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公社 | 兴趣班上到一半不想去了?父母先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文话童心 2020-08-08

整理/四季

想问问大家,孩子报班上到一多半了,越来越懈怠,动不动就要请假。每次都得斗智斗勇加斗气。大家都怎么处理啊……感觉每次最后都是以我搂不住发火来结束。”“有时候是前后几天孩子特别累,这种我能理解,也会看情况适当调节,偶尔同意她请假。但对于那种上到一半就不肯上了的,钱也不能白扔了啊,各种苦口婆心。真是累!

面对群友@yue的困扰,群里不少家长都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相比成人,孩子们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主动性和持久性相对不足。有时候,遇到瓶颈、面对压力或者单纯的兴趣转移,都可能让孩子中途懈怠甚至要求退出。这种情形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家长们不必太过焦虑,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面对和引导。

围绕这个话题,群友们盖起了几百层的高楼仍意犹未尽,让我们来看看头脑风暴的成果。

 是什么让家长进退两难? 

“钱交了,路跑了,费劲巴拉的最后半途而废是搂不住火”。如果同意孩子放弃,金钱、时间以及精力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这还不是最令群友纠结的因素,群里家长们的思虑更多在于对孩子成长的长远影响。

@鸽儿:钱不是问题,还可以再赚,关键不能抹杀孩子的兴趣。

@葡萄叶:除了银子,还有孩子的习惯培养呢。我担心如果半途而废,一次两次三次,孩子是不是就学不会“坚持”了呢?但另一方面,真的坚持就对么?如果真的上了一阵子,发现自己真心不喜欢,那么,及时刹车,难道不对么?所以我的内心是很纠结的,既想让孩子学,想让她懂得坚持,又心疼她,子非鱼,孩子的想法也需要尊重啊。

@菜的小小菜:这个点是不太好找,既不能让孩子知难就退,又不能压抑天性,真心不容易。

由于时代的局限,我们这一代的家长大都觉得自己儿时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启蒙有所欠缺。因此,到了孩子这一代,就特别热切地希望给孩子各种最优质的资源。@葡萄叶的话说,“这些年,中国家长仿佛一下子顿悟了,带着孩子举着钱扑向各种机构。”

如何在孩子兴趣的启蒙、好奇心的保护、核心价值的塑造、知识的吸收、坚韧品格的培养等各种目标之间寻求平衡,成为挑战父母智慧和耐心的难题,也是家长面对孩子“中途懈怠”时内心纠结的根源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化解难题的突破口,进而实现报班的初衷?经过几番讨论,群友给出了下面的思路。

正确的观念+坚持践行

💡先观察原因,再决定策略

@菜的小小菜:我是先自己分析为啥出现这种情况,是机构、老师的问题,还是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是上课有难度,孩子畏难了,还是同学间出现什么情况导致孩子情绪上的问题,总之孩子有变化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自己分析之后再找孩子聊,如果孩子想不到太多,或者表达不出来,我会拿我能想到的或者找到的去跟她核对。孩子小的,也可以从她的表述中大致有一些判断,大一些的孩子,自己应该可以表达清楚,除非她是有什么原因不想说。这两步都做完以后,再想办法,以和孩子一起想解决的办法为主,自己想一套办法作为辅助。在制定办法之前一定先要统一好目标,大家目标一致,再开始合计解决方法。

其实,@菜的小小菜的这个思路不仅仅局限于兴趣班的坚持这一个方面,也可以普遍运用到育儿路上碰到的其他各类问题。孩子天生对外界有着异常灵敏的洞察力和感受力,而自我觉知能力和逻辑梳理能力却还没有发展成熟,尽管他(她)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外在因素经过内化后的反应,但往往无法很好的向家长表达和阐释自己。

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暂时放下自己的情绪和成人世界的一些价值判断,客观的去观察孩子,耐心剖析各种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而去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些时候,孩子可能只是需要家长更多的理解、认同和鼓励,恰当满足孩子需求之后,孩子就重新“充满电量”,原本看似棘手的问题可能轻轻松松就迎刃而解。

