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有没有一个统一的首都时间?让数字来揭晓这个答案!

 历来现实 2020-08-08

公元1924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一次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天空播发时间信号,使世界无线电听众得以根据这种时间信号来校正自己的钟表。在此之前的世界各国,大家的计时标准并不精确而统一。

在远距离即时通信发明之前,没有设立统一的首都时间的必要性。按照题目上所说的洛阳和西安来说,洛阳经度大致是东经112度,西安是东经108度。每隔15度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个小时,西安和洛阳差了4度,时差大致是差了一刻钟。

我们假设古代西安和洛阳要在同一天的午时三刻各自处决一个人犯,可以得出结论,西安的人犯能多享受15分钟的正午阳光。

洛阳与西安相距不远,这种时差的感觉并不突出,古代中国的最东端大部分时间应该算是威海成山头(东经122度),把最西端假设为敦煌(东经94度),28度的差距就很明显了,接近两个时区,时间差了整整两个小时。威海那边的午时三刻人头落了地,敦煌那边巳时三刻的人犯还在享用临行前的正餐呢。

在西洋自鸣钟传到中国的明代之前,每个中国城市大多都采取日晷和铜壶滴漏相结合的方式,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以校正的最主要依据还得落在太阳身上。

古代的时间过的很慢,慢到只能用一生去爱一个人。

现在的时间过的很快,快到你都抽不出时间想想,究竟该去爱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