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

 新用户66885325 2020-08-08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夏四月,诸葛亮兵出祁山,分布成三个大寨,专等魏兵来迎击。却说司马懿领兵到长安后,张郃前来迎接,报告了前面战事。司马懿就令张郃为先锋,戴陵为副将,领十万军兵到祁山,在渭水之南扎下大寨,郭淮、孙礼进寨参见。司马懿问:“你们和蜀军对阵没有?”两人回答:“还没有。”司马懿说:“蜀军急于速战,他们现在不来求战,必定有其他谋略。陇西诸路都有信息报告吗?”郭淮说:“已有细作探听到各郡都十分用心,日夜提防,没有发生什么战事,只有武都、阴平两处没有报告。”司马懿说:“我这就前去和诸葛亮交战。你们两人马上从小路去救援两郡,出兵时要跟在蜀军身后,到时候他们必定自乱。”

两人领计后领兵五千,从陇西小路去救援武都、阴平,专等袭击蜀军身后。郭淮在路上问孙礼:“我们仲达都督比诸葛亮怎样?”孙礼说:“诸葛亮要胜仲达一筹。”郭淮说:“诸葛亮虽然常有小胜,但这一计足能显出仲达有过人之智。蜀军如果正面攻击两郡,我们便从后面抄袭,他们会不战自乱。”正说话间,忽然有探马来报告:“阴平已被王平攻占了,武都已被姜维攻占了,前面离蜀军不远。”孙礼说:“蜀军既然已经攻占了这两处城池,我们再怎么布阵?他们必定有诈,我看不如早退。”郭淮同意。

两人刚刚下令退军,忽然一声炮响,山背后闪出一支军马来,旗上大书“汉丞相诸葛亮”,中央一辆四轮车,诸葛亮端坐在上面;左有关兴,右有张苞。孙礼、郭淮两人看到后大惊。诸葛亮大笑道:“郭淮、孙礼不要走了!司马懿的计谋怎么能够瞒得过我?他每天派人在营前挑战,却派你们两人袭击我军身后。武都、阴平我已经攻取了,你们两人不早早归降,还想驱兵和我决战吗?”郭淮、孙礼听完十分惊慌。忽然背后喊杀连天,王平、姜维领兵从背后杀来。关兴、张苞两将又领军从前面杀来。两下里夹攻,魏军大败。郭淮、孙礼两人弃马爬山逃走。张苞看到后骤马追赶,不想连人带马跌到山涧中,军兵急忙救起时,张苞的头被跌破昏迷不醒,诸葛亮派人护送回成都养伤。


却说郭淮、孙礼两人逃脱后回去报告司马懿:“武都、阴平两郡都已经丢失。诸葛亮埋伏在要路上前后攻杀,我们因此大败,弃马步行才得以逃回。”司马懿说:“这不是你们的罪过,诸葛亮智力在我们之上。你们要继续领兵守把住雍州、郿县两城,千万不要出战,我自有破敌之策。”两人拜辞而去。司马懿又召唤张郃、戴陵吩咐说:“现在诸葛亮取得了武都、阴平后,必然安抚百姓稳定民心,他肯定不在军营中。你们两人各自领一万精兵,今夜起身前去抄袭到蜀军营后,一齐奋勇杀将过来。我领军在前面布阵,只等到蜀军大乱,再大驱军马攻杀进去,两军合力可夺占蜀寨。如果攻占了这里的大寨,破敌有什么难的?”两人也受计领兵前去。

这夜戴陵在左、张郃在右,各自抄小路进发,深入到蜀军之后。三更时分来到大路上,两军合兵一处,就从蜀军背后杀来。行不到三十里时,前军却是走不动了。张郃、戴陵两人纵马向前察看,只见有数百辆草车截住了去路。张郃说:“我看这里早有准备,要抓紧时间夺路退回。”刚刚传令退军时,只见满山火光齐明,鼓角大震,伏兵四下里杀出,把两人团团围住。诸葛亮在祁山上大叫道:“戴陵、张郃听我一言:司马懿料定我前往武都、阴平安抚百姓,肯定不在营中,就派你们两人前来劫夺我的大寨,却中了我的计策。你们两人都是无名下将,我不杀害你们,下马早早归降!”张郃大怒,指着诸葛亮大骂道:“你就是一个山野村夫,侵犯我大魏国境界,还敢在这里乱发此言!我如果捉住了你,一定把你碎尸万段!”

