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故事之手工造纸|既然机器造纸又快又好,我们干嘛还要保护“笨笨”的手工造纸术?(附音频)

 文话童心 2020-08-08

这是“文话童心”推送的第805篇原创文章

 小童/播讲

注意注意!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小童要来考考小朋友们了!现在,给你十秒钟时间,请你立刻说出家里你能看到和想到的跟“纸”有关的东西。

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时间到!

你们说出了几样啊?

嗯!小童听到有小朋友说:书!本子!餐巾纸!

还有各种各样的快递纸盒、包装纸、壁纸、纸杯……

哎呀,小童的耳朵都忙不过来了呢!小朋友们的观察力和反映速度都真棒!

今天小童要给小朋友们讲的,就是关于“纸”的故事。

可能有小朋友会说:

这有啥好讲的?我们每天都得读书、在本子上写字,简直对纸太熟悉啦!

那,小童就来问问你,你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第一个问题,很多有小朋友都很快答出来:纸是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那么,如果我再问你们,古代的各种发明那么多,凭什么纸的发明就这么重要,能成为代表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呢?这个问题,你又会怎样回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夹江手工造纸

http://www./sjdsb/html/2016-10/17/content_6_2.htm

我们知道,在纸被发明以前,古代人把字写在竹简或者丝绢上。竹简笨重,丝绢贵重,都很难大量普及。后来,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人们用树皮、麻、破布、渔网等随处可得的材料就能造出轻便的纸,既便宜好用又便于携带,于是造纸术很快被推广开来。为了感谢蔡伦,这种纸就被称为“蔡侯纸”。

其实,经过这些年来科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造出了植物纤维纸。甘肃敦煌的一处遗址近年就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大量纸张残片,有些上面还写着文字。想一想,这些纸已经保存了差不多两千年!多么让人惊叹呐!

考古人员发现的西汉时期的纸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64926414731704&wfr=spider&for=pc

只不过,那时的纸质地很粗糙,结构也比较松散,并不怎么好用。而蔡伦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对造纸术进行了重大的革新,让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便蔡伦不是最早造出纸的人,也是对造纸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为什么纸的发明这么重要?

咱们国家有句古话叫“文以载道”,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说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理的。不管是思想、文化还是知识,都是人类最最宝贵的东西,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法宝。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之前,再好的知识和思想,也很难大范围传播。而有了纸,这些知识和文化就好像长上了翅膀,可以“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也可以穿越时光,留给后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与文化传播有关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都被评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如果蔡伦乘坐时光机来到咱们生活的今天,看到两千年后竟然有那么多五花八门的纸,一定都惊呆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人们能够用机器造出各种各样的纸,又快又好,简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机器做不到。但是,也仍然有一小群人在固执地用老祖宗的方法来造纸,或者努力通过各种实验试图还原很多已经失传的手工造纸方法。

跟机器造纸相比,这种方法显得又笨又慢,小朋友们可能会问,他们干嘛要这么“傻”呢?

没错。手工造纸因为很慢,的确无法取代机器造纸。这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它却是联接我们和古人的一个纽带。就好像我们很好奇自己是怎么来到世界上的,我们今天的文化也需要知道它来自何处,又是怎么一步一步流传到今天的。

我国明代有一本很著名的科学书,叫做《天工开物》,里面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古代的各种技术,其中就包括造纸术。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术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8-01/15/nw.D110000gmrb_20180115_2-14.htm

有些小朋友参加过造纸工作坊之类的体验活动,亲自操作过从纸浆里抄纸、晒纸这些有趣的过程。其实,这些只是整个造纸过程中最后面的几步,完整的手工造纸从原料采集开始,需要经过几十个步骤呢!

根据《天工开物》的记载,造纸的原料大致可以分为竹、皮两大类。竹包括竹子、麻等等;皮则指桑树、楮树等树的树皮。

以桑皮纸为例,搜集来的桑树枝要先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后剥出里面第二层白色的树皮,然后放到水里使劲儿地煮啊煮,中间还要加入一种碱。等煮烂了,再捣成泥,倒进抄纸槽里。然后再把一种平底的长方形的“网”——叫做抄纸帘,平着放入抄纸槽里,让桑皮的纤维均匀地浮在帘子上。这样,从水中提起帘子时,水从网中漏下去,留在帘子上的桑皮纤维就成了纸的雏形。再经过晾晒烘干,纸就做成了。

http://www.sohu.com/a/158722517_774694

这样说可能还有点枯燥,小朋友们可以让爸爸妈妈帮你们从网络上找一些古法手工造纸的视频,看起来就更加直观了。


视频:玉扣纸手工制作技艺

视频来源:https://v.qq.com/x/page/o0618pwvow4.html

这些古法造纸的技艺,有些是代代流传的,有些则早已失传,是人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去搜集资料,再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才好不容易复原的。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

我们今天体验造纸也好,了解造纸的过程也好,并不只是因为它好玩儿、让我们大开眼界。更重要的,它让我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它让我们得知一张薄薄的纸背后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中华文明传承的千年之线。

非遗体验在清华之造木成纸、制扇至美

最后,小童要给你介绍一部有趣的音乐作品,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谭盾的《纸乐》。他把“纸”作为一种乐器,通过对纸进行摩擦、揉搓、挥舞、弹拨等等方式发出声音,并与交响乐团配合,呈现出奇妙甚至会让你觉得有点奇怪的音乐效果。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下来听听看。你不妨把它当作纸在说话、在歌唱,从中听一听历史的声音、以及人和大自然合奏的声音。


视频:谭盾《纸乐》片段

视频来源:http://new-play.tudou.com/v/593484553.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