具体到兴趣班的坚持,有一类是机构或者老师的原因。例如,现在有些机构老师流动性大,导致有些课上着上着,老师就频繁更换,又或者最初的试听课很好但实际课程却走样。经过家长合理判断,认为老师和课程都不合适,那么建议还是及时止损、果断结束,另外再找适合孩子的同类课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和家长本质上并不存在分歧,银子损失问题可以由家长想办法解决消化,不值得用孩子的兴趣去冒险。

另一类情形是,机构和老师不存在实质问题,原因在于是家长或者孩子本身。例如,就是“娃耍赖,累了,有惰性”,又或者家长push太厉害,课程设置的太满等等,这些则需要结合自家的情况进一步分析。由于孩子之间差异性很大,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不同的样子,这部分说起来比较复杂,没有绝对性的非黑即白的结论,但存在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策略。

💡让孩子参与选择,选定以后必须坚持一定的时间

@葡萄叶:任何爱好都有几个共通的阶段,一开始感兴趣,门槛时痛苦,迈过门槛豁然开朗,孩子自己乐意投入时间去学。这些家长心里或多或少都明白,关键要克服的是:(1)怎么根据自己的情况筛选;(2)选中之后,对这个项目客观的分析,自己学习的最终目的、日常用什么办法。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心态,这个心态说着清楚,一到每天对待孩子,特别多人都容易犯糊涂,包括我自己。几经斗争吧,我反正就是,事先踩点我全带上葡萄,反复体验,让她自己选择。但只要选了,最短就是一期上完。

@菜的小小菜:逆商也是需要培养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先分析下原因,如果没啥大事儿,就练练孩子的逆商吧。这时候,需要家长想各种招儿push,戏精附身演起来,通过家长的力量,引导孩子去坚持。

我希望孩子能够认识到,如果对一个事物有了初步了解就不学了,或者不喜欢就不学了,那没什么可以长久的。不是一定要一条路走到底,也不是遇到问题就都要退课,以停止作为解决方案。每做一件事,中间总会出现意外,好的,坏的,总会让人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首先是要想把问题解决掉,能继续走下去,因为不管学什么,走下去一定是有收获的,停下来对自己是一种损失。真解决不了了,再停止,再退出,也无妨。

@Yuer:狗尾续貂,补充一丁点儿。所有技能类的爱好,不论有多大的兴趣支撑,总有一天会经历一个瓶颈期,就像刷游戏的时候级别越高,想升到下一级需要的经验值也就越多一样。想要破茧成蝶,就必须忍受这段枯燥。

@李彦:还有一点我觉得是,小时候以不伤兴趣为主,慢慢大点了,也需要明白坚持的力量,这就又回到了今天讨论的开始。既然坚持了,就还是要态度端正。不能让孩子抱着我只是玩玩的心态。既然投了时间,哪怕只是每天20分钟,但你需要为这20分钟负责。我可以不问结果,但我要态度。家长得有这个意识。我正好前几天采访了清华的一位老教授,他讲到他40多年的教学经验,他谈到价值观更多的就是态度问题,不是说教。他说他原来上课,整堂课根本不看书本,全都在脑子里,连公式和所有的演算数字都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学生们都对他佩服得不了了,自然也会好好学。所以先从家长做起吧。

总结下来,群友的原则就是,不怕慢,不怕停一停,想清楚方向之后,就要有长期坚持的定力。让孩子参与选择,也让他(她)理解到这个选择背后付出的成本和他(她)要承担的责任。具体到践行上,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支持,为孩子的坚持赋能。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顺应孩子发展规律,稳步进阶

@李彦:我是觉得,兴趣班本身也有进阶一说,并且有些属于必须去学的。这种就需要家长对兴趣班有理性认识。我觉得,音乐和体育是需要从小去重视的,其他的都不用着急。当然英语也是早一点介入比较好,但小时候的英语主要看家长,太小送去课外班意义不大。

我个人觉得,4岁以前完全不用报班,挺鸡肋的。4岁以后,音乐是首选,具体音乐方面,可以先上奥尔夫或者类似,以及视唱练耳什么的,为学乐器做个铺垫,这种一般就是阶段性的。上一年或者两年,5岁之后可以正式开始乐器,乐器很重要,虽然不是必选,但学了乐器之后音准和节奏确实会不一样。至少我家学声乐就比较轻松,以及对于舞蹈的感受也是有帮助的。画画班我是不建议报的,至少没有找到特别好的老师之前不要乱报。一般的孩子,5岁甚至6岁之后再上舞蹈的兴趣班也完全不影响。小时候就是玩,还涉及不到基本功训练,所以一点都不用担心。