张郃说完后纵马挺枪,朝山上冲杀。山上箭石如雨,张郃不能上山,只好拍马舞枪冲出重围,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住,蜀军把戴陵困在核心。张郃杀出重围后,不见了戴陵,又立即奋勇翻身杀入重围,救出戴陵返回。诸葛亮在山上看到张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异常,就对左右说:“我知道张飞当年大战过张郃,人们都很惊惧。我今天看到后才知道他确实英勇。如果留下此人,必定成为蜀中之害,我应当想办法剿除他。”于是收军回营。

却说司马懿领兵布成阵势后,只等蜀兵自乱阵脚,好一起攻击。却看到张郃、戴陵狼狈逃回,报告说:“诸葛亮早有提防,因此我们又是大败而归。”司马懿大惊道:“诸葛亮真是神人!我军不如暂且退后。”立即传令大军全部退回本寨,坚守不出。

且说诸葛亮大胜后,所得器械、马匹不计其数,领大军回寨。每天命令魏延在阵前挑战,魏军却是坚守不出,一连半月都没有交兵。诸葛亮正在帐中思虑,忽然有人报告天子派侍中费祎送诏书来到。诸葛亮接入营中后焚香礼毕,开诏读道:

“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爱征,郭淮遁走;降集氏、羌,复兴二郡:威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干国之重,而久自抑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诸葛亮听完诏书后对费祎说:“国事未成,怎么能够复我丞相之职?”坚决不肯接受。费祎说:“丞相如果不肯接受官复原职,就是违背了天子旨意,又冷淡了众将士之心,还是暂且接受为好。”诸葛亮这才拜受丞相之职,费祎辞别而去。

诸葛亮看到司马懿不出战,终于想出一计,传令让各处都拔营起寨。当时就有细作报告给司马懿,说诸葛亮退兵走了。司马懿说:“诸葛亮必定有大谋,不能轻动。”张郃说:“这肯定是他们粮尽退回,我们为什么不前去追赶?”司马懿说:“蜀中去年赶上大丰收,现在又刚刚麦熟,粮草十分丰足。虽然他们转运艰难,但也够支撑上半年时间,怎么能会因为粮尽退兵?他看到我们连日不出战,所以就设法来引诱,我们要先派人远远打探。”军士探听后回来报告:“诸葛亮离这里三十里扎下大寨。”司马懿说:“我料定诸葛亮不会退走。还是坚守寨栅,不能轻易进兵。”

过了十几还是没有音信,也不见蜀将前来挑战。司马懿再派人打探,回来报告说:“蜀军已经起营退去了。”司马懿不相信,于是更换衣服后混杂在军中,亲自前去察看,果然看到蜀军又退后三十里扎下大寨。司马懿回营对张郃说:“这是诸葛亮之计,不能追赶。”又过了十几天后再派人打探,回来报告说:“蜀军又退后三十里扎寨。”张郃说:“这是诸葛亮使用缓兵之计,慢慢退回汉中,都督为什么不早早追击?我愿意前往决一死战!”司马懿说:“诸葛亮诡计极多,倘若有些差失,会丧却我军锐气,不能轻易进军。”张郃说:“我如果去了战败,甘当军令。”司马懿说:“你既然非要前去,要分兵两路,你领一路先行,必须要奋力死战。我随后接应,以防备他们的伏兵。你要逐步进军,到了半途就要驻扎下来,然后再寻机交战,这样军兵不会乏累。”于是分兵完毕。

