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勇:和李老师一起前行

 麻雀校长张学勇 2020-08-07

   一篇旧文,稍作修改之后,呈现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

和李老师一起前行

“李镇西研究会”成立六年多了,今年又更名为“爱心与教育研究会”。这一个曾经以“李镇西”为旗帜构建起来的网络平台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这里有年过半百的老教师,这里有未出茅庐的大学生;这里有偏远山区的普通教师,这里有重点名校的精英骨干……当然,两个QQ群里的近4000名老师不一定都是李老师的铁杆粉丝,也并非都积极的参加每一次活动。但研究会作为一个网络平台,还是唤醒并唤起了相当一部分教师。许多教师停止了埋怨,放下了包袱,走在了自己培养自己的成长之路上。

李老师是我们的精神导师,与我们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师徒之谊。不是他的“亲授弟子”,却并不影响我们把他作为我们的“授业恩师”。读李老师的书,读李老师的博文,是许多老师每天的必修课。每年一次的线下活动,每年一次与李老师的“亲密接触”,每年一次聆听李老师触动心灵的引导,是多么令人期待的幸福啊。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这些没有放弃梦想的人聚在一起,阅读交流,经验分享,主题研讨。大家一起互相鼓励,互相鞭策,同伴互助,共同成长。

当然,向李老师学习,学习李老师是我们的核心。那么,怎么向李老师学习?向李老师学习什么呢?

向李老师学习,首先要尊重李老师。

李老师,已经快60岁了,年近花甲。对于群里大多数老师来说,李老师是我们的前辈。在一定程度上讲,李老师在我们国内甚至在国外都是有一定影响的教育专家,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的。因此,在平时写文章的时候,或者在群里聊天、参加活动的时候,我觉得最好不好直呼其名,我们可以以“李老师”来代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我们群里,“李老师”似乎应该是李镇西老师的专用称呼。)最起码也应该称呼“李镇西老师”。就像我们之间一样,“老杨”“二姐”“皇叔”……这样的称呼多么亲切!总比直呼“杨富志”“张雁”“黄建军”……感觉上要舒服一点。在群里,大家喊我“勇哥”,甚至喊我“麻雀”,我都很高兴。这几天没上QQ,有网友问“勇哥干么去了?”我觉得很感动,感受到大家的牵挂也很幸福。但是如果在群里问“张学勇干么去了?”呵呵,那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有老师质疑我,说名字取了就是叫的,为什么不能直呼其名?是的,名字取了就是叫的,但叫的方式不一样,表达的情感也是不一样,体现的人的素养也不一样。学习李老师,从尊重李老师开始,尊重李老师从称呼开始——我想,这也不仅仅是一个提醒,也是为人处世的常识。

向李老师学习,要解放李老师。

李老师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经常在天上飞来飞去,利用双休和假期到各地做报告;李老师爱写文章,“著作等身”,经常更新的微信文章是我们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李老师还要引领本校乃至本区的青年教师成长,他还喜欢到学生中间去,他还经常去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如果说我们忙得晕头转向的话,李老师是不是应该比我们更忙?因此,作为李老师的粉丝,我们不要有事没事地去打扰李老师,问个好吧,留个言吧,请他帮忙改篇文章吧……如果每个人每天有一个问题请教,李老师都会应接不暇的。逐个回复吧,精力上时间上肯定不允许;不回复吧,求助者又会心有不悦,觉得李老师在“耍大牌”,“端架子”。这样于人于己都不舒服的事情,何苦而为之呢?把李老师从这些鸡毛蒜皮的纷扰中解放出来,他才能静下心来思考,写出更多的更好的文章,我们才能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李老师才能更好地引领我们成长。

向李老师学习,要学会“超越”李老师。

李老师在《给弟子的一封信》中,希望大家能“超越李镇西”,这是李老师对大家的鼓励和期望。毋庸置疑,在当下中国的教育界,李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他已经达到了令许多教师难以企及的高度。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而言,想要“超越”李老师,绝非易事。那怎样理解这个“超越”呢?我想,要想超越李老师,首先不要把他作为一个“神”来顶礼膜拜。其实,李老师也和我们一样,他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只不过是他坚持得更久些,走得更远些。如果我们像李老师一样,坚持做好“五个一”,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写作,或许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做得和李老师一样好。再退一步说,就算是达不到李老师那样的高度,我们也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达到自己生命中的至高点。学习李老师,要明白“超越”的真正含义,要从超越自我开始。

向李老师学习,要学会“批判”李老师。

李老师在信中,用了“批判”一词,怎么读都觉得不舒服。后来想了一想,这不是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吗?每个人的经验和做法,都是独特的,都是针对于某一时,某一批的学生而言的。李老师用得好,做得好,效果好,我们照搬过来,可能就要水土不服,可能就要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需要甄别,需要借鉴。直接应用也好,稍作修改也罢,加以创新也行,只要是能为我所用,并且用之有效,就是最好的,也就是对李老师最好的学习。

群里分享过一句很好的话——唯有梦想才配让你不安,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在研究会里,我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有梦想的,我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不安的,不安于现状,不安于平庸,怎么办呢?行动吧,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唯有行动才能让你离梦想不会越来越远。

有梦在,有李老师在,有研究会在,前行的路上,你不会孤单,人生的舞台上,你也不会是孤独的舞者。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扫一扫,有惊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