我家孩子是一个在舞蹈和钢琴方面都没有特别天赋的孩子,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坚持,汇总到现在有了一个还不错的阶段。我觉得跟我给她选择兴趣班的顺序还比较正确是有关系的。我虽然不敢说我的认识就是绝对正确,但至少目前从孩子的发展来看,还是没有跑偏。

@葡萄叶:葡萄三岁开始学英语,因为目前的理论都认为语言越小介入越好。四岁开始上的美育音乐列车,没有乐器,先接触音乐,各种童谣、节奏什么的,一边游戏一边感受音乐。这个班学下来到现在我觉得很有意义。因为葡萄五岁开始学钢琴,到现在一年了,之前音乐列车打的基础实在太重要。首先把学习压力分散了,不用挺累的一边学钢琴技法,一边还得学乐理知识。另外就是一些潜移默化的知识已经熏染了孩子,就象老进博物馆的孩子,她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是不一样的。

💡泼墨也需留白,回归教育本源

@Yukin:说说我的心路历程。樱桃在学校参加过钢琴、合唱的兴趣班,芭蕾课也曾经交过定金,上了一段时间以后,孩子坚持要退出。我们全家为此都很苦恼,不希望孩子半途而废。后来我意识到,孩子的兴趣出现反复是正常的,这个时候不愿意学,也许后面某个时间又想学。我们既然本身就是让孩子在兴趣班中找到乐趣和爱好,就不用为一时课程的学与不学太过较劲。基于这样的心态,我把这几门课程都退了,结果精简之后,她很开心地把兴趣投入到美育、机器人、国际象棋和跆拳道这几门课程里,并且比过往更加专注。

通过这段经历,我觉得孩子的兴趣班选择,可以随着年龄有一个“先加法,再减法”的过程。孩子学前和低年级这段时间,他(她)可能不会很明确自己想要的,这时候广撒网,都玩一点没有问题。到一二年级可能开始有自己想法了,我觉得根据情况可以尊重她自己的想法,适度精简,专注于她喜欢的。

育儿过程就像中国的山水画,需要有留白的,而山水画的卷轴,又蕴涵一种节奏和时间的概念,有一种基于内在的框架,慢慢地铺陈开来的感觉。这其实与孩子培养有共通之处,对于孩子,我们加入时间和节奏的元素,用慢慢铺陈的方式去思考,也许这是更加遵循自然的方式。就好比音乐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让你快乐幸福的方式,就这么简单,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自我体会到。

@朱丹:樱桃妈说的没错,和我一直所坚持的“道法自然”理念完全一致,大道至简,就像四季流转、春华秋实一样朴素,但或许,这才是教育应有的样子,也是人生本来的样子。

@李彦:其实还是之前讨论的,很多家长上来就奔着术的层面,而忽略了更重要的道的层面。先让孩子提升感受能力,觉得这个东西是美好的,他(她)才会爱上。孩子认识和感受到美,期待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呈现同样的美,那他(她)才会更有动力去坚持枯燥的基本功练习,甚至乐在其中。

整理到这里,心里也是感触良多,为群里家长们的智慧和眼界深深折服。我想,家长给孩子选择各类兴趣课程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发现和获得生命中能够持之以恒去热爱的事物。这种热爱能让我们的孩子内心充盈,成长为具有丰富的感受力和包容力的人,无论困境逆境,都能借由这份热爱获得前行的力量,实现精神上的富足和自由。对于这样一个教育的终极目标,仅仅通过机构课程本身是无法实现的,更多还有赖于家庭持续的熏陶和深度引导。

传送门

学音乐的娃绕不开的两个问题,你会怎么处理?

汉字启蒙对对碰

一起聊聊给娃报兴趣班的那些花式纠结!

这样孩子就能赢在起跑线?看完这篇群聊咱们好好谈谈!

文化、故事、攻略、育儿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