第二天,张郃、戴陵领着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奋勇向进,走到半路扎下大寨。司马懿留下许多军马守卫大寨,只领着五千精兵随后进发。诸葛亮一直秘密派人打探,看到魏军半路停歇下来。这夜,诸葛亮召唤众将商议:“现在魏军来追,他们必然死战,你们都必须以一当十,我派出伏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不是智勇之将不能当此重任。”说完后用目光看着魏延,魏延却是低头不语,气氛十分尴尬。

王平出列说道:“我愿意前往。”诸葛亮问:“如果有闪失,那怎么办?”王平说:“我甘当军令。”诸葛亮叹道:“王平肯舍身亲冒箭石,真是忠臣!虽然是这样,怎奈魏军兵分两路前后杀来,要在中间切断我们的伏兵。王平纵然智勇,只能抵挡一路,怎么能够分身两处?必须再有一将同去最好。怎奈军中再也没有了王平这样舍死当先之将!”话音未落,有一将出列说:“我愿意前往!”诸葛亮看说话的是张翼。诸葛亮说:“张郃是魏国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你不是他的敌手。”张翼说:“如果有闪失,我愿献首级到帐下。”诸葛亮说:“你既然敢前去,可以和王平各自领一万精兵埋伏在山谷中。魏军经过时任他通过,你们两个要领伏兵从后掩杀。如果司马懿随后赶来,你们两个要分兵迎击:张翼引领一支军兵挡住后队,王平领一支军兵截断其前队,两支军兵必须要死战。我自有另外计谋相助。”两人受计领兵前往。

诸葛亮又召唤姜维、廖化吩咐道:“我给你们两人一个锦囊,领三千精兵偃旗息鼓,埋伏在前山之上。如果看到魏兵围住王平、张翼后,即使十分危急,也不要前去援救,只要打开锦囊观看,自然有解危之策。”两人都受计领兵而去。又命令吴班、吴懿、马忠、张嶷四将,附耳吩咐说:“如果明天魏军杀到时,他们锐气正盛,不要主动迎击,要且战且走。只看到关兴领兵来掠阵时,你们才能回军赶杀,我自有军兵接应。”四将受计领兵前去。又召唤关兴吩咐道:“你领五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之中,只看到山上红旗展动,马上领军兵杀出。”关兴受计领兵而去。

却说张郃、戴陵领兵骤如风雨杀来,马忠、张嶷、吴懿、吴班四将出马交锋。张郃大怒,驱兵追杀。蜀兵且战且走,魏兵追赶了约有二十多里。这时正是六月天气,十分炎热,人马汗如泼水。走到五十里开外,魏兵都累得气喘吁吁。诸葛亮在山上把红旗一招,关兴领兵杀出。马忠等四将一齐领兵掩杀回来,张郃、戴陵死战不退。忽然间喊声大震,两路军杀出,正是王平、张翼。各自奋勇追杀,截断了张郃退路。张郃大叫众将:“我们既然到了这里,如果不决一死战,更待何时!”魏军奋力冲突,但却是不能脱身。

忽然背后鼓角喧天,司马懿亲自领精兵杀到。司马懿指挥众将,把王平、张翼围在核心。张翼大呼道:“丞相真是神人!丞相早已经算定,必定会有良谋,我等要和他们决一死战!”立即分兵两路:王平领一支军兵截住张郃、戴陵,张翼领一支军兵抵挡司马懿。两头死战,叫杀连天。姜维、廖化在山上观望,看到魏军人数众多,蜀军渐渐支撑不住。

姜维对廖化说:“情况这样危急,我们可以打开锦囊看计。”两人拆开观看,里面说:“如果司马懿来围困王平、张翼危急,你们要分兵两路,直扑司马懿大营。司马懿必定着急退走,然后你们可以乘乱攻击。虽然取不了他的营寨,但也可以大获全胜。”两人大喜,立即分兵两路,直扑司马懿营寨。

