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家故事|他是“大魔头”,但却影响了一代艺术风向(附音频)

 文话童心 2020-08-08

欢迎来到清华妈妈打造的育儿公社~

 

播讲/小童

四百多年前一个夏天的中午,也可能是早上或者下午,停泊在罗马城西面帕罗港的一条客船将要缓缓开动,目的地——罗马。

但有一个人,却被误认为是罪犯,没能成功登船。等到误会解除,船早已开出去了很远。不仅如此,他随身携带的行囊也都不见了踪影。其中,有几幅价值连城的油画。

“祸不单行”这个成语,用在彼时彼刻的那个倒霉蛋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也许是遭受的打击太大,这个倒霉蛋在几天后在附近的沙滩上被发现,发着高烧。当地人判断他得了热病,送他进入教会医院治疗。没成想,医院竟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站。是的,这个倒霉蛋去世了。

没有人知道这个倒霉蛋姓什么名什么,什么来头,也没有人对他的故事感兴趣。只能在当时的一小则讣告中,找到证明他存在过的一些痕迹。

连生命都结束得这么具有戏剧性!然而,当后人发现,这个客死他乡的倒霉蛋竟然是卡拉瓦乔的时候,人们少了一些嘲讽,反倒多了一些理解。

为什么?就因为他是卡拉瓦乔。打架成性、杀人又越狱、他的生活和绘画一样,反叛和冒险无处不在。他的一生,就是冒险而又充满戏剧的一生。

《莎乐美收到施洗约翰的头》,金色托盘中的头,即是卡拉瓦乔的肖像。

从“罗马漂”到新晋红人

相比高潮迭起的后四分之三节人生,卡拉瓦乔人生的前四分之一实在是比较平淡。1571年,他在米兰近郊的一个地方出生,有资料说他的父亲是一个建筑承包商,也有人说是贫困的农家,总之,这不是一个很殷实的家庭。父母想要他成为像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琪罗”那样有名望的人,于是给他起名“米开朗琪罗”。

之后为了逃避瘟疫,全家搬到卡拉瓦乔镇。13岁,卡拉瓦乔当起了学徒,17岁成为了一名“罗马漂”,师从阿尔皮诺当小工。

在当时,买家和画家签订购画协议,一般只要求画中的人物需要画家亲手画,至于背景、装饰甚至人物的下半身,都是由助手和小工们来完成的。作为作画流水线上的一名小工,卡拉瓦乔画了无数的水果,大有“画水果专业户”的趋势。可能是这段时间画伤了,在之后卡拉瓦乔自己的画里,绝大多数的水果不是坏了、就是有虫儿眼,就像是对过去的复仇。

16世纪的罗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中心,这里诞生了无数的艺术明星,而且随着宗教形势的变化,更加强烈的宣传需要像一个黑洞一样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寻找机会。但这只是罗马城的A面,B面的罗马城随处可见街头乞讨、一言不合就开打的画面。

初到罗马城,卡拉瓦乔摆个摊画点画,算是落脚了。没想到,还没画了几幅就莫名其妙地火了。紧接着,红衣主教发出offer,交给他国家级大订单。虽然都叫“米开朗琪罗”,但性格实在区别有点大。如果说老米开朗琪罗是个“苦行僧”的话,那么这个小米开朗琪罗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暴躁男”。

《病了的酒神》,画中的男子被认为是当时卡拉瓦乔的自画像。

《作弊者》(上)、《占卜者》(下),正是这两幅画让卡拉瓦乔得到了主教的青睐,拿下更多大订单。

“暴躁男”的离奇逃亡路

据说这位“小米卡朗琪罗”没事就喜欢打架,随身携带剑,晚上睡觉腰上都要别把刀,随时准备战斗。他一个月只画两幅画,剩下的时间不是带着仆人在酒吧等各种地方晃荡享受,就是在用拳头解决问题,再不然就是在警察局说明情况。而且据说,他喜欢别人叫他“卡老大”。根据记载,从1600年11月至1605年10月的5年时间里,这位“卡老大”在警察局留下的违法记录有11次。

警察局档案中,左下角为卡拉瓦乔佩剑的样式。

作为红衣主教喜爱的画家,再加上平时结识了不少上层社会的朋友,找人将自己从警察局“捞”出来,对于卡老大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是警察局的常客,但每次都能全身而退。直到有一次,卡老大玩大发了。在一次打网球的过程中,因为与对手发生口角,然后厮打起来,卡老大拿刀捅死了对方。

卡拉瓦乔的大金主也是大靠山,德尔蒙特红衣主教。

犯下这种罪,没有谁能再庇护他。无奈之下,卡老大逃到了意大利南部一个叫做那不勒斯的城市,开始逃亡生涯。在那不勒斯,虽然可以躲避警察通缉,但走到哪里火到哪里的乔老大引来了赏金猎人,不得已只能继续出逃。

卡拉瓦乔在那不勒斯避难期间的代表作《七行善》

经过一段时间的密谋,卡老大成功逃至马其他。在马其他,只要能加入骑士团并取到爵位,就相当于获得了免死金牌。如果乔老大打的这个算盘实现了,那么他人生的这盘死棋也许就真的下活了。

通缉犯到骑士,卡老大只付出了一幅画的代价——他为骑士团团长画了一幅肖像画。但从骑士再到通缉犯,卡老大也只用了不到画一幅画的时间——他杀死了骑士团的一名高级将领。刚拿到的免死金牌,就这样被“作”没了。

