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一尘  立林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立  林 

作者简介

一尘:君山区人,我行我道,不戒烟酒;红尘出尘,远离纷争;清淡处世,不喜辛辣。

立林死去有两年多了,在那个枫叶正红的下午,他酒后仆倒在一个水不盈尺的沟中,竟淹死了,水漫不过他的衲衣,没不了他光亮的后脑勺,舒展的双手毫无挣扎地放在泥土上,脸上无喜也无悲。

初识他,是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因酒后寻衅滋事被判刑,后假释,交由地方监管。那时的他,对被判刑耿耿于怀,反复多次跟我说,十几个老乡聚会吃夜宵,酒后与邻桌发生纷争,一哄而上,一时间酒瓶飞舞、板凳横飞,致多人轻伤,他被定为主犯被判刑。他说他坐着根本没动手,纯属冤枉。说实在的,我不信,却也不会说破,只一个劲劝他向前看,余生立志做好人。监管期内,我们处的很是融洽,期满之日,他带来两小包大红袍,和我烹茶道别。

忽一日,他来与我辞行,说是准备皈依佛门,还拜了个师傅,师傅推荐他去佛学院学习。再见他,便已是一年之后,他一副僧人装扮,见人稽首,言必宣佛号,谈吐之间,亦多佛语。我打断了大段大段背着经文的他,考究他说:“佛讲因果,重报应,那为什么却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说?如此,一个坏事做绝的人,转头能成佛,而一个偶有过失的人,却需受炼狱之苦,方许轮回。因果何在?报应又岂不是太不公平?”他不能答,转头问我:“施主以为呢?”我说:“我对佛教的理解是:修佛修心,首重一字:善!善分两重,与人为善和劝人为善,与人为善是修己,劝人为善是度人,劝人为善即是佛家所谓普度众生。与人为善我理解有三个方面:去恶念,存善心,行善举。佛家所要求的五蕴皆空、六根清净等等,都属于去恶念的范围,存善心、行善举,即可成佛得道,当然,这个佛不是指仙人,却是指心佛,佛家所言的三界、六道、神鬼之说,莫不是为了劝人向善…….佛家首重,并不应该是信神鬼,或者口宣佛号,而是修心佛,故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勿以恶小而为之都是为了劝人为善、普度众生,二者并不矛盾。”他大为叹服,问我为何不出家修佛,我指着一尘两字问他,知道我为何取这么个名字吗?他说:“难道不是一尘不染的意思?”我摇头,说:“我不过滚滚红尘中的一粒微尘,此其一,其二,我现在上要养老、下要抚小,责任未了,也就是一点尘缘未了!修佛,不应该选择逃避尘世的责任,那样的话,五蕴难空哦!人要有佛心,却不必出家,不必搞那些无谓的形式,更是不需信神弄鬼。”那次交谈,茶换三盏,日落而散。走前,他留下电话、地址等等,邀我一定到寺中一叙,并说要介绍他师傅给我认识。

我却不敢打扰他的清修,以为他一定能大彻大悟,未曾想再次听到他的音讯时,却是死讯!还是这种极其荒唐的死法。

再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到他弟弟,谈起他哥哥,却是满脸不屑,不屑于他的无罪狡辩,不屑于他的无妻无后,不屑于他的出家为僧,甚至不屑于他的死去,总之,是不屑于他的所有的一事无成。

本期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