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院感】抗菌肥皂洗手可有效灭活手上活跃的甲型流感病毒

 Nursing小班长 2020-08-08

每年总有那么一个季节,感冒特别的流行。

因此,在预防感冒期间,切断传播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是流行性感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其实接触传播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手卫生作为预防接触感染的一种常用方法。而使用基于乙醇的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EBDs)和洗手消毒(AHW)都是控制感染传播的重要手段,可预防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IAV)的暴发。

(图源:Pixabay )

但是却有研究指出,黏膜蛋白等有机物可能会降低乙醇灭活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的能力。即人体分泌的粘液(包括痰液)能够保护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使其免受乙醇消毒剂的侵害(多少有点胳膊肘子往外拐的意味)。

近日,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医学研究生院传染病系的医学博士Ryohei Hirose等人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美国微生物学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用杀菌肥皂洗手要优于基于乙醇的消毒剂,因为杀菌肥皂能够迅速灭活黏液中的甲型流感病毒[1]。

(截图自网页)

事实上,早有研究指出基于乙醇的消毒剂对黏液中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的有效性会因其物理因素而降低。由于生物膜的缘故,消毒剂杀灭病毒的能力大打折扣,使病毒得以长久存活,即人体的黏液为病原微生物撑起了一把天然的“保护伞”。

虽然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到底能够在体液的保护下存活多长时间,我们还不甚了解。

不过既然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剩下的就交由研究人员为我们解答吧!

首先,研究人员使用季节性甲型流感患者的痰液(痰)评估了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失活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此外,为了测试乙醇消毒剂的有效性,他们将甲型流感病毒和黏液混合,并将其涂抹在10名志愿者的手指上,以“重现”甲型流感患者黏液“附着在医务人员手指上的情况”。

结果显示,与灭活盐水中的甲流病毒相比,基于乙醇的消毒剂对体液中的甲流病毒的灭活效果明显降低。尽管有120秒的反应时间,黏液中的病毒依旧活跃,但生理盐水中的病毒却在30s内完全失活。

(19名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的黏液的物理特性分析,图源文献)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传染性黏液完全干燥之前,即使在适当的使用基于乙醇的消毒剂后,传染性甲型流感病毒仍可留在手上和手指上,从而增加了甲型流感病毒传播的风险。但是,当体液完全干燥时,乙醇的消毒剂能够在30s内令体液中的甲流病毒迅速失活。

(乙醇基消毒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的体外灭活测试,图源文献)

究其原因,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由于体液作为水凝胶的物理特性使扩散和对流的速率很低,因此乙醇的浓度在体液中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大约是盐水的8倍。

(乙醇浓度随时间变化,图源文献)

简言之,基于乙醇的消毒剂的作用会因体液中的有机物而减弱。因此目前的消毒剂效果评价标准中应当包含添加有机质后对乙醇消毒剂效果的评价。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了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上,这是一种引起呼吸道感染和经由痰液等体液传播的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基于此前的研究,研究人员阐明了基于乙醇的消毒剂在灭活体液中病原体能力大大降低的情况和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当前手卫生方案和接触隔离预防策略的弱点。

基于体液的物理性质和扩散系数进行的流体模拟,证明了在体液中乙醇扩散至灭活浓度的时间是盐水中的8倍。而当研究人员模拟医务人员手指污染情况时发现,在手指上的包含甲流病毒的传染性体液在30 s内不能被消毒剂有效失活。但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当前常用的手消时间为15s~30s。即本项研究指出,该消毒时间不足以对附着于手指上的体液中的甲流病毒进行消毒。

但是,本研究佐证了采用基于消毒肥皂的洗手预防措施可以在30s内完全灭活体液中的甲流病毒,表明洗手比采用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更有效,更适用于甲流患者。

(图源:Pixabay )

众所周,WHO曾公布过“五个时刻的手卫生”建议,而各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也是以“五个时刻”为基础要求医护人员按需进行手卫生消毒的。但是,本研究表明,当为甲流患者治疗后立即进行手消剂手消并不能使体液中的甲流病毒充分失活,并可能使病毒继续留在手指或手上。如果在治疗下一位患者之前未有充足的干燥时间,病毒将很容易通过医务人员的接触导致交叉感染。

即,在现实医疗环境中,如若在治疗之间不能保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应首选洗手且研究指出,任何形式的洗手,哪怕是仅采用自来水洗手也能在30s内灭活甲流病毒。

最后,本研究的研究人员指出,本次研究揭示了现有手卫生预防策略的局限性,指出基于乙醇的手消毒剂在灭活甲流病毒方面的不足,同时本研究更有助于推动当前手卫生和预防接触感染策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Hirose R, Nakaya T, Naito Y, et al. Situations Leading to Reduced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Hand Hygiene against Infectious Mucus from Influenza Virus-Infected Patients[J]. mSphere, 2019,4(5):e419-e474.

参考链接:

[2] https:///hand-washing-v-hand-sanitizer-round-mclxvii/

原文链接:

[3] https://msphere./content/4/5/e00474-19#sec-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