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完人,是无数后世名家高山仰止的偶像。他是“同治中兴”的头号功臣,是照亮晚清夜空的最后一颗星。曾国藩平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团练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湘军只是一群农民组成的杂牌军,为什么能取代正规军建功立业呢?这就要说说曾国藩的治军之道、成功秘诀了。 咸丰二年(1852年),因母亲去世回家丁忧的曾国藩受命团练乡勇,组建湘军。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进入高潮,到了清政府无法掌控的地步,正规军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 一、智筹军费 曾国藩团练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军费粮饷从何而来?让清政府全额拨款是不可能了,东凑西借也不是长久之计。但很快曾国藩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听取了手下胡林翼的建议,找到了一个最佳合作伙伴。曾国藩是没有权力收税的,但是胡广总督有啊,于是曾国藩承诺,只要胡广总督帮忙征税养活湘军,就在向朝廷呈功劳簿时把胡广总督的名字写在最前面。这是个双赢的事情,胡广总督很痛快就答应了,军费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二、学习戚继光 曾国藩的湘军是当时绝无仅有的高素质部队,这当然是得益于曾国藩治军有道,而具体方法就是学习戚继光。戚家军的成功案例就摆在那,曾国藩“拿来主义”不失为一种捷径,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等都是湘军最主要的军事教材。 三、屡败屡战 这个“屡败屡战”的典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说的是湘军虽勇,也曾遭遇过连连大败,曾国藩还因此跳水自杀过两次。自杀是没死成,但写战报却也把曾国藩折磨个半死。如实汇报吧,肯定要受罚,虚报瞒报吧,欺君之罪又是要掉脑袋的。曾国藩不愧为大文豪,还真让他想出来个万全之策,他大笔一挥,写道:“臣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把“屡战”和“屡败”倒过来写,一下字就不一样了,朝廷非但没怪罪他,还嘉奖了他。“屡败屡战”不仅是曾国藩玩的文字游戏,更是一种真实写照,湘军正是因为有这种不畏艰险、坚持作战的决心,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四、善于总结 曾国藩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而气馁,而是从中总结经验,调整战术,在修身、为政、用人、治军等方面不断改善,还把这些心得写进了给家人的书信里。后来这些资料还被整理成了《曾文正公家书》,供后世拜读。所以说曾国藩是一个很善于总结的人,而且对自己和军队都要求极高,这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秘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