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龚春林 静静的龚家洞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1

静静的龚家洞

     

作者简介

龚春林,平江人,农民。

这是龚家洞一个夏天的下午。它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是无数个上个日子连着下个日子中间的一个日子。

天灰蒙蒙的,有时落下几点不大不小的雨,有时它又不落。落雨的时候,雨点打在禾苗上沙沙,打在铁皮屋顶上呯呯。不落雨的时候,太阳像跟你捉迷藏一样,双手握着云的裙裾,探了一下脸,又躲到云层后面,它射下来的金光照在人的身上,像针扎一样的锐痛。燕子成群地在空中飞舞,一会飞向东,一会飞向西。燕子有时甚至从高处向地面俯冲,贴着田里的稻苗飞过,又迅速地拉升。麻雀站在屋檐下,或者藏在那排枝繁叶茂的桂花树上,叽叽喳喳不安分地不知叫个什么。天气异常地闷热,人的身上粘乎乎的像是有鼻涕虫爬过,这都是夏天捣的鬼。夏天是四季的第二个儿子,它性格乖张,脾气暴烈,在这样的季节里,我还是少扯到它为好。

屋场后面的山上,有一片楠竹林,有几棵繁盛的“千年桐”树,有一棵只开花不结果的板粟子树,还有半棵被雷击过的松树。这是我远远地肉眼能分辨的。再往上看,是山的高处,山的深处,就只看到一片绿了,一望无际的浅绿到深绿。半棵松树的旁边,有一个孤零零长满丝茅的土堆,土堆里面沉睡着一个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这是一个比较有名的革命烈士,按身份要迁往县烈士陵园,烈士的后人正发富发贵,不同意迁移,怕坏了风水。前次村里的党员大会上,有亲眼目睹烈士壮烈牺牲的老党员,满怀深情地要求进行原址保护。

屋场前面是那片燕子飞来飞去的稻田。稻田极不规则地躺在这块高低不平的原野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都有。每一块稻田都有一个名字,枫树丘,井丘,狗颈丘等等。枫树丘旁边据说原先有一棵几人合抱的枫树,井丘旁边据说原先有一口水井,狗颈丘当然是它的形状看上去象一个狗颈,这就不是什么据说了。稻田里种的都是一季稻,已经苗高过膝。每一丘稻田都有一个临时的主人,枫树丘是张三的,井丘是李四的,狗颈丘是王五的。千年田地八百主,我因此说他们都是临时的主人。一条山沟里延伸下来的小渠灌溉着稻田,渠水时而叮叮咚咚,时而琮琮琤琤。有小鱼小虾欢快地顺流而下,它们的欢快是有理由的,现在稻田里不要水,正是晒田的时候。它们从上一个进水口进入小渠,在下一个出水口又重新回到了小溪,它们只是率性地来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原先小渠旁边的一块巨石上,刻着“天子嘉庆元年修造”的字样。几年前村民硬化水渠时,嫌忌它碍事,轰隆一声把石头炸掉了。

立秋坐在自家门口,架着二郎腿,双手抱着膝盖,架在上面的那条腿一翘一翘的。坐在他旁边,陪着他聊天打讲的是一个有些来历的“茅山道士”。由于隔着老远,他们聊天打讲的内容,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立秋池塘边上的石头缝里,藏着一只硕大的蛤蟆,很多人都听过它像牛一样的叫声。白天还无所谓,夜静更深时,从池塘边经过,它突然“咣”的一声,听起来还真的怪瘆人的。立秋就在前不久,晚上去放鱼草,那只硕大的蛤蟆不但“咣”的连叫两声,居然还现身了,足有一把小蒲扇那么大。立秋当时受此一吓,浑身像触了电一样麻麻的,心差点从胸口跳了出来,幸好赶紧闭上了嘴巴。立秋回来就病了,发着高烧,胡言乱语,有时甚至出现幻觉等臆症。家人一边赶紧把他送去医院,一边请了这个“茅山道士”作法,鼓角齐鸣,热热闹闹搞了一个晚上。到第三天,立秋从医院神气活现地回来了,有的说是得益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达,也有的说是神与药相扶的结果。

玉芳头戴着一个破麦帽,手上牵着两条大牛,大牛后面跟着两条小牛,从青山坳的小路上过来了。大牛小牛都吃得饱饱的,一边走一边甩动着尾巴,悠然地穿过村中的大路。一条小牛调皮,在后面打了一个蹶子,又摇了一下头,把路边的稻苗吓得随风倒向了一边。玉芳是个持证的二级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去年县残联的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玉芳通过培训学到了养殖肉牛的技术,争取到了发展产业的资金支持,买回两条小牛养着。如今不但小牛变成了大牛,而且大牛还繁殖了两条小牛。收入增加了,贫困户的帽子摘掉了,生活的兴致高了,连走路的样子都没有以前那么瘸了。走着走着,一条牛“哞”的叫了第一声,几条牛跟着叫了起来。“哞、哞”的声音没有吓到玉芳,相反,玉芳觉得牛叫的声音象是一曲美妙的乐曲,奏响了奔小康路上的旋律。

我刚看望一个患病老党员回来。我去的时候,那个老党员蜷在躺椅上,面色惨白,气若游丝。看到我去了,他挣扎着想站起来,我连忙用手势制止了他。我代为送上镇党委、政府在“七、一”前夕安排的慰问金,并和他聊了一会儿天。他有些感动,他的眼角湿润了,他说可能要和同志们分手了,我的心里酸酸的,并真诚地祝愿他早日康复。在这样的一个社会,我听到老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人要是不死,真能像蝉一样蜕壳该有多好啊。

本期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