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朱元璋的真实意图你真的看懂了吗?

 小白兔日记 2020-08-06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洪武十五年八月十一(公元1382年9月18日),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病逝,终年51岁,从此以后,朱元璋终身未立新后。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终年71岁,临终留下一份重要遗诏,其核心内容只有四个字——责殉诸妃!

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朱元璋的这波操作你真的看懂了吗?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活了整整16年,但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他却任由中宫空虚,六宫无主,再也没有立过一个皇后。对此,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帝后间的刻骨情深,认为在朱元璋心中,马皇后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当伊人逝去后,世上便再无任何女子有资格做他的皇后。

诚然,这种说法很感人,朱元璋对马皇后也确实情深义重,但若把这当成他晚年不立新后的全部原因,就未免把朱元璋看得太过儿女情长了。
(朱元璋与马皇后剧照)

再说责殉诸妃。朱元璋死后责殉诸妃,这在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比如,《明史·后妃传》记载:“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这里的“宫人”,是古代对嫔妃和宫女的统称。

再比如,明朝人毛奇龄所著的《彤史拾遗记》对朱元璋责殉诸妃的情况有着更详细的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46位陪葬嫔妃中,只有2人死于朱元璋之前,其余44位全部为活殉。 
在此之前,活殉制度已经废止了一千多年,朱元璋不惜背负千古骂名,也要开这趟历史倒车,难道只是出于男人的占有欲?如果仅此而已,那也太小瞧朱元璋的度量和手段了。

以下,笔者就为大家解读朱元璋的真实意图,还原一个既令人胆寒、又令人钦佩的千古帝王。
(朱元璋剧照,扮演者:胡军)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他的雄才大略和不世功勋固然不能否认,但与此同时,他也因杀伐无度备受后世诟病。

朱元璋为什么要大杀开国功臣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以往文章中反复论证过,其核心无非就是为朱允炆顺利登基铺路,说得更长久一点就是,为了让大明江山长久留在朱家子孙手里。

以此为思考点,回看朱元璋生前不立新后、死后责殉诸妃的原因,瞬间就明朗了。
(朱允炆剧照)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不走寻常路,越过二十几个儿子把孙子朱允炆定为皇位继承人。这必然会引起一个后果,那就是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继位,他年少懦弱,根基不稳,很容易被有心人架空,甚至是篡夺皇权。
纵观历史,主少国疑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其一是启用顾命制,即由能臣辅佐少主;其二是启用垂帘制,即由太后辅佐少主。但是,历朝历代的经验告诉我们,顾命制的结果往往是权臣专权,垂帘制的结果往往是外戚干政,发展到最后很可能就是皇位易主,江山改姓,这是朱元璋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为了杜绝权臣专权,朱元璋几乎除尽功臣,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预防外戚干政。

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文化程度不高,却十分懂得以史为鉴,防患于未然。回看历史,汉高祖刘邦生前杀伐决断,死后却有吕雉干政,女主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生前英明神武,死后却有武则天篡唐改周,牝鸡司晨。究其根本原因,都是留下了祸根——后妃。
(吕雉与武则天剧照)

吕雉是刘邦的皇后,二者又是老夫少妻,所以刘邦死后,尚在盛年的吕雉便以皇太后身份把持朝政,架空刘氏皇权,屠戮刘氏子孙。

武则天是李世民的才人,二者同样有着巨大的年龄差,所以李世民死后,年轻貌美的武则天改嫁新皇李治,李治在位时,她以皇后身份干预朝政,李治死后她干脆称帝自立,篡夺李唐江山。

吕雉与武则天,这曾经的一后一妃,后来都成为了危害夫家王朝的罪魁祸首。朱元璋不允许历史重演,所以,他不立新后,责殉诸妃,从根本上杜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朱元璋剧照,扮演者:陈宝国)

为保朱家江山,朱元璋不惜铲除所有潜在威胁,不仅包括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也包括给他生儿育女的妃嫔,这样的心狠手辣不是我们常人能够理解的,但的确是一个帝王权衡利弊后的最保险选择。

后来的历史证明,朱元璋确实有先见之明,他死之后,大明王朝既没有权臣专权,也没有外戚干政。但讽刺的是,朱元璋机关算尽太聪明,却终究是一场空,他万万不会想到,最终篡夺朱允炆皇位的既不是权臣,也不是外戚,而是他最信任的朱家子孙。

参考资料:《明史》、《彤史拾遗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