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家会伤人?

 小飞学长 2020-08-07

只问耕耘,只争朝夕。

朋友你好

我是小飞

这是2020年我们第46次见面。

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避风遮雨的码头家是生活的动力,家是快乐的源泉 。”

小时候,老师会让我们用“家是.....家是......家是.......”来造句,我们给的答案都很美、很温暖。

但是,我们自己内心都清楚,其实,真实的我一直在谋划“逃离”。

“爸爸妈妈又因为一件小事而吵架了,还动手打了起来,我很害怕。”

“他就是一个酒疯子,喝醉了回家就乱骂人。”

“她整天神神叨叨的,我就怀疑为什么说不累。”

“为什么同学的父母那么关心她,而他们却对我视而不见?”

“放假了我都不想回去,免得又和他们吵架。”

……

如此说来,家是一个会伤人的地方。

然而,只有睡在家里的那张床上,才觉得心安与踏实。

家,当我们离开后又开始想念,当我们回来后又被各种嫌弃。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为何家会伤人?

其实,有压迫,就有反抗。

当大人把他们意识中觉得好的东西强制压到我们身上,要我们按照那样做时,我们的反抗就开始了。

因为我们每个人听到的、看到的、体验到的都是不同的。而我们大多数的人想到的都是如何改变别人,这当然就会发生冲突。

例如,我比我小弟大10岁,打电话给我让给他买寒假作业,买唐诗宋词元曲,OK,没问题,这些我都买了。

我回来在家这些天,每天早晨会诵读唐诗宋词这几本书,顺便也叫他背这些,每天就像打仗一样,稍微一不留神儿就不知跑到哪里玩去了。想着我像他那个年龄的时候,没有钱买书,一天放学后就是放牛、打猪草、捡柴、做饭、还要给大人洗衣服,根本没有玩耍的机会。哪像他现在,衣服有人洗,饭有人做,作业逼着都不写。

那可咋整呀?

咸吃萝卜淡操心。

我用我的那个时候来对比,忘了大背景不同了。至少他们这个年代是饿不到了, 但我那个时候不同呀,包谷面饭、红苕饭,叫做几掺。

但是,我还是硬是把自己这些年来所坚持的“好的东西”都想毫不保留地给他们。然而,实际反馈就是,不停地压制,不断地反抗。甚至近段时间发现,“他厌学了”。

我仅大小弟10岁,都出现了这样的“代沟”,试想一下,大人们至少比我们大20岁,那么这代沟是不是已经成为“鸿沟”。

每个人都曾是孩子,每个大人在心中都还住着一个小孩,他们也曾渴望被爱、被肯定、被理解。

他们小时候也被他们的父母压迫、被要求,他们也是受伤且还未被治愈的孩子。只是,他们发现自己变成孩子的父母之后,他们开始隐藏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现得像一座“雄伟的高山”。

只是,人的潜意识却不受思想的控制,它是独立于人的思想之外的。潜意识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会反抗。

看到身边的不好一面,你会觉得无力,“不论是谁,我都改变不了。”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因为你懂事呀,所以你就想的就会多一些,操心多一些,自然相应的烦劳就会多一些。

但是,无力的根源就在于你想改变这一切,你想改变他们。

但,这是不可能的,你的“好”对他们来说,这是压迫。

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想成长,却拒绝改变。

出现无力感,你需要适当的宣泄,需要找到你信任的人倾诉。

满身传奇的九旬老人人称鬼才的艺术老顽童黄永玉老先生说,对待我们现在的生活,要用头脑,不要幼稚化,活的好一点

作家贾樟柯说,我没见过鬼,坏人这些年倒是日新月异了。这当然超出了一个孩子的见识。面对人,我们都还幼稚

家是我们的港湾,也是我们成长的后盾。但我们得要认可、理解、和付出爱。

毕竟,每个人都曾是孩子。

By/小飞

2020215日星期六

期文章

NEW



①  总要有人做
②  《千与千寻》影评(2次修改)
③  不是坚持,是热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