原来司马懿也怕中了诸葛亮之计,沿途不停地派人传报。司马懿正催促大战之间,忽然间流星探马飞报,说蜀军两路直扑大寨去了,司马懿大惊失色,对众将说:“我料定诸葛亮有计,你们全都不信,勉强追来,却误了我的大事!”立即提兵急忙往回赶,军无战心,慌忙退走。张翼随后掩杀,魏军大败。张郃、戴陵势单力孤,只好奔山僻小路退走,蜀军大胜。背后关兴领兵接应各路。司马懿大败一阵,退入寨中时,蜀军已经退回。司马懿收聚残兵败将,责骂众将说:“你们不知兵法,只凭借血气之勇强要出战,所以才有这次大败。今后都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守号令的,立正军法!”众将全都羞惭退出。这一阵魏军死伤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却说诸葛亮收得胜军马入寨,又想起兵进取。忽报有人自成都来到,说张苞身死。诸葛亮听说后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在地上。众人急忙救醒,诸葛亮从此得病卧床不起,众将无不感动。后人有诗叹曰:

“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

十天后,诸葛亮召唤董厥、樊建等入帐吩咐道:“我感觉昏昏沉沉,不能处理军务。我们不如暂且回汉中养病,再作良图。你们千万不要走露了消息,如果司马懿得知,必定前来攻击。”于是传下号令,命令当夜暗暗拔寨,都退回汉中。诸葛亮离开五天后,司马懿才得知消息,长叹道:“诸葛亮真有神出鬼没之计,我力不能及!”于是司马懿留下众将在寨中,分兵守把各处隘口,他班师回了洛阳。

却说诸葛亮将大军屯到汉中,自己回成都养病,文武官僚出城迎接,送入丞相府中,刘禅御驾亲自来探病,命御医调治。诸葛亮其实就是劳累过度,也没有什么大病,渐渐痊愈。

建兴八年秋七月,魏国都督曹真病情也痊愈,于是上表:“蜀兵多次侵犯我边界如果不彻底剿除,终究是后患。现在正值秋凉,人马安闲,可以出兵征伐。臣愿和司马懿同领大军,直扑汉中,殄灭奸党,肃清边境。”魏主曹睿大喜,问侍中刘晔:“曹真都督劝朕伐蜀,你看怎么样?”刘晔奏报:“大将军说的话对极了。现在如果不剿除他们,以后必定成为大患,陛下要允许他们出征。”曹睿点头称是。

刘晔回到家中,众大臣前来探听消息,问刘晔:“听说天子和先生商议兴兵伐蜀,这事是真的吗?”刘晔回答:“没有的事情。蜀地有山川之险,很不易图,到时会空费军马之劳,对国家无益。”众官员都默然退出。杨暨入宫奏报:“昨天我听刘晔劝陛下伐蜀,今天他和众臣商议,又说不可以征伐,这是明显欺骗陛下。陛下为什么不召他前来询问?”曹睿立即召刘晔入宫问:“卿昨天劝朕伐蜀,今天又说不可以伐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刘晔说:“臣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蜀国确实不能征伐。”曹睿大笑。

不一会,杨暨出内。刘晔奏报:“臣昨天劝陛下伐蜀,是国家大事,怎么能够泄露给他人?夫兵者,诡道也:事情还没有最后决定,还是保密为好。”曹睿恍然大悟:“卿说的对极了。”从此更加敬重刘晔。

这天司马懿入朝,魏主将曹真表奏之事逐一说出。司马懿奏报:“臣我料定东吴不敢动兵,现在正好乘此机会前去伐蜀。”曹睿立即拜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三人拜辞魏后主领四十万大军,先到达长安,然后直扑剑阁,去取汉中,郭淮、孙礼等各自取路前行。

