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燥湿健脾“长夏”安

 树下井旁 2020-08-07

《黄帝内经》讲“脾主长夏”,长夏是中医特有的季节划分,千百年来各医家对此众说纷纭,现在普遍认同长夏为夏至——处暑时节,而夏至——处暑,刚好处于中国东南季风盛行之时,即“雨季”,中国普遍的气候为潮湿多雨,湿邪成为致病的一大外邪因素,同时湿邪入侵机体,容易内困脾土,导致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司而生内湿。

湿邪是长夏时节一个重要的病理因素,湿易阻滞气机、聚而生痰,从而形成气滞痰凝,在此病理基础上引发一系列病症。脾喜燥而恶湿,湿影响气血津液运化,湿困脾胃会带来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这也是潮湿黏腻的时候不想吃饭的一个原因。

长夏时节的健康调理需要从湿入手,分两个方面,一是燥湿,清除入侵体内的湿邪;二是健脾,促进脾胃对水湿的代谢,减少水湿内生。

燥湿的方法,比较简便、广为大众接受的是各种祛湿茶,比如“燥湿消积茶”,由白术、苍术、陈皮、山楂组成,做成代茶饮饮用,具有燥湿行气、消食和胃之效,有效清除体内湿滞。

健脾的方法大家平时都有接触,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等都是常用的健脾中成药,中医有“糜粥自养”的说法,粥也是调养脾胃的好帮手。比如“健脾益气粥”,米中加入白扁豆、茯苓、炒薏苡仁、赤小豆、山药、黄芪,煮好后将药渣滤出即可,健脾益气和胃,可作为药膳长期食用,方便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