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武,安徽肥西人,中学教师,合肥市作协会员,有散文、诗歌作品一百余篇(首)散见于《中国教育报》《语文周报》《新安晚报》《诗歌月刊》《安徽青年报》《青年科学》《合肥晚报》等各地报刊,多次获省、市、县级文学征文奖。 《秋叶》 秋天是丰美的季节,也是由盛转衰的落寞时光。在秋天,人们礼赞硕果的香甜,讴歌花朵的绮丽,却鲜有人去抒写秋叶的壮美。 其实在草木的一生中,叶,始终是一面引领生命走向的大旗。 当大地还被冰封雪埋之时,最早感知春意萌动的便是枝头的叶芽。为了唤醒整个植株,叶儿们艰难地拱破冬寒的禁锢,在料峭的风中毅然举起鹅黄的小手,宣誓抗争的决心。春阳下,叶儿们吸纳山川灵气,泼墨吐绿,奋力牵拽草木向上生长,扶持花朵绽放。稍后,它们以更加勇猛的态势扑向广阔的原野,长驱入夏,撑开一把把大伞遮挡炎阳和风暴,护佑着幼果成长。整个夏季里,绿叶的呼吸淹没了人的视野,世界被一面巨大的绿色旗幡所裹挟,所激荡! 艰难的跋涉终于迎来了成熟、辉煌,天地却开始变脸。最先遭受北方入侵势力侵害的又是这些叶子。无数个暗夜里,刺骨的寒气毒蛇一般沿着叶脉丝丝浸入肌肤,蚕食有限的体温;无情的冷雨和冻霜纷踏而至,摧残身心;过早降落的雪霰,又于某一个傍晚从四面八方覆压而来……站在高处的秋叶什么都得第一个扛着。星星一旁睒着冷眼窃笑,受过庇护的鸟也各自散去。枝高惹风妒,风专门跟叶过不去,前后左右上下变着法子使绊子、下刀子……望着枝头的秋叶,我不清楚它们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困惑与痛苦,但我看到了它们不屈服于磨难的从容,艳羡它们藐视群小、享受着高处的辽阔苍茫,更惊诧于它们在忍辱负重中创造出一种动人之美来。 对一片秋叶的着迷,可追溯到我的儿时。在一条初冬的田埂上,立着一株乌红乌红的不知名草(又有点像小树),其叶片呈椭圆形,玲珑剔透,在寂寥的四周似一簇跃动的火焰,一下子勾走了我的心,多少年后还闪耀在记忆里,唤起了我对大自然最初的审美情趣。自此,我特别痴迷秋冬的红叶,视红叶为草木中的恋人。是啊,你看秋叶酡红的脸庞,多像一位幸福的新嫁娘!故乡的老屋后长有几棵高大的梨树、乌桕,到了深秋叶子呈黄红、殷红色,美得叫人心醉,树下是我少年时最爱待的地方。每年秋来,我都要采撷数枚红叶夹到案头的书中,如今手机里也存满了各种渠道来的秋叶图片,每每翻阅、端详、凝视,悦目赏心,并受到一种力量的鼓舞。 随着生命的年序步入秋天,火红的,橙红的,淡紫的,金黄的,所有的秋叶我都钟爱,它们与我们历经坎坷的人生一样充满了沧桑之美、刚性之美。几年前,科普书上说秋天叶子变色,是因为抵御不住秋气的肃杀,叶绿素减少而花青素、胡萝卜素增多所致。后悔看了这段文字,觉得它在胡编乱造,以致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为这个所谓的“真相”而失落。我宁肯不知道这些,宁愿相信:秋叶是用高扬的彩旗来宣泄对寒潮的不服,迟滞冬天的推进。不信吗?你只要朝那漫山遍野的缤纷秋叶望去,心头定会涌过阵阵暖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读这样的句子,心中早已一片灿烂,就算一个人立于寒秋,又有什么可孤单落寞的呢? 或许有人要替终归湮于尘土的秋叶感到惋惜。是的,强大而持久的自然力量,任何个体都是无法抵挡的。秋叶明白。明白而不看破,势劣而不颓废,轰轰烈烈地舞于深秋的天空,热情拥抱着这一段萧瑟的日子,纵然最终零落成泥,也要给人间留下一道绚丽的背影! 只是在乡下长大,落叶满山川,光秃秃一片觉得很凄凉,便幻想着要是草木冬天也不落叶该有多好啊。及至到了苗木业发达的南方,住进讲究绿化的城市,被绿色包围得久了,我才陡然怀念起故乡的落叶来。没有落叶的秋天不像秋天,秋天百味杂陈某种程度上正由于凋零。有生就有死,有笑就有泪,有高潮就有谢幕,有出发就有回归。所以夏日就必须葱茏,寒冬就应该光秃,这是生命的自然韵律。试想,四季常青生机固然旺盛,却难免使人感到紧张、单调、乏味。事实上,所谓的“常青”只是某些树木所玩的把戏,该飘落时不能坦坦荡荡,而是等到来春悄悄地褪下老叶、换上新衣,遮掩了人们耳目。 落叶是洒脱的。天高地迥,北雁南飞,黄花满地。一阵阵西北风吹过,叶儿飒飒和声,仿佛在互致祝福、互道珍重:荣归故里,一路顺风哦!那些或掌形或心形的叶片,在停滞的时光里无声滑落根下,静静地伏于地面,像是在抚摸大地的体温,又像在谛听母亲的心跳,由鲜艳的金黄、浅红慢慢变为老黄、深红,最后再成为褐黄和焦红。更多的是闯进风中,如一群群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过低矮的屋顶、树丛和草地,欢喜地打着旋儿久久地滑翔,轻盈着地后再来一两个漂亮的鲤鱼打挺。一场秋雨淋下,叶子的容颜在雨洼里格外地艳丽,似乎要沐浴更衣后才能离去,其表情的安详令人沉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说的就是此刻吧。 一地的落叶总会招致人们怨烦。但找不到落叶的城市,心里也变得空荡荡的……
发掘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推出知名作家,是《现代作家》的担当。 投稿须知: 一、栏目设置为诗歌阵地、美文视线、小说在线、散文诗苑等栏目。 四、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投稿邮箱: Luodaxiong@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