汉中有人报到成都,这时诸葛亮病情好转,每天操练人马,习学八阵之法,全部精熟,正想再次攻取中原,听到这个消息,就召唤张嶷、王平吩咐道:“你们两人先领一千军兵去守把陈仓古道,抵挡魏军,我会提大兵随后接应。”两人求告说:“前方报告魏军四十万,诈称八十万,声势浩大,为什么只给我们一千军兵去守卫隘口?倘若魏军杀到,我们用什么拒敌?”诸葛亮说:“我也想多派军兵,只是担心士卒辛苦。”张嶷和王平面面相觑,都不敢去。诸葛亮说:“如果真有什么闪失,不是你们的罪过。不必多说,速速前往。”两人又哀告说:“丞相想杀我们两人,就在这里杀吧,只是我们两人真不敢带这么点兵前去。”诸葛亮笑道:“你们两个怎么这么傻!我既然派你们两个前去,就有我的道理。我昨夜仰观天文,料定这月中必有大雨淋漓。魏军虽然有四十万之众,他们怎敢深入山险之地?因此不用多派军兵,也决不会出事。我让大军在汉中休整一个月,等到魏军退走时再派兵掩杀,这叫做以逸待劳,我十万之众可胜四十万魏军。”两人听完后方大喜,拜辞离去。

诸葛亮随后统大军出兵汉中,传令让各处隘口,预备干柴草料细粮,足够一个月人马支用,以防备秋雨;让大军休整一个月,供给衣食,随时准备出征。


却说曹真、司马懿同领大军,来到陈仓城中,却不见一间房屋。找到本地人询问,都说诸葛亮退回时全部放火烧毁了,曹真便要从陈仓道进发。司马懿说:“不能轻易进军。我夜观天文,料定这月中必定会有大雨。如果深入重地,取胜还可以;如果有疏忽,人马受苦,再退很难。现在应当在城中搭起窝铺驻扎,以防备阴雨。”曹真听从司马懿之言。

半个月后天雨大降,淋漓不止,陈仓城外平地水深三尺,军器全都湿透,人不能入睡,昼夜不安。大雨连降三十天,战马没有草料,死者无数,军士怨声不绝。消息传入洛阳后,曹睿设坛求晴。黄门侍郎王肃上疏曰:

“前志有之,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音cuàn,窜)师不宿饱,此谓平途之行军者也。又况于深入险阻,凿路而前,则其为劳,必相百也。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实行军之大忌也。闻曹真发已逾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大,战士悉作:是彼偏得以逸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言之前代,则武王伐纣,出关而复还,论之近事,则武、文征权,临江而不济:岂非顺天知时,通于权变者哉?愿陛下念水雨艰剧之故,休息士卒,后日有衅,乘时用之。所谓悦以犯难,民忘其死者也。”

曹睿览表后正在犹豫,杨阜、华歆也上疏劝谏。曹睿于是下诏,遣使带诏书令曹真、司马懿还朝。

却说曹真和司马懿商议:“现在连阴三十天,军无战心,都有思归之意,怎样来禁止?”司马懿说:“不如暂且退回。”曹真说:“倘若诸葛亮追来,我们怎么退敌?”司马懿说:“先埋伏下两支军兵断后,才可以回军。”正商议间,忽然有使臣带诏命来到。两人就把大军前队变作后队,后队变作前队,徐徐退回。

却说诸葛亮算准一月秋雨要尽,天却还是未晴,就亲自领大军屯扎在城固,又传令大军前往赤坡驻扎。诸葛亮升帐召唤众将说:“我料定魏主必定会下诏来令曹真、司马懿回兵。我如果追赶,他肯定有所准备。不如放任他退去,再作良图。”忽然王平派人来报告,说魏军已经退回。诸葛亮吩咐来人传令王平:“不要追袭,我自有破魏军之策。”

正是:魏兵纵使能埋伏,汉相原来不肯追。未知诸葛亮怎生破魏,且看下文分解。


黄其军

      作于2018年10月29日(古历九月廿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