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写汉字,要了解他们的结构原理,组合规则

 事奴 2020-08-08

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说半包围汉字的结构。如果你看了昨天的公众号就会知道今天的内容会比较困难一些,复杂一些,好,先做好心理准备,我们准备进入正题。

在有些情况下某些半包围的结构,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写起来非常难,比如“区”。这个字被简化之后写起来就比较难了,因为原来的繁体字里面是由三个口组成,他们自然而饱满,稳稳的凸出去,所以比较好写。然而今天这个字到底怎么写,估计很多人都会迷糊,也找不到其中的关键,我们说半包围结构的字一定不可以写的塌陷进去,这个是大前提,因此,我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同样需要注意把它写得饱满一些,那么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需要我们把一撇和一捺都能够写的至少和框架的边缘呼应,并且受限于他们的形状,这一撇一捺还不能够露出去,因为他们并不是横或者是竖,如果就这么大喇喇地冲撑出去了就不太好看。

(繁体的写法比较简单,因为有横和竖,因此比较规整)

在和其他的字组合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字不能写得特别高,否则就不好看了,“欧”这个字就是很典型的代表,相对来说右侧的“欠”字倒是显得很高,合理的利用撇包住了左侧,形成了左收右放的感觉。

相对于上面的这种结构,有些半包围的字笔画会比较多一些,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我们去仔细考虑各个笔画与部首之间的详细搭配。比如“断”字,从左侧看,我们可以发现,米字非常的放得开,并不受竖折的约束,这样的写法是保证汉字饱满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个字同样是左面的部分比较短一些,而右侧比较长一些,不仅如此,右边的“斤”字还要向下落,这是他这一类部首在右侧的典型处理方式。注意这个字有三个呼应点,他们分别是上面的横和平撇;中间的反捺和右侧的横,以及下面的横和竖撇的末端,这些并非都是绝对的,但是如果我们按照这种方程是类型的结构去学习这个字,写起来就会容易不少,当然这仅限于初学者,真正学习了书法的人不会受这些规则太多限制。

而“砸”这个字同样有难度,他和上面说的区长的“区”这个字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我们在写的时候,也不要把中间的部分突出特别的多,毕竟下面的横在那摆着呢,你需要给人留一点面子,不可以过界。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半包围结构的高端模式,有一类半包围结构比较难写,由于被包围的部分本身也是上下结构,因此写起来非常的困难。像“磨”这个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在写这个字的时候,除了把外面的框架要打好,撇也要写的粗壮有力之外,里面的两部分的处理也比较让人挠头。一般说来里面两部分的处理方式大约是这样的:上面的“林”需要写的宽一点,因为他有横,因此可以向外撑出去一些使整个字饱满;而下面的“石”这个字则需要写的宽扁有力。如果大家多注意点会发现,“石”这个字的撇比较直,这是为什么呢?你们可以自己想一想,实在想不出来了再来问我。

(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自己按照我给的例字分析学习的结果,我并没有给其他任何的建议)

下面我来说一下更难一点的字,“魔”。这个字由于下面的“鬼”非常的大,所以上面的“林”就需要被压扁(相对于“磨”字里面的“林”来说),因此我们可以看得出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有形状上的差异。下面的“鬼”的写法也发生了变化,平时我们写这个字上面并不用写的,特别的宽,但是现在不同,因位,他需要承担起上面“林”字的重量,所以我们只好把“曰”增一点肥,这样上下的对比关系不至于特别的强烈,我们也因此不会有一个所谓像豆芽菜一样的细腰。至于下面的处理就比较简单了,同样的撇写的比较直一点,而竖弯钩则继续天马行空,该放还得放。

有一类半包围结构并非是有一个完整的笔画组成,而是由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笔画组合起来形成的。这种半包围结构的处理方式倒没有什么特别的。由于笔画比较多,我们需要在大方向上把握好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其次是中心和重心的呼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留白的处理。因为这种事笔画比较多,因此留白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你把这种字写的一坨坨的,没有秩序和空间可言,那么这个字就写砸了。

“藏”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但是写起来的话只要遵循大原则,也不至于特别的难,我们说草字头不可以写的特殊的小,而下面这一部分由于有一个斜钩,因此,整个结构要跟着他走。本着左收右放的原则,我们把斜钩适当的放大,里面被包围的部分则需要考虑留白,不能够完全撑出来。

“戴”这个字的关键点在于左侧的上下两部分的中心线需要呼应,不可以写歪,一代旦上下两部分的竖不能够呼应,这个字基本就完蛋了,当然这个字像三明治一样,层数特别多,因此在压起来的时候可能会比较麻烦,他不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小的字,所以我们需要在整个字的结构上多多的学会控制,既要把笔画写得清晰有条理。还要尽可能的控制整个字的结构不要特别的大。

我认为有一类半包围结构的字,极其的难写,可以算是这类字之中的珠穆朗玛峰了。从结构上看来这些字已经令人头痛了,他们或者有笔画上的先天性缺陷,或者有太多的笔画不好去安排,因此如何能够写好这些字的确是非常大的挑战。

当我们写“鹰”这个字的时候,会发现里面的处理真的很难,上面有那么多的笔画,竟然还得尽可能的压扁,而下面的鸟这个字本身应该是脖子很长,腿很短,但现在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原来一直高高昂起的脖子现如今也不得不缩起来,这个就像被生活压迫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活活不起,死死不起,但无论如何,日子还得过,你还得把整个字稳稳地撑起来,因此,这个“鸟”字的下盘必须要非常的稳健。

“潺”这个字,我们看起来就会觉得头痛,它既是半包围结构,而且下面居然还有三个“子”。怎么写?如何写?答案倒也不难:上收下,放左收右放。上面的尽可能的扁,左侧尽可能的瘦,只有右下角的才是大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理解我说的意思,这个字也就可以写的差强人意了。

半包围结构的字相对于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确更加复杂一些,今天有一些结构我并没有说,比如说带走之的字,这类字你只需要把走之写的合理,然后平捺一波三折的放出去,大致就差不多了。而上面我所说的这些结构的字的确是很有挑战性,对于每一个初学者来说能够写好这些字已经很难了,学习汉字,要了解他们的结构原理,组合规则,只有掌握好了这些基本的东西,我们才能够大致地把这些字写的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