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节专刊】蔡青 此情可待成追忆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此情可待成追忆

作者简介

       蔡青,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退休开始学写作。

       那年六月二十六日,九十三岁的老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每当想起父亲,我就仿佛回到了从前,在博大的父爱里无忧无虑、任性、自由的快乐时光;每当想起父亲,我的内心深处就生发出无限的思念而悲伤。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亲在十六、七岁时就告别父母,离开家乡,参加国民党的青年远征军转战南北。在抗战结束前曾考上黄埔军校,因时局动荡等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入学。1945年,服役期满后,在重庆青年中学读书。父亲说当时教英语的老师是美国驻重庆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教音乐的老师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因此父亲有一口标准的美式口语,识得五线谱,并于重庆解放前夕考上重庆大学法学院。重庆解放后,父亲毅然辍学,投身到火热的新中国的建设中。

       刚开始是在重庆市委下辖的一个区委工作。解放初期百废待兴,急需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于是组织上就抽调大批精兵强将到工业部门工作。父亲也作为公方代表加入到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的工业改造中。虽然父亲不熟悉工业,但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且能吃苦耐劳。父亲在工作中努力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埋头苦干,确保了工厂的平稳过渡和生产的有序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父亲迅速熟悉了生产流程,精通了企业管理,在业内威望甚高。重庆直辖前,经常被四川省机械厅请去著书、讲学。

      父亲总是循循善诱,只要有空,就给我们讲故事。如鬼谷子先生和孙膑、庞涓的故事,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曹冲称象”、“岳母刺字”……尽管很多我都不记得了,但这些故事至今对我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上中学的时候,接触了物理课。关于"浮力"我怎么也弄不明白。父亲实在没有办法,就端来一盆水,拿个东西放在水里用秤称了后,记下重量,再拿到空气中称,两相比较,物体在水里的重量比在空气中轻,这就是浮力。那时候,我觉得所有的问题和困惑几乎都能在学识渊博的父亲那里得到答案。父亲不急不躁,从不高声呵斥,常说打骂孩子是无能的表现。

      那时,上级部门准备调父亲到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然而父亲拒绝了。因为这个厂自公私合营后,又从老工业基地东北内迁了一部份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工厂经营得红红火火,生产如火如荼。当时在重庆市、四川省机械厅一提起都是响当当的。父亲为她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就此离去万般不舍,于是就在工厂里工作直至退休。

        父亲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市经委想调父亲去工作。那时厂里刚成立了企业管理办公室,父亲在企管办负责编写全厂的管理条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无奈之下,市经委就只好请父亲利用空闲时间在市经委主办的《现代管理杂志》社当编辑。

       父亲才华横溢,兴趣爱好广泛。犹喜唱京剧,打桥牌,曾组队参加重庆市的桥牌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父亲一直想教我打桥牌,他说:桥牌是一种文明、益智、竞技性很强的一种运动,女同志打桥牌的很少,你可以学着打。可是我对桥牌不感兴趣,父亲只得怏怏作罢。

       父亲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在父亲的庇护下健康成长。父亲曾教会了我两首歌:《联合国国歌》和岳飞的《满江红》。当时父亲一边教我唱,一边逐字逐句讲解。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从未听人唱过,我也从来不曾唱起,此时此刻这两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却清晰、亲切地浮现并回旋在心头。今天我要大声唱给父亲听,我要告诉父亲所有这一切都已融进了我的血液里,成了生命中不能忘却的记忆!

       父爱如山,亲恩未报。谨以此文纪念我亲爱的父亲!

        爸爸,我爱您!

本期图片:网络

潇湘原创之家征稿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