卡拉瓦乔所作的马其他骑士团长肖像画

《被斩首的施洗者约翰》,卡拉瓦乔唯一签名作品,他的名字就藏在地上的血泊中。

越狱,然后继续逃亡。下一站,又回到了那不勒斯。重回那不勒斯的那段时光可以说是卡老大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被赦免遥遥无期,还得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仇人袭击。就在一次离开旅馆出门的过程中,卡老大终于被蓄谋已久的杀手拿刀袭击了。这次袭击虽然没有致命,但是比致命更让乔老大难以接受的是,他被毁容了。他的脸被刀子划了好多道,每每脑补这个画面,小童就浑身打寒颤。

越狱路上,卡拉瓦乔创作《手提歌利亚头的大卫》,为了求得宽恕,大卫手中拎着的头就是他的自画像。

时间一天天过去,逃亡的生活仍要继续。脸上的伤口开始结痂再生,新的希望也在绝望中再生。经过他在罗马城的那些权贵朋友的斡旋,教皇终于签发了给卡老大的“赦免令”。为了表示对教皇的感激和谢意,卡老大抓紧时间精心绘制了几幅油画,想要带着这些画一起回罗马。

然后,就有了文章一开头的那一段波折。就这样,卡老大以别样的方式,为自己短暂但绝不寡淡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享年,39岁。

是badman,但艺术创造力也不是盖

39年的人生光景,实在是不长。相比一些画家的大器晚成,卡拉瓦乔算得是上是年少成名。20年时间,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部传奇,也给西方艺术带来更多变化和可能性。

无论是教皇的签约画家,还是在逃的杀人犯,卡拉瓦乔的人气似乎从不受影响。他为什么这么红?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那“特立独行”的性格和比电视剧情还要精彩的人生经历吗?

答案当然是no。

卡老大的画之所以总是成为爆款,让仿他的山寨款层出不穷,就是因为他的大胆。

上图为卡拉瓦乔创作的《爱情战胜一切》,下图为当时名为乔瓦尼.巴格里奥内的画家模仿所创作的《舞蹈谬斯忒耳普系科瑞》。

在他笔下,圣母不再是正襟危坐的样子,圣子也不总是头顶一个光环,这些宗教人物也只不过是普通人的样子。在《以马忤斯的晚餐》中,耶稣被画成了一个中年发福男子的模样;在《圣母升天》中,玛丽亚双脚露在外面,身体肿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直接上图,让震撼来得更猛烈些吧~(此处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以马忤斯的晚餐》,中间坐着的眼睛微闭的即为耶稣。

《圣母升天》,卡拉瓦乔把圣母之死画成了凡人之死。

对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形象,左上为米开朗琪罗的《圣母怜子》,左下为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右方为拉菲尔的的《西斯廷圣母》。

他敢于把宗教拉下神坛,自然也敢把发生在罗马街道的那些混乱、贫穷甚至厮打画在画中。他把酒鬼小贩赌徒流浪汉都拉进画室做他的模特,简单粗糙没关系,但虚假的那种精美他不要。占卜的、玩纸牌的、作弊的、酗酒的,这些题材虽然不够高大上,但他却都画得栩栩如生。

出老千是卡老大早期作品中的主要题材之一,据说现存副本不下50个。不矫饰、不造作、把身边的生活搬上画布以揭示现实,卡老大的这套作派被总结为“现实主义”,也许不纯美,但却真实有力量。

前面说到,因为卡老大在当学徒期间画了太多的水果,以至于他在之后的创作中,水果不是已经腐烂就是有虫儿眼。但这些坏水果,却像用照相机拍下来那样精确。也就是说,作为模特的水果是什么样,卡老大笔下的水果就是什么样。有园艺教授说,卡拉瓦乔所画的《捧果篮的男孩》,画上果篮中的水果都能确定出栽培品种。在一幅名为《鲁特琴乐手》的画中,男孩在拉着小提琴,如果放大看的话,五线谱正是《Madrigals》,是可以弹出来的哦,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你知道,我爱你且崇拜你……我属于你……

《捧果篮的男孩》

《鲁特琴乐手》

如果集中翻看卡老大的作品,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黑色的画布背景十分常见,但在黑暗中,总有一束光会让核心人物或事物聚焦。或紧张、或局促,那束光控制你的心理;或暗示危险,或强调表情,那束光被作为故事讲述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运用光线、制造明暗对比这种玩法,卡老大不是第一人,但从来没有人像他这般用光线讲故事。毫不夸张地说,卡老大几乎开创了一个时代,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巴洛克风格艺术,对后世的众多画家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犹大之吻》

除了题材上大胆的现实主义、技法上大胆的光线运用,还有一个大胆就是他对暴力的崇尚。不仅在现实生活中一言不合就动手,总是选择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在艺术世界中,暴力也是他的主要题材之一,比如各种砍头的画作、让人产生生理不适的血液流淌的画面等等。

《犹迪杀死荷罗浮尼》1598年

有人将他的这部分绘画风格总结为“暴力美学”。也许从构图、光线等方面,乔老大确实很自成一体,但小童更愿意将这种创作世界里的“暴力美学”看作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

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卡拉瓦乔,内心始终住着一个反叛的精灵。

— The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