自己的中上水平。

但你一旦施压,很多人心理素质不太好,反而会导致创造力下降,做的东西不伦不类,既没有自己的风格,也不符合你的审美,这种所谓指导就是捣乱。

然后做出东西来了,只要大体上没啥问题,你就别让团队成员去改来改去。不要觉得改动下某个小细节会体现你的专业性和责任心,这都是自我安慰。

事实上,就算你做的绝对完美,你的效果也不一定会有多好,投入产出根本不成正比。

你这样做还会特别影响团队的情绪,越抠细节的管理者,他的团队成员就越痛苦。

跟你做事,他们就一直会神经紧绷。这种状态实际上对工作是非常有害的。

有的人还会耍小聪明,故意在第一个版本时粗制滥造,等着你指出错误,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怎么做,你也会提建议。

最后你会发现,做的东西也就那个样子,但无论是你还是团队,都感觉很累,那你说这样做好处在哪?

清代学术史上有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库全书》,有很多特别低级的错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但那些大学者就是没改过来,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因为乾隆皇帝自恃聪明,喜欢挑臣下的毛病,又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牛逼。

于是每次书稿送上去时,乾隆都要亲自查看。有些学者为了讨好皇帝,估计犯些极容易发现的错误,让皇帝去挑。

但乾隆这么做,其实也是做个样子,有些书稿呈上去根本没看,就批下来了,这下学者们傻眼了,皇帝连这么轻易就能发现的错误也没指出来,这可咋整?

没办法,只能把错误进行到底。因为皇帝御览过的,没有皇帝的批准,谁也不敢改。就这样,四库全书的错误就一直留下来了。

现在很多管理者犯的错,就跟乾隆一个样。

其实做事,最主要的是结果,也就是KPI,只要核心诉求达到了就得了,至于其他什么手段,你都不需要管那么多,越管越乱。

我见到有些领导者,连员工做个海报图都要指导二维码放在哪,这种管理者真的可以当垃圾扔了。

你那么牛逼,审美那么到位,那还要设计师干嘛,你行你上啊。

知道宋代养兵百万但是每战必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大将出征,不能自主选择作战方式,一切要根据皇帝在深宫之中做的行军阵图去行动。

要是你不按皇帝的阵图来,打了胜仗也要被追责,因此谁也不敢突破,就算知道必败,也硬着头皮往前冲。

历史上,兵书产生最多的时代就是宋代,但是讽刺的是,战绩最差的时代,依然是宋代,北宋南宋绵延320年,却没有一年是实现国家大一统的。

近现代毛蒋用兵的例子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蒋介石喜欢坐着飞机到处去督战,结果督来督去,兵败如山倒。毛泽东自始至终都在山沟沟里没出来过,放手让部将们干,结果根据地越来越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最后席卷全国。

两个人的领导水平谁高谁低高下立判。

所以人家说,蒋介石的军事水平,充其量也就是个团长水平,尽管你做的是三军总司令,但你做的事却是团长的事。

在我们的工作中,大部分领导者就都属于蒋介石的徒子徒孙,屁股坐到高的位置上,而脑子还原地不动。

你那么喜欢做一线员工的事,那你就做一线员工就好了啊,做什么管理者。

毛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