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带状疱疹,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缠腰火丹、缠腰火龙”等等,其实是我们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给许许多多患者带来痛苦。中医在很早之前对此病就有记载,对该病的诱发原因、病因病机、受累脏腑及辨证诊疗方案等等,有系统而详尽的记录。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 1、寻常型带状疱疹:发病前常先感觉到患部疼痛,一般是刺痛,烧灼样痛,痒痛,钻痛,闪痛,刀割样痛,电击样痛,持续深在性跳痛,感觉过敏或难以忍受的疼痛等,因人而异,还与食物的种类,地域环境气候情况,肠道菌群也有关联,轻度发热,食欲减退,怠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也有无前驱症状者,局部皮肤先出现红斑,在几小时甚至几天后继尔成簇壮丘疹,丘疱疹,即成水疱,疱壁紧张或松弛,内容物清凉透明,疱周红晕,6~7天后水疱破裂糜烂,后干燥结痂,各簇水疱之间皮肤可正常,附近淋巴结或全身淋巴结肿大,愈后可遗留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色素沉着斑,如果皮损累及表皮下层或真皮层,引起继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时也可出现瘢痕。皮疹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成带状,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病程2~4周,愈后获终身免疫,一般不易复发,本病的主要特征就是神经痛,其他类型的皮肤病是不会有神经痛的,也是最主要最典型的鉴别点,疼痛可在出疹前或伴随皮疹存在,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年龄愈大疼痛更剧烈,都是由于神经节的感觉支炎症反应后引起的神经纤维化,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带状疱疹与肿瘤的关系近年来愈来愈受到重视,对老年患带状疱疹的病人,要注意早期发现潜在的恶性肿瘤。 2,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局部仅出现潮红,红斑或丘疹,而不行成水疱,很快自行消退,不会留有后遗症。 3、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出现直径大于0.5厘米的大疱,如樱桃或一分钱硬币大小或更大,有时融合成片的大水疱。 4、出血型带状疱疹:疱疹内不是清亮的液体而是血色性的。 5、坏死型带状疱疹:疱壁破,疱疹内的液体流出,留有一凹坑,暗红色,愈合时间慢,愈后留存凹陷性疤痕。 6、坏疽型带状疱疹:大多由坏死型转变而来,皮疹中心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感染,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黑色或暗绿色,结黑褐色痂皮,不易剥离,愈后可遗留疤痕,老年人,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力低下或正在接受抗免疫治疗的患者而多见。 7、溃疡型带状疱疹:可由不同类型的带状疱疹转变而来,出现一个或多个圆形或不规则型,深浅不一的溃疡,可能由于外伤摩擦,微生物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等引起的皮肤溃烂为继发损害,凡是皮肤损伤感染或结痂破溃达一定的深度的损害,可导致皮肤溃烂的发生而且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异味。 8、迟发型带状疱疹:以局部各种类型的疼痛为主要症状,也有时伴有全身不适,疼痛部位皮肤没有疱疹等皮损变化,按,压,挤,揉可有轻微不适,大部分在7~35天才出现疱疹,由于出疹时间晚,容易误诊误治,延误精准治疗,病程延长,患者痛苦不堪,加重经济和精神负担。 9、泛发型带状疱疹(播散性):少见,患者病情严重也有死亡的报告,占带状疱疹的3%~4%,局部发疹到散播全身的时间为1~10天,水疱簇集,有融合倾向,可累及肺脑等器官,常伴高热头痛疲乏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多见于年老体弱,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患者。 10、多发型带状疱疹:一个以上(不包括1个)神经支配区发病,或双侧或对称发病。 11、色素脱失型带状疱疹:患病区域的皮肤呈现类白癜风样的白斑或面部白色糠疹样的淡白斑,以疼痛刺痒为主要表现,皮损白斑数目不定,形状也没有规则,其上清洁没有鳞屑,大多在3个月后才逐渐恢复正常肤色。 12、色素沉着型带状疱疹:与色素脱失型的相反,可能由于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增多,导致局部皮肤色泽加深而色素沉着,具体病机不详,色素沉着区的皮肤有的可转变为正常肤色,有的则终身沉着。 13、神经疼痛型带状疱疹:脊神经,三叉神经或其他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疼痛(疼得性质多样),无任何皮损伴或不伴全身中毒症状,也容易误诊误治,大约在2~4周内恢复正常。 14、瘙痒型带状疱疹:既往文献极少报导或描述,但它是一些患者唯一的主诉,可单独发生,亦可与神经痛同时存在。 15、眼部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青壮年也可发病,剧烈疼痛,可累及结膜或角膜,形成角膜炎或溃疡或穿孔,愈后形成瘢痕而失明,也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严重者甚至发生全眼球炎,上行感染引起脑膜炎,重则危机生命。 16、耳部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膝壮神经节后根,引起面神经和听神经的感觉神经纤维炎症反应,典型临床表现为患侧耳剧痛,耳廓外耳道鼓膜出现疱疹,伴患侧耳鸣耳聋,听觉障碍,乳突压痛,出现面瘫及舌前1/3味觉障碍,常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也称之为“面瘫耳聋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17、咽喉型带状疱疹:当病毒侵犯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时,典型表现为:疼性小水疱,可分布于上颚,舌根,会厌,扁桃体,偶可累及外耳道,沿单侧分布,可与疱疹性咽峡炎,溃疡性咽峡炎相鉴别。 18、内脏型带状疱疹:临床少见,潜伏在脊神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激活后,侵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使其支配的内脏区域发生炎症反应,引起胃肠道,泌尿道症状,可能发生节段性胃肠炎,膀胱炎,其粘膜可出现溃疡,若侵犯胸膜腹膜时,可出现刺激症状或胸腔腹腔积液。 19、脑脊髓型带状疱疹:本病在十五岁以下少年儿童极为少见,多数患者年龄超过45岁,在脊神经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恰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被激活启动复制增殖,沿神经上行传播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炎或脑膜炎,带状疱疹脑炎多在出疹后几天内出现,但亦有报道在急性期前30天或10天后出现,有时脑炎在没有明显的皮肤带状疱疹的情况下出现,此病的主要诊断依据其临床表现为A.发热头痛呕吐抽搐,脑膜刺激征,共济失调等,B.脑脊液白细胞数轻度或中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略增加,C.具有典型的皮肤带状疱疹改变,D.脑电图异常,E.实验室检查:检测脑脊液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来确定诊断。 参考文献: 实用皮肤科学/刘铺仁主编,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
|
来自: 昵称34812915 >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