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和“佳丽三千”来形容古代皇帝后宫美女众多。历史老师告诉我们,皇帝有这个特权,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更多地繁衍子嗣,以便优中选优,选出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即便在民间,也有“多子多福”的说法,皇家内院之中,开枝散叶更是天大的事情,因为皇子不仅是皇帝的儿子,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皇帝的妃子那么多,按理说应该都是子孙满堂,但奇怪的是,清朝最后的连续三个皇帝,也就是同治、光绪和溥仪都是终身未育,致使皇室绝嗣。这个问题位列“清朝N大未解之谜”之一,困扰了世人上百年,至今没有确切答案。 其实,纵观整个历史,这种情况绝非独一无二,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皇帝绝嗣问题。而且,还有规律可寻:王朝越强盛,国家越繁荣,在位皇帝的子嗣往往越多,反之,每当王朝走到穷途末路,即将灭亡时,在位皇帝要么子嗣很少,要么直接绝嗣。 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光儿子就有26个,但到了明末,神宗和光宗都是宫女偶然所生,熹宗时则出现了皇帝绝嗣,只能传位给弟弟,是为崇祯帝。 清朝的情况也差不多,康乾盛世时皇帝都很能生,康熙帝有35个儿子外加20个女儿,乾隆帝虽比不上爷爷,但也有17子10女。但越到后面,清朝国力越衰退,皇帝的子嗣也就越少了。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同治,而同治以及他之后的光绪与溥仪都断子绝孙,没能留下一儿半女。 上诉现象绝非偶然,而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近亲联姻。皇族为了巩固权势,通常会政治联姻,表弟娶表姐,舅舅娶外甥女的事时有发生,久而久之,越到王朝后期,基因的负面表达越明显,皇帝的能力和身体也越来越差,很容易出现英年早逝和绝嗣的情况。 第二,后宫争斗。后宫中最讲究“母凭子贵”,所以嫔妃们不仅自己拼命想办法生皇子,还要拼命阻止其他妃子生皇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多败俱伤,满盘皆输。 第三,皇帝抑郁。王朝末期,政局动荡,外忧内患都是少不了的,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自然是免不了烦心抑郁,生活不快,长此以往,也会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回头再来看清朝最后的三个皇帝,他们生不逢时,上述3中情况都占上全了,断子绝孙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同治。同治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生母就是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他6岁登基,19岁驾崩,在位13年。在今天看来,19岁还只是个孩子,没有子嗣也很正常。但其实在古代,特别在皇家,男子十三四岁就开始成婚生子,19岁早都应该有几个儿女了。同治皇帝虽然年轻,但他生前已经有皇后1人,妃子4人,只是这5位后妃均未生育。究其原因,也很简单。同治虽贵为皇帝,但只是个傀儡,真正说算的是垂帘听政的慈禧。而且,慈禧不仅要管政事,连同治的感情生活也要干涉。同治与皇后情投意合,但慈禧喜欢的却是惠妃。与喜欢的女人同床吧,慈禧不准,与不喜欢的女人同床呢,他又不愿意,最后同治宁愿选择去花街柳巷找妓女寻欢,借此消愁。最终得梅毒(官方说法是天花)而死,惨遭绝嗣。 光绪。光绪的情况与同治很相似,但他似乎更惨。光绪4岁登基,38岁驾崩,在位34年。光绪帝的皇后是他的表姐,也就是慈禧的亲侄女,但光绪很不喜欢隆裕皇后,他喜欢的是珍妃。同样的,光绪与珍妃之间的情感也惨遭慈禧阻挠,最后珍妃还被慈禧扔进井里给弄死了。珍妃死后,光绪对男女之事便逐渐寡淡起来。再加上,光绪这个傀儡皇帝当得比同治更窝囊,戊戌变法失败后又被慈禧幽禁,身体羸弱,心情郁闷,清心寡欲,最后也只能是绝嗣而终。 溥仪。相对于同治与光绪,末代皇帝溥仪的人生更加坎坷。他当过皇帝,也当过阶下囚,最后重获自由,一直活到了1967年过了花甲之岁。溥仪一生明媒正娶的就有五个女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贵人谭玉龄、福贵人李玉琴以及妻子李淑贤。前四个后妃都是他在当傀儡皇帝时所纳的,当时的他身负亡国之痛,郁郁寡欢,很少宠幸妃嫔,所以一直没有当上父亲。而当他重获新生,娶了李淑贤时,又年事已高,身体不行了,所以最终也是个绝嗣的结局。 这就是皇家,这就是帝王,盛极而衰,悲剧收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